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说明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XXXXXXXXXXX物流基地物流南路道路工程

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1. 设计依据 设计合同

我公司与业主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

相关规范、标准

1.2.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1.2.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1.2.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1.2.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2.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2.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1.2.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

1.3.1《XXXXXXXX物流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3.2《XXXXXXXX物流基地物流东路道路工程》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设计分公司 )1.3.3《XXXXXXXXX物业基地物流南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通知书》

(XXXXXXXXXXX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2年9月4日)1.3.4片区1:10000/1:500 地形图资料。 1.3.5项目业主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回复

1.4.1缺少城市道路综合管网工程设计(给水、电力、通讯、燃气),排水初步设计说明应补充规划排水系统概况。

回复:本次设计范围包括市政道路雨、污水设计,不包括综合管网部分,给水、电力、通讯及燃气等综合管线仅考虑预留走廊位置,不做具体设计;同地说明中已补充规划排水系统情况。

1.4.2XXXXXXXXXXXXXX物流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用地规模为公顷,规划区污水量为5566立方米/日。污水量为用水量的80%。依次计算规划区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为万m3(km2·d),与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相差较大,请核实。

回复:根据《XXXXXXXXXXX物流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规划区用地规模为公顷,污水量为5566立方米/日。本次设计以此为依据,并要求业主在组织实施前请规划复核。

1.4.3雨水量计算表及污水量计算表中应考虑转输面积及支线面积。 回复:设计已考虑,同时在计算表中已补充。 1.4.4图纸无雨水及污水汇水面积划分图。 回复:已补充。

1.4.5建议在高坡马道上设置纵向排水沟。

回复:由于本次设计道路两侧地块已完成场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无需设置纵向截排水沟。

1.4.6建议在遇峡谷及河沟段设置涵洞。

回复:由于本次设计道路两侧地块已完成场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无需设置涵洞。

1.4.7局部排水管纵坡较大(40%),应增加设施防止冲刷?

回复:本次设计考虑最大设计流速Vmax=5m/s,当设计流速超过5m/s时采取跌水消能。 1.4.8建议连接管纵坡设置为%。 回复:已修改。

1.4.9建议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沉砂井。

回复:考虑到本次设计道路坡度较大,流速较高,本次排水检查井设计能满足排水要求。 局部连接管接入高程离井底距离较高,建议设置一定防护措施,以免破坏井底及井壁。 回复:雨水口连接管收集雨水量较小,同时井底采用C20混凝土底板及排水流槽,因此不再

增设防护措施。

2.排水现状及设计概要 工程基本情况

本次设计物流南路呈南北走向,位于XXXXXXXX物流园基地南部,起点接现状物流东路,中间连接规划道路,终点与规划道路连接。现状物流东路有在建的排水管网,道路全长。

本图为施工图送审稿,供业主招标和施工图审查使用。 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范围包括市政道路雨、污水设计。给水、电力、通讯及燃气等综合管线仅考虑预留走廊位置,不做具体设计。

道路沿线排水现状

本次设计道路沿线现状多为耕地、农田和自然坡地,雨水散排入自然地面低洼之处;污水均散排至自然水体。起点处现状物流东路有在建的排水管网。

设计概要

设计考虑雨水管道按道路坡向布置于道路右侧人行道下,道路雨水分段接入物流东路现状道路或下游规划道路雨水管网,最终排入阿蓬江。

污水沿道路坡向布置于道路左侧人行道下,道路污水接入物流东路现状道路或下游规划道路污水系统,最终接入主污水管,送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3.设计原则

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

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适应现状特点并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并考虑预留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

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

4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 4.1.1设计年限

本工程为新建区域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

4.1.2排水体制

根据《XXXXXXXXX物流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

4.1.3 设计规模

根据《XXXXXXXX物流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雨水量计算按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和道路设计范围内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ψ。

4.1.4 基本设计参数

⑴最大控制设计流速: 排水管道Vmax=5m/s。 ⑵最小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Vmin=s。

⑶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

表4-1污水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 管 径 最大设计充满度 400 500~900 ≥1000 ⑷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在i=。 ⑸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

雨水系统 4.2.1雨水量计算

雨水设计流量公式:

Q=qψF(L/S)

本次设计暴雨强度(q)采用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

q=错误! (L/S·Ha)

·暴雨重现期:道路P=3年,临时管道P=1年; ·设计降雨历时:t=t1+mt2 (min) ,其中 地面集水时间:t1=5min 折减系数:暗管m=~、明渠m=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 (min)按计算确定。

·综合径流系数:ψ根据规划取值 ·汇水面积(F)分地块计算(ha)。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 (min)。

汇水面积(F)道路两侧分地块计算(Ha);雨水系统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4-2雨水水力计算表

序服务面积 设计 管径 坡度 流速 过流能力 号 计算管段 流量 (ha) (m3/s) (mm) (%) (m/s) (m3/s) 1 Y-18-1~Y-18 d800 2 Y-18-3~Y-18 d500 3 Y-18~Y-27 d800~d1000 ~ ~ 4 Y-27-1~Y-27 d800 5 Y-27~Y-36 d1200 6 Y-36-1~Y-36 d1000 7 Y-36~Y-38 d1400 8 Y-1~Y-7 d400 9 Y-7-1~Y-7 d600 10 Y-7-2~Y-7 d800 11 Y-7~YN-40-1 d800~d1000 ~ ~ 4.2.2 道路雨水管道布置

功能:道路雨水管道负责收集、输送该路段道路路面、相邻地块及上游雨水管道转输之雨水流量。

定线原则:雨水管道的布置考虑道路(包括人行道)路面及地块雨水收集的便利性。 平面布置:物流南路标准路幅为24m,人行道,雨水管道布置于道路右侧人行道下,雨水管道中心距路沿石均为。具体布置位置详见《排水管网标准横断面图》。

纵向布置:设计道路雨水管道纵向按道路坡向敷设,埋设深度按管顶敷土~控制。管道坡度原则上按道路坡度设置,当跌落水头大于、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时采取跌水消能措施。

雨水共分2段2个排出口排放:

道路K0+490~K0+000段雨水管道沿道路坡向布置,终点接入现状物流东路雨水管道; 物流南路设计终点~K0+490段雨水管道沿道路坡向布置,终点接入下游规划道路雨水管道。

污水系统 4.3.1污水量计算

污水按最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城市综合污水量和规划人口进行计算。根据

《XXXXXXXXXXX物流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用地规模为公顷,规划区污水量为5566立方米/日。本次设计道路两侧主要用地性质为普通仓储用地。

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Qmax=Ks×Qave×Kz (L/S)

式中

Qmax: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 Qave: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 Qave=规划区污水量/用地规模(L/S) Ks:雨水渗入量系数,取。 Kz: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

表4-3 污水总变化系数表 平均日流量(L/S) 5 15 40 70 100 200 500 ≥1000 总变化系数Kz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非满流)

Q=vA (l/s) 水力计算按满宁公式:

v?1nR2/3i1/2 (m/s) 过水断面:A=(θ-sinθcosθ)r2 (m2)——h﹤D/2 (??sin?os?)水力半径:

R?2?r (m)

Or:A=(π-θ+sinθcosθ)r2 (m2)——h﹥D/2

R????2?(sin????cos)? (m)

n:管材粗糙系数,钢筋混凝土管(非满流)取n=,HDPE双壁波纹管取。

表4-4 污水水力计算表

序计算 服务 设计 充满度 过流 号 管段 面积 流量 管径 坡度 流速 能力 (ha) (l/s) (mm) (%) (m/s) (h/D) (l/s) 1 W-20-2~W-20 d400 2 W-19~W-20 d400 3 W-20~W-27 d400 ~ 4 W-27-1~W-27 d400 5 W-27~W-37 d400 ~ 6 W-37-2~W-37 d400 7 W-37~W-39 d400 8 W-1~W-7 d400 9 W-7-1~W-7 d400 10 W-7~W-40-1 d400 ~ 4.3.2道路污水管道布置

平面布置及功能:物流南路标准路幅为24m,人行道,污水管道布置于道路左侧人行道下,污水管道中心距路沿石均为,主要收集地块两侧污水。具体布置位置详见《排水管网标准横断面图》。

纵向布置:道路污水管道纵向按道路坡向敷设,埋设深度按管顶敷土~控制。管道坡度原则上按道路坡度设置,当跌落水头大于、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时采取跌水消能措施。

污水共分2段2个出口排放:

道路K0+490~K0+000段污水管道沿道路坡向布置,终点接入现状物流东路污水管道; 物流南路设计终点~K0+490段污水管道沿道路坡向布置,终点接入下游规划道路污水管道。

管材、基础及接口 4.4.1管材

本工程管径d≤800 mm排水管道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环刚度SN≥8000N/㎡。

双壁波纹管的制造及安装应符合《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1部分: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GB/要求及各企业的产品标准及安装操作手册。

管径800mm<d≤1400mm的排水管和临时排水管,采用玻璃钢夹砂管。非承压管压力等级采用。环刚度SN=7500N/㎡。玻璃钢夹砂管的制造及安装应符合《玻璃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夹砂压力管》[JC/T838-1998,国家建材局]、《埋地给水排水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夹砂管道工程施

工及验收规程》[CECS129:2001]、《纤维缠绕玻璃钢管道安装验收规程》[DB50/T5012-1999]等标准。

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优先采用具有国家通用标准的管材。

4.4.2管道接口及基础

双壁波纹管和玻璃钢夹砂管接口形式采用双橡胶圈承插连接,详细作法参照厂家使用说明。 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300国标Ⅱ级钢筋砼管,钢筋砼管管道基础如位于车行道下采用360°砼带状基础,详细作法参照本设计图册《满包混凝土加固大样图》;双壁波纹管及玻璃钢夹砂管采用砂垫层基础,详细作法参照本设计图册《HDPE双壁波纹管及玻璃钢夹砂管管沟开挖及回填图》。

检查井、跌水井及其它构筑物 4.5.1 检查井

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 2)检查井统一采用防盗铸铁井盖及盖座。按其承载能力,人行道上最低选用B125类型,车行道上最低选用D400类型。井座和井盖均采用圆形;车行道上采用防盗铸铁井盖及盖座,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D400类型。检查井井盖、盖座安装要求与路面平整。

3)普通检查井采用M10水泥砂浆C30商品砼预制砌块;大型转角井(图中Y-27、Y-36)选用矩形90o三通混凝土雨水检查井,具体做法详见06MS201-3第34页。

4.5.2跌水井

当跌落水头大于、管道穿越地下障碍物或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需要采取跌水消能时,设置跌水井,跌水井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浇。其具体做法详见相关大样图。

4.5.3雨水口

1)本工程采用浆砌C30砼砌块砌筑双箅雨水口,雨水箅为玻璃钢材料(GRP)成品。

2)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d300mm,以%的坡度接入临近雨水检查井,雨水口连接管如果位于车行道上应采用混凝土满包加固。

3)道路竖曲线最低点及道路交叉口附近的雨水口,在实施时应调整至实际路面的最低点,局部地方可增设雨水口,以保证有效收水,雨水口标高比路面低3cm。

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说明

XXXXXXXXXXX物流基地物流南路道路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设计合同我公司与业主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相关规范、标准1.2.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2.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1.2.3《给水排水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0sf12ggjr3qhtz4wh2h1h1yk7phau00sm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