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论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论文

摘要:在高层住宅结构方案设计阶段,应对结构体系的特点有明确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对结构薄弱层、薄弱部位及由于建筑设计方案可能带来的抗风抗震设计缺陷有宏观的把握。然后借助于工程设计软件进行正确建模,多方案对比试算,最后制订完善的结构设计方案。

关键词: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 前言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是主要的抗风抗震结构构件,因为剪力墙结构的水平刚度大,在风荷载或者小震作用下,能够防止高层结构的侧向位移而导致的剪切破坏,要想合理的对住宅的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就要严格的控制好剪力墙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地震力这两个因素。

1高层住宅剪力墙实例设计及计算分析

本文所依据工程为某大型住宅小区33层纯剪力墙结构住宅楼。总建筑面积约27143.4m2,建筑层高3.0m室内外高差0.45m建筑高度99.45m。为比较剪力墙布置方式对主体结构性能的影响拟定两个方案。

方案一:剪力墙上开洞的大小按照建筑图的洞口布置来建立模型,即飘窗处设高连梁(部分位置按照施工要求设置构造洞口,从而方便施工,如在两个分户单元山墙上开洞);

方案二:在方案一中墙肢很长,剪力墙上开设尺寸较大的结构洞,

把一字形的截面改为L形或T形截面,将飘窗处的窗台改为加气混凝土砌块。

计算开始之前应根据规范选取正确的参数设置正确的特殊构件,如振型组合数,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结构基本周期,周期折减系数,连梁刚度折减系数框架梁刚度放大系数偶然偏心等的参数。规范用于控制结构整体性的主要指标常用:刚重比和位移比,以及剪重比与周期比、相邻层间刚度突变等。

通过几项主要指标相比,分析出两个方案不同的剪力墙平面布置方式对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设防烈度区相同的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反应规律分别计算在6度和8度区,结构对地震的反应随着地震烈度的增大,剪力墙所受的地震作用也随之增大,但高烈度地区的地震影响作用比低烈度地区的地震影响作用增大很多,因此在地震作用下位移和位移角也随之变大。两方案在6度区时整体主要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两种方案的差别不大都比较理想。但相对而言,方案二比方案一的技术指标更为合理。在8度这样的高设防烈度地区时方案一较方案二更容易满足位移比的要求。

综合以上两方案设计分析对比,得出剪力墙的平面布置方法和开洞的方法对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和造价有较明显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动力特性方面

结构的整体刚度较小时,方案的第一平动周期明显变大,平动周

期与扭转周期之比变化不明显。方案一中第一平动周期与第一扭转周期值的比值均小于0.9。方案二通过在剪力墙上增大原有洞口或开设结构洞使结构刚度变柔从而增长了周期,说明结构布置更加合理。

(2)结构受力方面

方案二结构所受的剪力和基底弯矩都小于方案一。因此减小结构刚度使结构周期变长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地震力。 (3)结构变形方面

两方案中结构的位移变形指标均满足规范中相应要求。在6度设防时方案二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比方案一有明显改进。但最大变形均发生在荷载工况为风载作用时说明6度区时,高层建筑的层间位移主要由风荷载控制,设计时应将风荷载作为最首要影响因素考虑。随着地震烈度的提高,结构所受的地震作用也随之增大。地震作用超过风荷载作用从而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8度区时方案一的层间位移比方案二更容易满足规范的要求,且采用方案一时剪力墙的数量还可能进一步减少,以充分发挥建筑的空间性能的要求。 2结构技术分析

如果短肢剪力墙所受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之比小于0.15,可以认为该结构不为短肢剪力墙结构,在计算参数中选择“三级抗震”、“剪力墙结构”进行计算。

例如,某工程为地下1层,地上14层的高层住宅,地震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15g,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建筑物总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论文摘要:在高层住宅结构方案设计阶段,应对结构体系的特点有明确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对结构薄弱层、薄弱部位及由于建筑设计方案可能带来的抗风抗震设计缺陷有宏观的把握。然后借助于工程设计软件进行正确建模,多方案对比试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0z5m4wppr00kc51ztt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