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考试试题(含答案)
部门: 岗位: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第1-15题,每题0.5分;第16-20题,每题1分;本大题共计12.5分) 1.企业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对评价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编制符合性评价报告。 A.月
B.季度
C.半年
D.年
2.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和基层工作。 A.主要负责人
B.分管安全负责人
C.分管生产负责人
D.安全部门负责人
3.企业每(年)至少进行1次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A.月
B.季度
C.半年
D.年
4.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审定并签发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A.主要负责人 相关的规章制度。 A.1
检查,并签字。 A.1
B.2
C.3
D.4
B.2
C.3
D.4
B.分管安全负责人
C.分管生产负责人
D.总工程师
5.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每(3)年评审和修订一次。在发生有关情况时,应及时评审、修订
6.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每月至少(1)次对安全活动记录进行
7.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置于设备显著位置。 A.10
B.15
C.30
D.90
8.企业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至少每(月)进行1次检查,并保存记录。 A.月
B.季度
C.半年
D.年
9.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置于设备显著位置。 A.30
B.45
C.60
D.90
10.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确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操作、检修、仪表、电气等人员能够识别和及时处理各种事件及事故。 A.月
B.季度
C.半年
D.年
11.企业应在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A.一 和措施。 A.月
B.季度
C.半年
D.年
B.二
C.三
D.六
12.企业应每(年)至少1次对安全标准化运行进行自评,提出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化的计划
13.应急救援预案至少每(三)年评审修订一次,当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发生后,及时评审修订预案。 A.一
B.二
C.三
D.四
14.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1
关的操作规程。 A.1
并(定期)复审。 A.资格证;经常性
B.合格证;经常性
C.操作证;定期
D.安全管理证;定期
B.2
C.3
D.4
B.2
C.12
D.24
15.安全操作规程至少每(3)年评审和修订一次。在发生有关情况时,应及时评审、修订相
16.特种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
17.企业负责人应每月至少参加(1)次班组安全活动,基层单位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应每月至少参加(2)次班组安全活动。 A.1
B.2
C.3
D.4
18.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学时。 A.1
B.2
C.3
D.4
19.管理部门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学时。 A.1
B.2
C.3
D.4
15.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演练后及时进行演练效果评价,并对应急预案评审。 A.月
B.季度
C.半年
D.年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66.5分)
1.企业应制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做到“一岗一责”。 2.企业应建立从安全生产委员会到管理部门、车间、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各级机构
要配备负责安全生产的人员。
3.涉及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重大危险源,应配备便携式浓度检测设备、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堵漏器材等。
4.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5.变更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申请、变更审批、变更实施、变更验收的变更程序。
6.非常规活动及危险性作业实施前,应识别危险、有害因素,排查隐患。
7.企业应严格执行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资格预审、选用和续用等过程进行管理,并定期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
8.企业应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
9.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
10.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技术负责人审定并签发操作规程。
11.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或投用前,应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
12.企业应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工会代表参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注明生效日期。
13.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并按规定参加每年再培训。
14.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对新从业人员进行厂级、车间(工段)级、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新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
15.企业从业人员转岗、脱离岗位一年以上(含一年)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6.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教育。 17.企业应对承包商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18.班组安全活动应有负责人、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
19.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制定管理部门、班组月度安全活动计划,规定活动形式、内容和要求。
20.建设项目“三同时”是指安全设施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1建设项目建成试生产前,企业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三
查四定”。
2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设置安全设施要做到:按照GB50493在易燃、易爆、有毒区域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检测报警设施,报警信号应发送至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控制室或操作室;按照GB50351在可燃液体罐区设置防火堤,在酸、碱罐区设置围堤并进行防腐处理;在工艺装置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和/或光报警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新建大型和危险程度高的化工装置,在设计阶段要进行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评估,选用安全可靠的仪表、联锁控制系统;
23.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维修拆除的,检维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 24.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企业应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25.企业操作人员应掌握的工艺安全信息,主要包括化学品危险性信息、工艺信息、设备信息。 26.涉及危险化工工艺和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化工生产装置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记录、报告。
27.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联系人应每月至少到联系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活动形式包括参加基层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检查、督促治理事故隐患、安全工作指示等。
28.企业应制订年度综合检维修计划,落实“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进度原则。
29.拆除作业前,拆除作业负责人应与需拆除设施的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到现场进行对接,作业人员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制定拆除计划或方案,办理拆除设施交接手续。 30.凡需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应先清洗干净,分析、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拆除作业。 31.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断路作业、吊装作业、设备检修作业和抽堵盲板作业等危险性作业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32.装置、仓库、罐区、装卸区、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等危险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符合GB2894规定的安全标志。
33.重大危险源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告知牌。 34.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在厂内道路设置限速、限高、禁行等标志。 35.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相应的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 36.检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灯。
37.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应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同时设置告知牌,告知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 38.作业活动负责人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科学组织作业活动,不得违章指挥,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作业许可要求,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
39.作业活动监护人员持相应作业许可证进行现场监护,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40.企业同一作业区域内有两个以上承包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时,应组织并监督承包商之间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41.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区、罐区现场应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佩戴符合标准要求的阻火器,按指定路线、规定速度行驶。
42.企业应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
43.企业应确保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与生活区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44.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定期检查并记录。
45.职业卫生档案包括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台账、职业危害监测结果和健康监护报告。 46.不得安排上岗前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禁忌作业。
47.企业应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
48.企业各种防护器具都应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每次校验后应记录、铅封。
49.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
50.采购危险化学品时,应主动向销售单位索取“一书一签”,即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51.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专用仓库内,并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的储存方法、储存数量和安全距离,实行隔离、隔开、分离储存,禁止将危险化学品与禁忌物品混合储存;
52.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符合安全、消防要求,设置明显安全标志、通讯和报警装置,并由专人管理。
53.企业应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分级管理,即厂级、车间级管理,明确各级指挥系统和救援队伍职责。
54.企业应为有毒有害岗位配备救援器材柜,放置必要的防护救护器材,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并记录,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
55.综合性检查应由相应级别的负责人负责组织,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安全检查,厂级综合性安全检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车间级综合性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
56.专业检查分别由各专业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系统人员进行,主要是对特种设备、危险物品、电气装置、机械设备、构建筑物、安全装置、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监测仪器等进行专业检查。专
业检查每半年不少于1次。
57.季节性检查由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系统相关人员进行,是根据当地各季节特点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汛、防雷电、防暑降温、防风及防冻保暖工作等进行预防性季节检查。 58.日常检查分岗位操作人员巡回检查和管理人员日常检查。
59.节假日检查主要是对节假日前安全、保卫、消防、生产物资准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的检查。
60.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中至少有一人具有国民教育化工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有3年以上化工行业从业经历。
三、简答题(第1题13分,第2题3分,第3题5分,共计21分)
1.《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是由多少个A级要素组成,分别是什么?(13分)
答:由12个A级要素,分别是:
(1)法律、法规和标准;(2)机构和职责;(3)风险管理;(4)管理制度;(5)培训教育;(6)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7)作业安全;(8)职业健康;(9)危险化学品管理;(10)事故与应急;(11)检查与自评;(12)本地区要求。
2.什么是“两重点一重大”?(3分)
答:(1)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2)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3)重大危险源。
3.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应执行哪些程序?(5分)
答:(1)检维修前:1)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编制检维修方案;3)办理工艺、设备设施交付检维修手续;4)对检维修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5)检维修前对安全控制措施进行确认;6)为检维修作业人员配备适当的劳动保护用品;7)办理各种作业许可证。 (2)对检维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3)检维修后办理检维修交付生产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