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山暝听猿愁”写了日暮、山深、猿啼,“沧江急夜流”还写了夜色下的江流,夜色下的江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选项“首联写日暮、山深、猿啼”选项错误。
故选B。
57.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该诗前四句侧重写“宿桐庐江”之景色。日暮、山深,猿啼、江水、秋风、孤舟等凄迷孤寂的景物,构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衬托出诗人的绵绵愁思;后四句侧重写“寄广陵旧游”,诗人向朋友倾述独客异乡的惆怅和孤独之感,又抒发怀念友人的拳拳之心。本诗用淡淡的笔调,表现出作者对思乡怀友,求仕不成的失意之情。选项错误。
故选C。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端
①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②
③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④
⑤
⑥
⑦
⑧
(注释)①李端:诗人好友。与诗人同属“大历十才子”。②故关:故乡。③“路出”句:④少孤:意为想去的路伸向云天外写道路遥远漫长。年少时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⑤为客:指离家谋生。⑥空相向:空对着友人离去的方向。⑦风尘:指社会动乱。⑧期:相会。
58.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二联写送别的环境氛围与送别时的情景。 B.第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和世事变化。
C.诗人经历了悲伤的送别一幕,回忆了不胜伤怀的往事之后,更加觉得朋友的可贵。
D.这首诗中,诗人只是停留在送别这个场景,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情,与其他情感无关。
59.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离别自堪悲”一句写来平直,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故显得应接自然。
B.“人归暮雪时”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处处与上句照应,这里的“人归”照应“寒云”,“暮雪”照应“路出”。
C.颈联中的“早”“迟”二字,音韵和谐,前急后缓,顿挫有致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
D.“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
【答案】 58.D 59.B 【解析】 【分析】
58.D.诗人没有只停留在送别这个场景,他还将笔触拉回历史长河中,将自己的离乱之苦融入离别悲情中,使这种悲情又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深化了主
题。故选D。
59.B.“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故选B。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0.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 61.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请自选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 6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