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及
对策建议
近年来,晋中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先后下发了《晋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决定》、《晋中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行动计划》、《晋中市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全市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目标和任务,规划了“十三五”期间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市教育局通过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师培养机制、推进实训基地和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改革措施,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融合度显著增强。现将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职业院校22所,其中市属高职院校2所,在校学生1.56万人,教师986名;中等职业学校20所,在校生3.6万人,教职工3000余人,有国家级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4所,国家级重点学校7所,省级重点学校4所;省级五星级学校4所、四星级学校11所。全市11个县(区、市)全部建成县级职教中心,并通过省政府督导验收。平遥县、太谷县、祁县、介休市入选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占全省一半以
上。全市中职院校技能大赛连续十二年获全省团体总分第一,七年获得全省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奖,是国家级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的职业教育整体在全省保持领先,但仍然是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教育,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政府经费投入不足,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不达国家、省级办学基本标准。各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经费较少,按照《晋中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决定》要求各县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另外县区按照县域内人均5元安排职教发展专项经费,多数县由于经费紧张,落实不到位。目前全市仍有部分县达不到国家级、省级办学标准,榆次、寿阳、榆社等学校办学条件比较差。榆社县职业中学占地22亩,只有教学楼为新建,学生宿舍楼、餐厅属于简陋场所,没有操场,更没有像样的实习实训基地;榆次职业技术学校占地42亩,学校发展空间狭小,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设备购置刚刚起步,短期内难以达到职业学校办学标准。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专业教师短缺,影响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一是教师数量不足。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决定》要求“职业学校按照师生比1:10核定编制,并按学生总数的1-3%计附加编制”,但由于受“增人”计划指标的限制,学校教师的补充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多数中等职业学校达
不到要求,学校只能聘用大量代课教师和教辅人员,这部分人员经费由学校支付,造成了经费负担。二是“双师型”教师不足。在现有教师中,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职业学校多数由普通高中转制而来,专业课教师先天不足,只能通过培训让一部分文化课教师转代专业课,作为一种应急的办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但比起工科科班出生的教师专业素养差距很大,尤其是按照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远不能满足需要。三是高质量专业课教师不足。平遥、灵石等县在突破现有招聘政策,到外地工科院校直接招人补充专业教师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效果不错,但也存在待遇低留不住人的问题。通过招聘的办法补充工科大学生是唯一选择,可是以现有招聘政策,很难找到理想的人才,因为多数工科学生或专业技能型人才不是没有教师证便是没有学历证,不是报名这一关都通不过,便是由于报名人数达不到规定比例而流招。
(三)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各中等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存在着“重学历教育、轻职业培训;重专业数量、轻课程开发”的误区,教学工作多局限在传统学科体系和知识灌输,与现代发展的专业体系结合不紧密,学生难以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适应社会就业。各学校专业同质化严重,开设音乐、美术、计算机、财会等对实训条件要求较低的软专业多,而面向当地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需求开设的硬专业较少,比如,太谷玛钢、平遥铸造都是
很有影响的县域主导产业,但职业学校没有开设相应专业。
(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各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情况是学校、校企和部门行业之间没有做到深度融合。主要原因一是职业院校自身的原因,部分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未能找到对口合作的企业。二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地方经济产业不发达,企业规模不够大,没有足够的岗位和需求支撑职业教育发展。三是企业方面的原因。部分合作企业合作层次比较浅,相当多的企业局限在只想用人,不愿意培养人,很少发展到共同发展,规划职业教育的高度。四是实训经费的原因。一些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不能满负荷运转的情况比较普遍,尤其是数控、焊接等耗材费用高的专业,学校无力承担高昂的费用,如焊接专业50个工位,组织半天实训需要耗材及电费开支3000元,开展一个月实训就需要经费9万元。为节省开支,不少先进的实训设备只能减少学生实训次数和时间,学生操作技能得不到提升。
(五)职教集团统筹不够,形不成合力,造成资源浪费。一方面市职教集团建立到现在,发展模式、发展定位、合作体制等机制运行不畅。另一方面职教集团的统筹力度不够,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各方面资源不能共享,效益不能够实现最大化。
三、建议及改进措施
(一)加强县域统筹,改善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积极推进优化县域职业院校布局与基础能力达标建设,改善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原则上每县集中力量办好1所中职学校。各县级政府是本地中等职业学校的责任主体,要将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列入本地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立项、经费支持、土地审批、教师队伍建设等重点问题,保证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计划顺利推进。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行专业教师编制管理新措施。 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队伍建设工程,实行职业学校教师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更新编制标准,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中职教育。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和继续教育制度,促进教师深入生产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进一步优化教师的素质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培训,促进教师更新观念,强化教师对现代课程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三)科学化管理,建立就业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检查制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质量评价观,改进考试考核方法和手段,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建立和完善定期评价检查制度。要把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成效作为对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和评价检查的重要内容,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规范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机制,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落实《山西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激励和优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