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b、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b、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 3、情感、态度、世界观:
a、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过程
环节一:小组展示,建构知识
第15章展示预习思考题①:烧水所用的时间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 。
第16章展示预习思考题②:质量相等的任何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都一样多吗?预习课本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明确将要探究的课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后,小组成员交流评估方案,讨论出科学、安全、可行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的器材,装置图,实验表格和实现变量控制的方法。
控制的变量有 ,让什么不同? ,看 情况,
吸热的多收用什么来反映? 。
第17章展示预习思考题③:尝试得出探究结论,并且要理解为什么要引进比热容的概念。学生分析信息并板书实验结论:㈠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相同时间)升高的温度 ;㈡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既不同物质吸热能力 ,为了反映物质的这一特性,我们引入 这一物理量。
4、展示预习思考题④:什么是比热容?其单位是什么?为什么说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第1页 共3页
二、展示预习思考题⑤:分析“一些物质的比热容”表中的数据看有哪些发现。“水的比热容大”什么意思?
。 想一想,生活中那些地方利用了水的这一属性,并尝试分析。
环节二:走进生活,拓展应用 一、课本132页“想想议议”。
二、小组讨论:为什么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能调节当地的气候,使冬天气温将升高2oC,而夏天将降低2oC?
三、深化:尝试解释海陆风的成因。
4、拓展:阅读“气候与热污染”,请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解释成因并提出改善这一现象的建议。
5、课后思考:根据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尝试解答: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水烧开(一标准大气压下),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第2页 共3页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