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5分钟 100分)
基础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新发展 达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素养
对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行为的学习,感悟他们的历史使命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突破
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
明清儒家思想批判性、进步性特点的判断
(1)辨史实。若材料中出现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李贽的“异端”思想,等等,则可判断明清的儒家思想具有一定的批判性、进步性。
(2)抓特点。若材料中出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经世致用”“一切客观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断变化的”等,则可判断其思想具有“反传统”“反专制”的特点,具有批判性、进步性。
题组一 李贽的离经叛道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6分)晚明时期,部分学者强调了人的觉醒,宣扬离经叛道,要求人性解放;反对礼教,要求行为自由;鼓吹人欲、私欲,要求物质利益;等等。这“部分学者”中就包括( )
A.朱熹 B.王阳明 C.李贽 D.孔子
2.(6分)李贽强调“且孔子未尝教人之学孔子也”,并援引孔子对颜渊问仁的回答:为仁由己。这表明他 ( )
A.追求思想上的个性自由 B.否定了孔子的历史地位 C.坚守了儒家的循古传统 D.脱离了儒学的思想范畴
3.(6分)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由此可见,黄宗羲 ( )
A.表达了反清复明的要求 B.强调了学者的社会责任 C.提出了民主政治构想 D.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4.(6分)明朝中后期,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明清之际,黄宗羲痛斥君主为“天下之大害”。据此可知,二者的思想都 ( )
A.全面否定了儒家传统 B.带有突破传统的色彩 C.彻底批判了程朱理学 D.属于民主思想的范畴
5.(6分)黄宗羲认为,古代圣王所抑制的工商业只是“奢侈性的消费型工商业”,而世人却对所有的工商业不加区分地一概反对。由此,他大胆提出“夫工故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一观点 ( )
A.体现出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B.反对人们追求物质文化生活 C.体现了儒家重古薄今的传统 D.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题组二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6.(6分)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科举考试只以“四书五经”命题,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答题标准,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单一、呆板的沉闷景象。为改变这种状况,顾炎武等人积极倡导 ( )
A.格物致知 B.经世致用 C.民主法治 D.心外无理
7.(6分)顾炎武通过《郡县论》集中论述了以伦理道德协调好君臣关系,“使一班有官守的人,不得托故卸责,不得推诿他人,非竭尽才力,勉为好官不可”。在此,顾炎武 ( )
A.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 B.突出了地方官僚的决策权 C.致力于完善传统政治体系 D.描绘了近代民主政治蓝图
8.(6分)近代学者丁寿昌在《日知录校正》中评价:“自亭林(顾炎武)出而知求之(经学)注疏,证之史传,可谓卓识。但蹊径初开,说犹未畅,后之儒者知尚实学,不为空言,我朝经学直通汉唐,先生轫始之功,不可没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经世致用成为清初主流学风 B.顾炎武对清代实学影响深远 C.顾炎武开创儒家重史之先河 D.汉唐儒学比宋明理学更先进
9.(6分)某位清初湖南籍学者认为“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又认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推故而别致其新”。据此判断,该学者最有可能是 ( )
A.王夫之 B.李贽 C.黄宗羲 D.王阳明
10.(6分)有学者指出:“王夫之以他对《易经》的疏论为本,申论万物之‘道’皆须在具体的情境里寻求。……世事若是有道,就不必去管相应的普遍之道。”该学者旨在说明王夫之 ( )
A.将《易经》作为儒家经典的根本 B.维护儒家经典在新形势下的地位 C.以传统儒学为依托探求社会新知 D.摒弃传统权威开创全新文化局面
题组三 综合运用
11.(4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顾炎武指责明中后期和魏晋时一样,士大夫空疏浮虚,崇尚言辞,抛弃实学,导致明亡。他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又说:“彼(明朝)都人士,为人说一事,置一物,未有不索其酬者。百官有司受朝廷一职事,一差遣,未有不计其获者。自府史胥徒上而至于公卿大夫,真可谓同心同德者矣。苟非返普天率土之人心,使之先义而后利,终不可以致太平。故愚以为今日之务正人心,急于抑洪水也。”
——摘编自徐国利《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论风俗、教化和国运兴衰》 材料二 历史进入19世纪后半叶,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富国强兵成为全民族追求的目标时,经世致用思想冲破了考据之学的重重罗网,重新成为思想界的主流,这时清初思想家的某些著作又受到人们的重视,表现了其不朽的价值……1923年,梁启超曾经评价说:“最近三十年思想界之变迁,虽波澜一日比一日壮阔,内容一日比一日复杂,而最初的原动力,我敢用一句话来包举他,是(清初)残明遗献(指‘经世致用’)思想之复活。”
——摘编自张晋藩《清初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1)根据材料一,概括顾炎武的学术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之际启蒙思潮出现的背景及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