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育 G大调弦乐小夜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学设计 课型: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年级:八年级 一、 教材分析 《G大调弦乐小夜曲》出自于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二段元“乐海泛舟”的首作品。该曲子的作曲家为音乐神童莫扎特,该歌曲为G大调,音乐体裁为室内交响乐,本课为作品的第一乐章选材,寄托了作者对于心爱的人的深切表达。 《G大调弦乐小夜曲》在整个学期的音乐课程内容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莫扎特曲子中非常经典的一首作品,对于学生在该单元乐海泛舟中,作为第一首歌曲,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 该年龄段的孩子们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已经具备一定的成熟度,特别是从小学到初中以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对于高雅音乐的欣赏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他们在课堂上已经具备一定的参与度与表现能力,能够跟着音乐进行肢体律动、声势律动的教学。 八年级的孩子们,在平常日常生活中会与家长去一些高雅音乐场所聆听交响曲,也在网络、电视上接触过这样一类作品,对于《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主题部分旋律有所耳闻,能够吸引住他们的眼球,更好的实现课堂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能够自发的感受音乐旋律中对爱人的深切表达。 2、 能够自发的感受世界音乐多样性,对高雅音乐产生浓厚兴趣。 -可编辑- 精品教育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小夜曲的音乐体裁及其含义。 2、 学生能够熟悉和哼唱主题A部分的旋律。 3、能够了解休止符、拟声词、旋律走向、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与作用。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聆听和想象,感受音乐的情绪。 2、 通过模仿和对比,感受音乐要素的作用。 3、 通过自主创编方式,能够体会与其他同学在音乐中的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熟悉和哼唱主题A部分的旋律。 【教学难点】 能够了解休止符、拟声词、旋律走向、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与作用 五、 教学方法 教师:师生互动法、聆听对比法、合作学习法等。 学生: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等。 六、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初步感受(3分钟) 【教师活动】 提问:同学们,在浩瀚无边的音乐历史长河中,有着我们许多熟悉的音乐家们,比如贝多芬、肖邦,同学们还知道哪些音乐家呢?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问题,作出回答。 【教师活动】 提问:有一位音乐家人们称之为“音乐神童”,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学生活动】 学生做出回答,知道是莫扎特。 【教师活动】 提问:莫扎特创作了一首室内交响乐,叫做《G大调弦乐小夜曲》,大家可熟悉?那么什么叫小夜曲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活动】 -可编辑- 精品教育 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 展示:出示小夜曲音乐体裁的介绍。 过程:小夜曲为一种音乐体裁,是向心爱的人表达自己的爱意的。 【学生活动】 学生领会小夜曲的体裁的内涵。 【教师活动】 陈述:那么我们先去感受一下,这种让人砰然心动的感觉吧! 设计意图:通过问答法的方式来让同学们接触到小夜曲的音乐体裁形式,让学生们知道本节课围绕的主题是“爱”,让学生们对接下来的教学有一 定的兴趣度。 自主探究、感受表现(3 【教师活动】 展示:出示旋律 分钟) 一、 心跳的感觉 【教师活动】 过程: 1、 边唱边进行划旋律线。 2、 用“lu”进行演唱。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旋律线的划分,并进行“lu”的演唱。 二、感受主题A的旋律 【教师活动】 陈述:心跳的感觉好像还缺了点什么? 出示: -可编辑- 精品教育 过程: 1、 邀请一位同学上来进行旋律线的划。 2、 提问:这个旋律跟刚才有什么不同 3、 提问休止符在这个旋律中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 1、 学生划出旋律线 2、 发现休止符的加入。 3、 思考休止符的作用。 【教师活动】 提问:这条旋律又有什么特点呢? 1、 旋律线的分解和弦特点 2、 旋律的节奏特别规整。 【学生活动】 学生感受旋律,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活动】 过程:教师带领学生熟悉主题A部分的旋律。 1、用lu演唱 2、用“beng”演唱 【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进行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怦然心动”的旋律引出学生的好奇心,并且通过休止 符的表现作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对休止符的运用。并且休止符、拟声词、等 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与作用。 层层深入,对比听唱(3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教师播放音频。 提问: 1、当听到主题a部分时请跟着一起哼唱。 2、当听到不同情绪变化时请举手示意。 【学生活动】 学生聆听音乐进行思考,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二、 初步感受主题B部分的旋律 【教师活动】 提问: -可编辑- 精品教育 主题a过后,1、出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变化呢? 3、 你觉得这个时候抒发了怎样的内心? 【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回答问题,积极思考。 【教师活动】 出示主题B部分旋律: 过程: 1、 用“lu”进行演唱 2、 感受旋律的强弱、速度 3、 体会歌曲情感 【学生活动】 学生聆听模仿,根据老师的引导作出反应。 四、 对比主题A和主题B的旋律 【教师活动】 出示表格: 点 主题A 规整、密集休止符 较疏松、 较快 欢快、怦然心动 抒情、害羞、 节奏型特速度 情绪 主题B 较慢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进行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旋律走向、力度等音乐 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与作用。更加深入的了解其音乐作品。 -可编辑-
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