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经络的认识
经络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诊断和治疗疾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内经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然而经络的走行既不是神经又不是血管,大体解剖乃至细胞分子水平都没有发现经络存在的证据。虽然国内学者对经络现象的存在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但是经络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仍然是一个迷。
经络由主干的经脉和分支的络脉组成,内联脏腑外通肢节,像?网?一样遍布全身。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精微物质是?气?,它昼夜不停地在这个?网?中运行,形成一个像电磁场一样的?气场?。起到联系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控制支配全身各部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使人体成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的整体。所以说经络是?气?的运行通道。这是我对经络的认识。
中医学是古人用古代哲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而归纳总结发展形成的有着系统完整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中国古代哲学中?气?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一切有形之体皆赖?气?生化而生成。?气?是宇宙的始基,是世界万物的渊源和归宿,是构成宇宙的本始物质,所以又叫元气。而气又分为阴阳二气,气是阴阳二气的矛盾统一体。“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是自然界的清阳之气,“地气”是自然界的浊阴之气。阴气浊重,降而凝聚成为有形的物体,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大地;阳气清轻,升而化散为无形的太虚,形成了苍莽的天宇。天地阴阳之气上升下降,彼此交感而形成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素问·至真要大论》)。阴阳矛盾对立统一形成了气的永恒的有规律的运动变化。千变万化的结果形成了世间万事万物。古人又把世间事物分成金、木、水、火、土五大类,解释万事万物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克制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古人用这朴素的哲学观察人体,人是宇宙大天地化生的小天地。?气?同样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升降出入的气化作用的机体。从一个受精卵在短短八周内发育成一个初具人形的胎儿,化生十几万种蛋白质组成人体各种细胞、器官和组织。这惊人的生命力是哪里来的?中医认为是来自?气?,是?精?里蕴藏的元气。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医权初编》)。气既是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人体的生命动力和能量。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无非就是气升降出入的生化运动。人体不同部位的气及其不同的功能表现,称之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和脏腑之气。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灵枢·决气》)。这就是说血、精、津、液、脉、神等皆由气所化生。“人之生死由乎气”,“惟气以成形,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医门法律》),即人的形体是由气构成的,而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也是由物质机体产生的一
种气的活动,故曰:“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位,气纳神存”(《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人体之气同样分成对立统一的阴阳二气,化生出心、肝、脾、肺、肾象征火、木、土、金、水的五脏,和与五脏阴阳表里相配的五腑。为了体现脏腑、肢节、皮毛、筋肉、骨骼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又提出了经络的概念。《灵枢·海论》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有路径之意,是经络的主干,部位较深。而?络?有网络之意,是经的分支,遍布全身,无处不至,部位较浅。三阴经在四肢的内侧从前到后依次是太阴、厥阴、少阴;三阳经在四肢的外侧从前向后依次是阳明、少阳、太阳,故四肢要十二经才能完成阴阳表里搭配循环。五脏和五腑是不够的,故增加了心包和三焦两经。心包并不属于脏,三焦无状空有其名。十二经各联所属?脏腑?,经间有别络相联,奇经八脉补充配合,分出络脉孙络遍布全身。 经络中运行的是什么呢?《灵枢·营气》中说:“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隨,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这就是说运行于经络之中的是气。日夜不停在经络内运行,调控支配全身各部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把五脏和六腑乃至肢节皮肤联结成一个统一整体。所以,所谓经络的实质即是在人体中不断运动着的气。中医学没有用解剖和其它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人体,故没有血管神经的概念,而是用脏象经络理论来解释人体复杂的构造和生理活动。中医学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经络是和脏腑、五行乃至阴阳、气一元论紧密联系的,不能脱离基本理论来研究经络,更不能用解剖和现代的其它手段在人体内寻找经络。
中医的脏腑并非实体器官,而是一系列功能的综合概念;经络同样是联系全身,运行气血,提供营养的路径的综合概念。临床卓有疗效的针灸疗法与经络理论的形成直接有关,360多个穴位(国际标准《针灸经穴定位》361穴)与一年的天数相近难道仅仅是巧合吗?经络无论在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针灸、按摩、推拿等临床学科的理论基础。
针灸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是经络,然而针灸的神奇而独特的疗效反过来进一步说明了经络理论的无比正确和强大威力。?气?、?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这些被抽象了的概念,是对人体生命运动的内在的总体的把握,是对人体生理、病理的精准、生动、形象的说明。几千年医疗实践证明了其科学正确性,有一些甚至是超前的,是现代医学和科学无法解释的。中医学是唯物辩证法具体应用的伟大成果,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经络就是其中一棵璀璨的明珠。
中医现代化不是用现代的科学仪器和手段研究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这是无法研究的。但可以对中药,方剂进行化学的研究和动物实验。如十八反和十九畏,其配伍是否毒性增强和/或疗效增强。要使中药国际化,要创出既有独特疗效而又符合?安全、有效、稳定、可控?这一国际通用标准的中药品牌,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当务之急。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独创,不能让它国走在我们前面。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现代医学和科学手段研究古代和民间的方药,针对当今世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疑难病以及预防保健等方面
的优势领域,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开发新药。针对重大疾病防治和现代医学少有办法的领域,加强研究和探索,形成新的特色优势,创出名牌。中医应该而切能够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