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考试考试重点】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二)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二)

[随堂检测]

知识点一 体温调节

1.在寒冷条件下,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产热量远远高于散热量 B.下丘脑和垂体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C.人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量减少

D.神经调节的效应器有皮肤、血管、骨骼肌等

解析:选D。人是恒温动物,所以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错;体温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B错;寒冷条件下,人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以促进代谢,使产热增加,C错;神经调节的效应器有皮肤、血管、骨骼肌等,D对。

2.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皮肤血管血液的相对流量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下丘脑的调节 B.在AB段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在CD段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加强 D.在D点以后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解析:选C。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外界温度降低时,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进而减少散热量,A正确;AB段,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来维持体温恒定,B正确;CD段环境温度升高,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血液流量增加;另外,汗腺分泌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量,C错误;在D点以后,环境温度超过人的体温,这时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会流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应该及时补充,D正确。

3.(2024·甘肃天水一中月考)如图所示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1

A.当环境温度超过体温时,机体主要以乙形式散热 B.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调节状态由丁→丙 C.丁图→丙图状态时,机体减少散热,皮肤温度升高 D.甲、乙、丙、丁均由神经调节

解析:选C。当环境温度超过体温时,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大,汗腺分泌活动加强,汗液增多,维持体温恒定,进入寒冷环境时,则反之。甲、乙、丙、丁均由神经调节。 4.(2017·高考全国卷Ⅲ)将室温(25 ℃)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 ℃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 ℃环境中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结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_______,汗液分泌会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_______。 (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_______,分解代谢会________。

解析:(1)哺乳动物处于高于体温的环境中时,可通过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汗液分泌量,使散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2)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会增加。(3)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与实验组进行对比,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哺乳动物处于低温环境中时,会冷得发抖,此时耗氧量增加,分解代谢增强,使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

答案:(1)舒张 增加 (2)增加 (3)排除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 ℃引起的 (4)增加 增强 知识点二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5.(2016·高考全国卷Ⅲ改编)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解析:选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可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可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A正确;肾小管是通过被动运输吸收水分的,B错误;摄盐过多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可通过增加饮水量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C正确;饮水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

2

少,导致尿生成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正确。 6.如图表示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 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渴觉在大脑皮层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

解析:选D。由于甲引起的变化是渗透压升高,故甲可能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了过咸的食物,A正确。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中,所以乙是下丘脑;渴觉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丙是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所以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B正确。产生渴觉及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过程是神经调节过程,抗利尿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体液调节过程,所以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C正确。渴觉虽然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但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D错误。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水解加快,合成量减少 B.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C.机体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下降 D.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与大脑皮层无关

解析:选B。寒冷环境中,要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新陈代谢增强,细胞呼吸增强,故ATP合成加快,A错误;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减少散热,B正确;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使得体温维持相对稳定,C错误;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但也与大脑皮层有关,比如人会添加衣物,这就是大脑皮层调节过程,D错误。

2.(2024·辽宁葫芦岛一中高二期中)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出现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的现象。下列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全身颤抖是由于骨骼肌收缩,有利于加快产热 B.面色苍白与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有关

C.此时内环境发生变化,下丘脑冷觉感受器产生冷觉 D.肝脏、甲状腺等人体结构参与该过程的调节

解析:选C。全身颤抖是由于骨骼肌收缩,有利于加快产热,A正确;面色苍白与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有关,B正确;此时内环境发生变化,大脑皮层产生冷觉,C错误;寒冷情况下,产热增加、散热减少,而产热的主要器官之一是肝脏,增加产热的措施之一是

3

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增多,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产热,D正确。

3.(2024·鸡西高二期中)动物学家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发现实验动物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后部,实验动物则出现寒颤现象。据此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 B.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唯一中枢

C.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 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共同调节人体体温

解析:选A。由此实验现象可知,刺激下丘脑前部会引起出汗,这与散热有关;而刺激下丘脑后部会引起寒颤,这与产热有关。

4.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时,酶活性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 B.寒冷时,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代谢降低

C.寒冷时,人体产热多,散热少,以维持人体体温恒定 D.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解析:选D。人为恒温动物,寒冷时,体温不变,酶活性不变,A错误;寒冷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增强,B错误;寒冷时,人体产热和散热也达到平衡,以维持人体体温恒定,C错误;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有关,D正确。 5.恒温动物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变化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一个人从30 ℃室外进入0 ℃冷库中,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30 ℃进入0 ℃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是非条件反射现象 B.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冷觉形成在大脑皮层

C.从30 ℃进入0 ℃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代谢加快,抗利尿激素也增加

D.同30 ℃的环境相比,处于0 ℃的环境中,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进行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

解析:选C。人为恒温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而冷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当人从30 ℃进入0 ℃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应属于非条件反射现象;同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代谢加快,汗液分泌减少,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进行调节以维持体温恒定。

6.(2024·长春十一中高二期中)如图表示某人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所处环境温度由5 ℃突升至40 ℃;在时刻B,所处环境温度又突降至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A.在A时刻环境温度变化时,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只有神经调节 B.在AB段时间内,因环境温度升高,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在BC段时间内,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在BC段时间内,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解析:选D。A点环境温度变化时,人体体温调节的主要方式是神经调节,A错误;环境温度升高,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B错误;BC段环境温度降低,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但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稳定,C错误,时刻B环境温度又突降至5 ℃,BC段汗液分泌减少,体内水分增加,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D正确。

7.(2024·延边二中期中)如图所示,将20 ℃恒温下的四只小动物(青蛙:变温动物;小鼠:恒温动物)同时分别置于恒温15 ℃、25 ℃条件下一小段时间,在改变温度的这段时间里,预测它们的耗氧量、产(散)热量变化情况(假设20 ℃ 条件下四只小动物代谢水平相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产热量>丙的产热量 B.乙的耗氧量<丁的耗氧量 C.甲的产热量=甲的散热量 D.丙的产热量=丙的散热量 答案:D

8.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发热和寒颤 C.寒颤和出汗减少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解析:选D。由图可以看出,从60到80分钟,体温迅速升高,从80到100分钟,体温又降回到正常状态。发热使体温升高;寒颤使产热增加,也会使体温升高,A错误。提高环境温度,体温并不会明显升高,B错误。出汗减少并不会使体温下降,C错误。剧烈运动可使体温升高;出汗增加由于可带走大量热量,会使体温恢复到正常状态,D正确。

5

【考试考试重点】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二)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二)[随堂检测]知识点一体温调节1.在寒冷条件下,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产热量远远高于散热量B.下丘脑和垂体是体温调节的中枢C.人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量减少D.神经调节的效应器有皮肤、血管、骨骼肌等解析:选D。人是恒温动物,所以人体的产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0tst2od55423gj8gje700kc52051d00ke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