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观察
钟宝琳,黄桂明,李优春
【摘 要】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4例。Ⅰ组应用周围神经刺激仪行腋路、肌间沟联合臂丛神经阻滞;Ⅱ组运用传统方法行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阻滞后30 min观察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对2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阻滞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阻滞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0.1±2.8)min和(12.9±1.8)min,Ⅱ组阻滞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1.5±2.7)min和(14.6±2.2)min,Ⅰ组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较Ⅱ组明显缩短(均P<0.05)。2组均未出现动脉损伤、气胸等并发症。结论 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较传统方法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更高,阻滞实施更快。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 【年(卷),期】2011(012)012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神经刺激仪;臂丛神经;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麻醉中常用的麻醉方法,由于其对机体影响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传统的阻滞方法是一种盲探法,受操作者的经验、患者的配合程度等多因素影响,存在较高的失败率及并发症多的现象[1-2]。为克服其不足,2009年6月至2011年4月赣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对34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采用周围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68例,男36例,女 32 例,年龄 19~63 岁,平均(39±3)岁,体质量 40~78 kg,平均(62±5)kg,ASAⅠ-Ⅱ级。 患侧上肢既往有神经损害者不纳入本研究。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姓别、年龄、体质量及ASA分级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1.2 阻滞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0 min均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安定 10 mg。入室后常规监测 ECG、BP、SpO2。Ⅰ组在神经刺激仪(德国贝朗公司,型号:SB8X12)定位下行腋路、肌间沟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嘱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对侧,充分暴露患者颈部,先采用神经刺激仪在前中斜角肌肌间沟处定位进针,首次电流以1 mA起,引出对应肌肉收缩后减低电流至0.3 mA仍能诱发出肌肉收缩时,回抽无血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0.2 mL·kg-1;再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患肢上臂外展90°、屈肘位90°,在腋窝最高点、腋动脉博动处上方定位,若电流至0.3 mA仍能诱发出肌肉收缩,回抽无血注入0.375%罗哌卡因0.2 mL·kg-1,注药后每5 min进行一次痛觉评估。Ⅱ组运用传统方法行联合臂丛神经阻滞,余同Ⅰ组。 1.3 阻滞效果标准
于阻滞结束后10、20、30 min在神经支配区用针刺法评估阻滞效果。感觉阻滞:针刺无知觉为0分;针刺不痛有感觉为1分;针刺感觉疼痛为2分。运动阻滞:患肢不能活动为0分,活动受限为1分,活动正常为2分。若30 min内无
明显镇痛效果则视为阻滞失败。 1.4 观察项目
观察2组患者的阻滞时间(操作完成时间)、阻滞起效时间(从给药完毕到可进行外科手术切皮的时间)及手术时间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行臂丛阻滞时间和阻滞起效时间较Ⅱ组明显缩短,见表1。2组均未出现动脉损伤、气胸等并发症。
3 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麻醉中常用的一种区域阻滞技术,因其路径不同,阻滞的效果也不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臂及前臂桡侧效果好,但常不能阻滞C8、T1及部分T2脊神经,因此上臂内侧和前臂尺侧效果差;腋路对腕尺侧及正中神经阻滞效果好,但不能阻滞肌皮神经和肋间臂神经,通常不能耐受上臂止血带。临床上通过前述的路径行联合阻滞以满足手术要求。传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以针刺法探寻异感进行定位,常需要反复穿刺,有损伤周围组织甚至损伤动脉或导致气胸的可能。本研究运用周围神经刺激仪进行定位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周围神经刺激仪发出单个刺激波刺激周围神经,诱发周围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产生收缩,使神经阻滞定位有个直观指标,观察到肌肉运动进行正确定位[3],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