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初探
[Abstract] After China join in WTO, business activit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t is important for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to translate correctly and obey to the original meani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for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he translation for business English.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语言中包含着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语言是一种符号,但同时也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翻译则是文化沟通的桥梁。这也说明翻译要将两种民族的文化恰当地结合起来,如果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则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各种商贸企业的蓬勃发展,和其他国家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商务英语的翻译越来越重要,翻译得是否准确、恰当会影响到商务活动或商务往来的成功。
一、影响商务英语翻译的中西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 1、时间观念方面的差异
中国文化中的时间观念强调昼夜更替、冬去春来,周而复始,是一种环形的运动状态;西方文化则强调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是一种直线的单向的运动状态,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中国语言中有些词语如:慢走,慢用等等,如果直译:walk slowly, eat slowly会令对方感到无所适从。西方人由于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他们往
第 1 页
往对时间做了精心的安排,对于某项约会,他们不会提前半个小时到达,也不会迟到。中国人对于时间的使用相对而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有的人约会可能会提前较长时间去约会地点等待,有的人可能会迟到半小时。 2、风俗习惯的差异
风俗习惯的差异包括人们在餐饮、礼仪、婚丧等各方面的喜好、习惯、准则和规范等等。如在饮食文化方面,中西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中国人宴请客人,即使满满一桌的美酒佳肴,主人也会说“请多包涵,没什么菜”;而在西方国家,主人会主动表达为了宴请客人,花了很多心思,准备了很多菜肴的意思。在酒席过程中,中国人会相互夹菜,相互敬酒劝酒,甚至喝醉为止;而西方文化中注重尊重个体的权益,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不会相互夹菜或劝酒,如果客人说“不用再添了”,那么主人会尊重客人的意思,不再给客人添加。在与人交际方面,中国人有见面问候“您吃过饭了吗?”或“您去哪儿?”,类似这些语句在中国文化中只是一种礼节,并无其它含义。而对西方人,这几句话就不能直译为“Have you had the lunch (dinner)?”或“Where are you going?”,这样的说法会使他们不知所措。那么,我们就要视具体情况,改为西方人打招呼的常用语 “Hello!”或“How do you do?”等。另外,在接受别人称赞时,中西方也表现不同。中国人有谦虚的美德,因此得到别人的赞扬,中国人往往会说“哪里哪里”“还不行”等等以示礼貌;而西方国家没有这样的风俗习惯,当听到别人赞扬,人们会很高兴地说“Thank you ”.
3、隐私观念方面的差异
第 2 页
中国人强调集体,讲究团结友爱,相互关心,没有什么隐私观念,中国人相互之间也很愿意相互了解,相互倾诉;而西方人则强调个体,注重个体隐私,讲究个人空间,因此,不愿意别人问及自己的私事,更不愿意别人干涉自己的事情,包括父母也不会过多干预子女的生活。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双方可能就会谈及职业,年龄,婚姻,儿女,乃至收入等等,在中国人看来就是找个话题,或是表示礼貌,而在西方人则会认为这些话题都涉及到个人的隐私,特别是对于第一次见面的人,相互之间不应谈及这些问题。西方人第一次见面要么直奔主题,谈业务,要么谈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如天气等。
二、中西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中国文学家严复很早就提出翻译的衡量标准“信、达、雅”,其中“信”是最重要的。“信”指的就是忠实于原文,也就是翻译要准确,忠实于原文表达的内容、结构、风格。商务往来直接和经济利益相关,因此翻译的准确性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显得尤其重要。例如:雅戈尔西服的英文翻译是Younger是音译,而且Younger这个单词本身有‘更年轻’的意思,让人感到愉悦,西方人也容易理解记忆。商务翻译要准确就必须要了解中西方文字在表达上的各种特点、忌讳、隐喻等等,以避免在翻译选词中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给商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例如:“大象”牌电池在东南亚地区十分畅销,因为大象是东南亚的吉祥物;而在欧美市场上却乏人问津,很大原因就是它的英文名“White Elephant”意为“累赘无用、令人讨厌的东西”。因此,要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必须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跨越语言鸿沟,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涵义。下面从商务
第 3 页
英语的几个角度看看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准确性的影响: 1、广告用语与商标的翻译
产品畅销的因素很多,除了产品的质量外,商标和广告宣传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商标是产品的标志,广告宣传能够促进商品销售,引导消费。好的广告语和商标翻译应该准确、易懂、简短、醒目,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接受,而且能够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国家人们对广告用语和产品商标内涵的认识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在翻译时深入地了解所译广告及商品的特点,掌握商品和广告的各种正确信息,如商品的质量、产地、作用,商品面向的消费群体,原广告策划的市场、媒体、活动等。在熟知这些情况的基础上,还要了解中西方国家不同民族风俗和喜好。例如Coca-cola的中文名称翻译为“可口可乐”,朗朗上口,容易记忆,而其广告词“things go better with Coca-cola”翻译为“饮可口可乐,万事如意”既准确地表达出了原意,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带着浓浓的祝福,所以中国男女老少都乐于接受。再如Rejoice,中文是“飘柔”,中国传统女性崇尚柔美,所以这一中文名称很有吸引力,其广告词“start ahead”翻译为“成功之路,从头开始”,更是符合中国人心理,深受用户喜爱。因此,在翻译产品商标和广告用语时一定要考虑文化因素,做到既准确又易于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
2、商务往来的翻译
在商务往来的翻译中,译者同样要了解因中西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的不同。中国人受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以谦
第 4 页
虚含蓄为美德,讲究委婉客气。但西方人习惯说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太过客气反而会使对方觉得虚伪。如:请按照贵公司提供的样品,供应我司50吨煤炭,谢谢。句中的“贵公司”在翻译时没有必要译为
“respectful company”,这句可以译为“I shall be glad if you will forward fifty tons of coal, in accordance with your sample.”。另外,中国人相互交流时会用一些模糊词,如“也许/或许/可能”(maybe, perhaps, probably),“大约/大概”(about, approximately),差不多(almost, nearly)等等。但西方人喜欢表达准确,所以太多的模糊词会让对方觉得我方没有诚意。翻译时遇到的笼统不明的情况,或适当避开,突出主题,使译文精简表达准确,确保跨国商务往来顺利进行。 三、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策略
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商务往来日益频繁,人们越来越多的要运用到商务英语。如何避免中西文化冲突,做好商务英语翻译,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培养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
要做好语言的翻译工作,需要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有人认为英语翻译为汉语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其实不然。要翻译得好,翻译的精准到位并不容易,特别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而言既要准确也要符合中文的表达方式,有时可适当用一些中国的成语、谚语或习惯用语等。如①I'm afraid I don't find your price competitive at all. 这句就不能按照英文的顺序直译过来,而要按中文的表达习惯译为“我看你们的报价毫无任何竞
第 5 页
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初探-8页精选文档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