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 .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称(______)职(2)混(_____)为一谈(3)chàng(_______)然(4)见异思 qiān(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采一把艾蒿回家 丁立梅

①出城,去采艾蒿,带了儿子。城郊有一片小河,水已见底,里面长满艾蒿。此情此景让我忍不住要作种种臆想。

②“彼采艾兮,如三岁兮。”这是《诗经》里的艾蒿,是情深意长的牵念。其中的男人女人短别离,不过一日不见,竟如同隔了三年。爱,从来都是魂牵梦萦的一桩事。而我更感兴趣的是,那双采艾的手,如何落在艾蒿上?他(她)采了做什么的?这遥远的风俗,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

③街上也有艾蒿卖,和芦苇叶一道。稻草胡乱扎着,一束束,插在塑料桶里。这种植物,叶与茎的颜色雷同,淡绿中,泛白,泛灰。这样的色彩,不耀眼,很低调。是乡村女儿,淡淡妆,浅浅笑。闻起来微苦,一股中药味。村人们又把它叫作苦艾。也只在远远的乡村,也只在荒僻的沟渠里生长。平时大抵少有人想到它,只在这个叫端午的日子里,它突然被记起。大人们会吩咐孩子,去,采几把苦艾回来。

④那个时候,乡村的乐事里,采艾蒿,也算得上一乐吧。孩子们得了大人指令,如撒欢的小马驹,一路奔向那沟渠去。吵吵嚷嚷着,节日的喧闹,被我们吵嚷得四处流溢。很快,每人怀里,都有一大捧艾蒿。路上走着,一个个小人儿,身上都散发出一股中药的香味。

⑤艾蒿生于山野之中,枝叶上难免会沾上一些泥土或浮尘。怀抱中的艾蒿离开土地一会儿,便渐渐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了。于是我们在回家之前,先奔到村头的小河边。河水清澈欢快地流淌。涌到河边的孩子,有的蹲在河边,有的干脆站到河水里,反复地抖动,努力唤醒这些入睡的婴儿。之后才又一窝蜂似地涌进村庄。

⑥门前的木盆里,煮好的芦苇叶,早已泡在清水中。眼睛瞟到,心里的欢乐,就要蹦出胸口来,知道要包粽子

第 1 页 共 11 页

吃了。大人们这时若指使我们去做什么,我们都会脆脆地应一声,跑得比兔子还快。至于插艾蒿,那完全不用大人们动手的,门上,柜子上,蚊帐里,到处都被我们插满了。一屋的艾蒿味,微苦。大人们说,避邪。我们虽对这风俗习惯一知半解,但知道,插上艾蒿,就代表过端午了。于是很欢喜。

⑦眼下,站在城郊的小河边,望着满眼的艾蒿,我油然联想到远方的友人。

⑧朋友是湖北人,也是写作的,曾与我在一次笔会上相遇。后来,她去了美国。她的家乡,过端午也有插艾蒿的习俗,她也曾于小小年纪里,去采过艾蒿。昨天,我收到她发来的邮件,她说,国内这个时候,又该粽子飘香了吧。并不想粽子,美国一些华人超市里有卖。却想艾蒿,想坐在艾蒿味道里吃粽子的童年,温和的中药味,把人包裹得很结实很温暖。

⑨就是这样,故乡隔得再远,有些味道,注定是忘不掉的。

⑩我的儿子,他第一次认识了艾蒿,觉得奇怪,捧着一把艾蒿问我,为什么过端午要插艾蒿呢?我这样回答他,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风俗。避邪呢,我又补充。口气酷似当年我的母亲。继而想,若干年后,我的儿子的记忆里,一定也有艾蒿,而且,端午节一到,他定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采艾蒿,艾蒿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民间。

2 . 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由“端午节带儿子出城采艾蒿”这件事引发了哪些联想? 3 . 请分析文章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 请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5 . 作者为什么说“艾蒿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民间”?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那欢快的歌声里

①童年的记忆里,有一块地方是回荡着歌声的。

②很小的时候我有幸入选学校成立的“小红花”文艺宣传队,常参加大合唱演出,那时我很是不了解,唱的很一般呀,可老师说观众喜欢。

③因为合唱人多,淘气的孩子就会加些小动作。有一次,唱完最后一声,大家举手张开,做一个造型,后排就有人往前排那人的夹肢窝碰了下。于是,歌声还没落地,台上便突然扬起一串银铃般的笑。台下自然就笑倒一片。是故意?还是无意?故意无意自然都不会有人承认,那个笑出声的就吃了批评,虽然实际效果并不差——一群小孩子嘛,观众谁会计较这个。

第 2 页 共 11 页

④有一年夏天到国棉一厂演出,慰问战高温的工人们。休息室通常放的是一桶大麦茶,那天放的是工厂自制的酸梅汤,里面还放一大块冰。要在店里买,一杯五分钱哩——那时一毛钱就可吃个肉菜。竟然免费!那还不敞开喝?有个低年级的小女孩便灌了一肚子。通知上台合唱了,上厕所都来不及。于是,当我们清亮的童声还在高音区热烈盘桓时,突然就爆出一个比歌声还嘹亮的声音——一小女孩“哇”地哭开了。工人们顿时大笑,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大幕赶紧拉上。我们捂住嘴不敢大声笑---小女孩没来得及去厕所。

⑤没想到,这事居然牵累到我。老师很生气,责问女孩为啥不早上厕所,她说是因为要听我讲故事。

⑥我的故事同班同学不屑一听。父母是裁缝,家里没书,也买不起书。常常是趁姐姐从同学那儿借回了书,插空狼吞虎咽地翻翻。无非就是几本讲打仗的小说,还不全,残简断篇加想象,东拉西扯缀连成篇。演出候场时,掏出来给低年级同学吹一吹,居然也有若干小“粉丝”,颇有成就感,那可是我舞台上从未得到的。况且,某个小弟小妹偶尔还会在演出结束后,分一块夜餐点心犒赏我一下,所以乐此不疲。

⑦我也挨了通训,并罚停演。

⑧那是头一回在台下看同学演出,看同学合唱。不是总不明白为啥唱得不怎么样观众还挺喜欢吗?这一看,发现确实有趣。

⑨一般节目人都不多,这大合唱前两排是女生,后两排是男生,人多,表情就多。有的一唱起来老摇头,有的唱到高昂处头也昂着,有的眼光乱飞,好像往台下找人,有的专注投入,望着前方笑意盈盈春风沉醉。

⑩到了领唱环节,季亮从边上跨前一步,站到麦克风前。季亮和我同桌,个头儿全班最小,但此时俨然换了个人,自信满满,抬头挺胸,声遏行云。观众们悄声私语,啧啧称赞,令我羡慕不已。这辈子都不可能有这份荣光!我那时暗暗想。

?山不转水转。谁想到呢,这辈子还真有这么一天,我居然也跨前一步,出列领唱。

?那是二十年后,单位搞汇演,每个部门都出节目。我所在的部门合唱了《长征组歌》中的一曲。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嗨---” ?那一刻,时光倒转,我仿佛回到了“小红花”,也像季亮那样,抬头挺胸,唱得深情而自信。

?台下的目光顿时袭来,那是我二十多年前站在舞台上时从未见过的。虽然领唱只有几句,但那歌声,伴着那些目光,后来常浮现眼前。

?同事告诉我,不是你唱得多好,但演唱时你那个投入劲儿,那个自在劲儿,还是挺有感染力的。

?不禁又想起那次台下看演唱,恍然大悟:观众们到底喜欢啥?不只是一群孩子稚气的演唱,更多或是在那稚气

第 3 页 共 11 页

的歌声中,孩子们那种开心、投入、自在的状态。

?旋律,可以通往语言到不了的地方,而自信、自在,更可以让这份欢快生出翅膀,超越语言,超越旋律…… 6 . 概述作者围绕童年记忆里的歌声所记叙的事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姑娘因喝多了酸梅汤和听故事忘记上厕所而在演出中放声大哭;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第⑨段划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赏析。 8 . 第?段“山不转水转”在文中的含义是?

9 . 本文以记叙童年唱歌的往事为主,为什么还要在?-?段写“我”二十年后出列领唱的事?请简析。 10 . 下列对文章主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童年里的歌声表达了对美好童年的深情回忆 B.童年欢快的歌声表达了“我们”对未来的期待渴望 C.欢快的歌声滋润了“我们”自信,自在的生命状态 D.童年里合唱的歌声将永远地美好在“我”的生命里

三、对比阅读

(一) 答李大临学士书

修再拜。人至,辱①书,甚慰。永阳②穷僻而多山林之景,又尝得贤士君子居焉。修在滁之三年,得博士杜君与处,甚乐,每登临览泉石之际,惟恐其去也。其后徙官广陵,忽忽不逾岁而求颍,在颍逾年,差自适,然滁之山林泉石与杜君共乐者,未尝辄一日忘于心也。

今足下在滁,而事陈君与居。足下知道③之明者,固能达于进退穷通之理,能达于此而无累于心,然后山林泉石可以乐,必与贤者共,然后登临之际有以乐也。

(有删节)

第 4 页 共 11 页

(二) 与韩忠献王

某再拜启。山州穷绝,比④乏水泉。昨夏秋之初,偶得一泉于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抱,构小亭于泉侧,又理其傍为教场,时集州兵、弓手,阅其习射,以警饥年之盗,间亦与郡官宴集于其中。方惜此幽致,思得佳木美草植之,忽辱宠⑤示芍药十种,岂胜欣荷⑥!山民虽陋,亦喜遨游。今春寒食,见州人靓装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为春游。自此得与郡人共乐,实出厚赐也。愧刻愧刻。

(选自《欧阳修全集》)

(注释)①辱:谦词,即承蒙。②永阳:今安徽来安。下文的“滁”“颍”分别指安徽的滁县、阜阳。③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知道: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④比:比较。⑤辱宠:谦辞,意为辱自己的身份来宠爱我。⑥岂胜欣荷:这真是难以承受的欣喜和恩宠啊。

11 . 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每登临览泉石之际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B.惟恐其去也 秋草独寻人去后(《长沙过贾谊宅》) C.山州穷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湖心亭看雪》) D.以警饥年之盗 属予作文以记之(《醉翁亭记》)

12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偶 得 一 泉 于 州 城 之 西 南 丰 山 之 谷 中 水 味 甘 冷。 13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永阳穷僻而多山林之景,又尝得贤士君子居焉。 (2)自此得与郡人共乐,实出厚赐也。

14 . (一)文是欧阳修给李大临的回信,他认为李大临能做到“山林泉石之乐”“登临之乐”。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5 . (一)(二)选文都写了与人“共乐”,分别表达了欧阳修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四、句子默写

第 5 页 共 11 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称(______)职(2)混(_____)为一谈(3)chàng(_______)然(4)见异思qiān(_______)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0g9q8xxjm4bptb11x4w7g2499iozz00mo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