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父辈们或许还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从事怎样的职业,会有很好的发展,不至于失业。而如今,他们大抵再也不能如此讲话了,只因这个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在这变化面前,他们大概比我们还要慌乱,毕竟他们是从传统的时代走来的,这个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世界只会让他们措手不及。
但是,虽然如此,他们却可以告诉我们一条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生存法则,那就是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
所以,经过各种分析考量我终于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当然,这是只是,千万条路中的一条。只不过我认为,这条路可操作性比较强,也更符合我们当下国情。幸运的是,我如愿以偿,考到自己希望的学校。
一年的努力奋斗,让自己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秋冬轮回,又是一年春风吹暖。
在看到录取名单之后,我终于按捺不住发了我一条朋友圈,庆祝考研胜利。当时收到了很多平时不太联系的同学,发来的询问信息,这也促使我想将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真的可以帮助接下来备考的学弟学妹们!
因为想要讲的话太多,所以这篇文章会比较长,希望各位能够一点点看完。或许会从我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以及方法来面对考研。
在结尾处会奉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南开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22)生物化学(生科院) (853)细胞生物学
参考书目为:
1. 《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 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生物化学原理》(第二版)杨荣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分子生物学》(第一版)杨荣武主编,南京大学4102出版社; 4. 《现代分子生物实验》郑伟娟主编,高教出版社,2010年版 先说说真题阅读的做法…
第一遍,做十年真题【剩下的近三年的卷子考试前2个月再做】,因为真题要反复做,所以前几遍都是把自己的答案写在一张A4纸上,第一遍也就是让自己熟悉下真题的感觉,虐虐自己知道英语真题的大概难度,只做阅读理解,新题型完形填空啥的也不要忙着做,做完看看答案,错了几个在草稿纸上记下来就好了,也不需要研究哪里错了为什么会错…第一遍很快吧因为不需要仔细研究,14份的试卷,一天一份的话,半个月能做完吧,偷个懒一个月肯定能做完吧【第一遍作用就是练练手找到以前做题的感觉,千万不要记答案,分析答案…】ps:用书选择:木糖英语闪电单词+木糖英语真题。
第二遍是重点…你回头再从97年做起会发现答案是记不住的,还会错很多,甚至错的还不一样,以前对的现在错了,上次错的现在对了,正常……第二遍一份卷子大概要4,5天才能完成吧,比如第一天你做完了,第二天从第一篇文章开始从头看,不会的单词全部记下来到自己的单词本子上,最好是专门记真题单词的本子,包括题目,选项里面不会的单词,虽然黄皮书上有解释,但大都不全,甚至给的不是句子里的意思,这个工程还是挺大的,一天两篇就可以了…这一遍也不需要研究句子和答案啥的,只不过记单词中除了自己买的单词大本,还要加入真题单词的记忆了,考研不止,单词不息,单词反复背……第二遍就40天来
天能完成吧,最多也就两个月【时间都是宽裕的,能提前完成点最好】… 第三遍自然是分析句子了,这时候以前看的长难句和单词就用到了,做完以后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看【当然包括题目和选项】,分析下句子看看自己能不能看懂,看不懂的就要好好分析了,写在本子上也可以,我当时是直接看的,用铅笔画画句子成分啥的,如果单词记得够好的话,这一遍应该也会很快吧,1个多月左右……
前三遍已经用了4个月左右了,后面就要快一点了,第四遍才是最痛苦的,通篇翻译,写在纸上很潦草都没关系,很偷懒的话就在心里翻译下再看看译文吧…我只坚持了一半,就翻译了七八年的好像,其他的就是刷一遍真题,在心里扫一扫有没有翻译太不通的句子,有没有忘掉的单词啥的…这一遍挺痛苦的,也不要全部都翻译吧,能翻译6,7套试卷知道感觉就好了,不过好处还挺多的,这部分做的好,英语的翻译部分就会简单很多,这部分看你个人时间,时间剩下还多可以多翻译几套试卷
第5遍,前面是打基础,单词,句子都解决了,就要看看行文了,比如提出论点,展开讨论,这个可能比较抽象…比如类似事物对比,由此及彼等等,因为考研真题的行文特征很多都是类似的,段落间的关系,这一遍也可以研究题目了,出题的方式。找到原文的句子,哪里最容易出题【长难句部分,大都与文章主题有关系】体会怎么出题的,这边之后答案有的有些印象了,但没关系,不要以为没效果,这部分完成的速度会比以前快很多。
第六遍是研究答案的干扰项和正确选项,比如“张冠李戴”,比如“偷梁换柱”,真题的正确答案大都是同义替换,考研的英语答案太相似了,无论是干扰项还是正确答案。
(853)细胞生物学
九月份开学之后就有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了,记忆最深的是学科考试,硬是逼着我拿出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复习。之后接着对考研科目继续进行深入的复习,做各种题目,包括模拟题,专项训练以及历年真题;然后把以前做错了的题目总结一遍,根据这些再把自己没学好的地方复习一下。以下是我学习专业课后的一些经验。
一、关于专业课的复习
如上所述,我开始专业课复习的时间也很晚,所以没有太多的代表性,但是我们的专业课比较少,对于科目比较多的人来说一定要早早的开始专业课的学习。对于专业课的复习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现在我的大脑也都还有专业课的基本框架,总的来说专业课不会有太大的难度,但是要真的融会贯通也是相当的难。跨专业的考生尤其要多看几遍,自己做一些总结和笔记,也要参考别人总结的东西,多和其他人交流。多和其他靠同样科目的人接触,可以一起探讨难点和不懂的知识点,看懂永远只是第一步,而且是相对简单的一步,在看懂的基础上要明白知识点的深入含义,要能够用自己的理解来解决问题,还要明白这些理论的潜在假设是什么,它们的缺陷是什么等等。
对于这种简单的知识点只需要记住会如何使用即可:(1)细胞功能:外界与通透性障碍,组织和功能定位,运输作用,细胞间通讯,信号检测。(2)膜化学组成:膜脂,膜糖,膜蛋白(3)膜脂的三个种类:磷脂,糖脂,胆固醇。(4)脂质体用途:用作生物膜的研究模型,作为生物大分子与药物的运载体。(5)膜糖功能: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接触抑制,信号转导,蛋白质分选,保护作用。
(6)膜蛋白类型:整合蛋白,外周蛋白,脂锚定蛋白。(7)膜蛋白功能:运输蛋白,酶,连接蛋白,受体(信号接受和传递)。(8)不对称性的研究方法:水冻断裂复型,水冻蚀刻。(9)膜结合细胞器生物意义:形成特定的功能区域和微环境,合理使用资源,集团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10)内膜系统特点:独立性(内膜封闭的区室,执行独立的功能),协作性( 生化合成途径,分泌途径,内吞途径)。(11)与生俱来的三种信号序列:寿命信号,加工信号,定位信号。(12)膜系统研究方法:放射性自显影技术,用离心的方法来分离微粒体。
总而言之,复习的专注力是比复习的时间更加重要的一个因素。跨专业的考生尤其要注意。理论上讲,在时间上大家几乎是平等的,每个人都会复习几个月或者一年左右,但是大家复习的认真程度往往是千差外别的。具体到每个概念或者一个理论系统,从简单的了解到深入的分析,需要的是钻研,是思考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时间堆积。比如在真题中考到的一道题,但是关于这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完全搞懂的考生可能不多。而如果你都懂了,那么恭喜你导师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学生。众多的概念与理论交错在一起,要能够成为自己的一些东西还是需要下些功夫,所以专业课的学习任重而道远。对于每道题的来龙去脉一定要完全搞懂,平时做题概念性的题目不要只看答案,一定要动手写写,例如:
3. 顺便说一下,我在复习过程中发现其实不管是哪一个科目,他们大体的
新版南开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图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