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完成营业收入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增长率 利润总额增长量 净利润 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量 投资利润率 投资回报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 企业总资产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流动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 单位 万元 万元 11404.37 10011.03 87.78% 18.57% 1785.73 2593.06 22.82% 481.80 1944.80 25.64% 396.91 41.57% 31.18% 21.42% 15316.10 36.29% 5557.73 24.69% 指标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二、物联网设备项目背景分析
无线传输产品可广泛应用在智能电网、公用能源计量、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和智能农业等物联网行业领域,可作为物理系统信息本地数据收集、传输的载体,实现数据的物联网化。物联网作为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
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基于互联网的产业化应用和智慧化服务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要时代特征。物联网技术通过发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优势,与传统产业服务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的革命性转型,设计满足国家产业发展需求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将推动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与建设,实现战略信息服务产业的智慧化。
物联网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网络智慧化,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物物相连,提高不同行业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减少人为干预,从而极大程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降低人工带来的不稳定性。因此,物联网在许多行业应用中将发挥巨大的潜力。
例如未来通过感应设备将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数据信息化,并通过网络传输方式实现信息的采集及管理,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物联网领域可分为三层架构,包括应用层、网络层以及感知层。感知层通过将物理信息的收集并处理,实现数据信息化;通过本地网络层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对相应数据进行收集与传输;最终可以实现物联网系统多种智慧化应用。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业内企业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物联网产业持续良好发展势头。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化应用稳步推进。
智能电网是细分行业中较早开展物联网体系建设的细分领域之一。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在电网建设、电网安全生产管理、运行维护、信息采集、安全监控、计量及用户交互等各个方面,可以全面提高智能电网各环节的信息感知深度、广度以及密度,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
化程度,促进“信息流、业务流、电力流的高度融合”。其中电网终端使用侧的数据信息采集,在智能电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是实现电力行业物联网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对配电变压器和终端用户的用电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系统,包括采集主站层、远程通信层、采集设备层、本地通信层和电能表层,其中本地通信采集电能终端按照系统主站预先设定的任务参数,每天上报、补报电能表的各项电能示值数据;通过远程通信将数据传输至采集主站,从而使电能数据采集系统中得到每个电力用户的抄表信息,完成电能信息采集与核对环节。实现用电监控、推行阶梯定价、负荷管理、线损分析,最终实现自动抄表、错峰用电、用电检查(防窃电)、负荷预测和节约用电成本等功能。
依托核心技术CFDA无线自组织网本地模块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的本地信息采集领域。目前,应用于我国智能电网用电信息本地采集通信技术主要有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低压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技术和RS485专线信息采集技术三种;微功率无线通信由于不受限于电网特性,可方便的对跨台区、复杂用电环境快速实施抄表方案,同时通信速率快,实时性高,方便实施远程预付费,远程拉合闸等应用,在智能电网领域愈受重视;相对于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电力线窄带载波通信技术较早进入智能电网领域,目前在智能电网市场占据较高市场份额,但存在传输速率低、带宽不足的问题;RS485通信技术由于组网、改造和运行维护成本较高,一般采取与载波通信方式或微功率无线通信方式混合组网。
随着智能电网在全国的深入推广,电力管理对数
据的采集和传输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现阶段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用电侧智能化的关键设备投资受《用电需求侧管理办法》及《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等政策的刺激,近年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物联网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在中央系列顶层设计和各地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从2009年的1700亿元跃升至2015年超过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全球物联网应用仍处于发展初期,物联网在行业领域的应用逐步广泛深入,在公共市场的应用开始显现,M2M(机器与机器通信)、车联网、智能电网是近两年全球发展较快的重点应用领域。
另一方面,在存量市场,由于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一般在5-8年,自2016年开始,正是“十二五”建设期间进行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设备的下一个轮换周期的开始,将带动用电信息采集行业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如果考虑未来南网和地方电力公司的发展需求,智能电网对无线通信产品的需求空间更加广阔。
三、物联网设备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物联网通过相关设备将物与物、人与人进行联网。(1)规模: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自2008年50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仅151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1.7%。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2017年达11500亿元,自2011年起进一步加速,2009-2017年均复合增速达26.9%,我国物联网发展速度较全球平均水平更快。(2)渗透:全球物联网行业渗透率2013、2017分别达
12%、29%,提升一倍多,预计2024年有超过65%企业和组织将应用物联网产品和方案。近年来,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的3650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16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
消费级IOT预计快速增长。(1)全球:2017全球消费级IOT硬件销售额达4859亿美元,同比增长29.5%,2015-2017复合增速达26.0%。2024年销售额望达15502亿美元,2017-2024年均复合增速达26.1%。全球消费级IOT市场规模呈现进一步加速的趋势。(2)中国大陆:2017中国大陆消费级IOT硬件销售额达1188亿美元,同比增长30.0%,2015-2017复合增速达28.9%。2024年销售额望达3118亿美元,2017-2024年均复合增速达21.3%。2017年前因小米等公司的快速发展,中国消费级IOT发展整体快于全球平均水平,2017年后在中国消费级IOT仍维持高速发展的状况下,全球消费级IOT将发展更快。(3)连接设备:全球消费级IOT终端数量2017年达49亿个,2015-2017年均复合增速达27.7%,预计2024年达153亿个,2017-2024年均复合增速达25.4%。2017中国消费级IOT终端数量占世界达26.5%,预计2024年占比提升至29.4%,2017-2024预计复合增速达28.2%。
智能家居成为主流,智能穿戴设备占比望进一步提升:2017全球消费级IOT中智能家居设备、穿戴式设备、其他领域销售额占比分别达60.3%、3.8%、35.9%,中国三大领域占比分别达82.2%,3.2%、14.6%,智能家居设备均占据主流,因我国前期因小米智能家居设备发展较快,智能家居设备在中国大陆消费级IOT占比趋于饱和,预计未来可穿戴设备在IOT中的占比进一
本溪物联网项目投资计划书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