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策略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李想

来源:《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 2017年第1期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在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以学生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教师个人解读课程的能力有所差异,仍有不少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忽视了合作学习的本质,走向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关键词】信息技术;合作学习;误区;策略

“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是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它强调发展学生的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而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体现学生主体意识为侧重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被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与表达交流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人们普遍看重“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认为其在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整体上看,“小组合作学习”在整个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并不理想,就受重视程度而言,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尚存在一些误区,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应对的策略。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任务。课程围绕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将知识积累、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他们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成为合格的数字化公民。

在信息社会中,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相互交织,形成了全新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它在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时,也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结果提出更高要求,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逐步成为影响信息社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学习和创新活动,发挥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并在数字化环境中协同学习,与学习伙伴分享知识,养成创新的习惯。

一、合作学习小组建立“简单化”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是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并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获取最佳学习效益。因此,小组人员的组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一些学校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一些教师盲目地为合作而合作,甚至为图方便,随意指定相邻机位或学号的几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这样的分组,由于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很难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要突出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协同能力与非认知品质。因此,学习小组的建立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性别进行分组,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要根据学习的进展情况调整小组成员,这样既可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使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发展学生能力的先进学习方式。根据我们的学习情况,我认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小组人数以3—5人为宜,因为机房计算机的排列的原因,人多了小组讨论会受到限制。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的学习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习有较大的影响,小组的建立更应该关注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表达交流意愿。

二、小组合作学习“华而不实”

表面看似热闹的小组合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表面热闹也不是合作学习的追求目标。热闹的课堂看似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际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合作。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一谈到合作,就认为学生要热热闹闹地开展讨论,表面的热闹有可能有借机聊天的,有的是小组长的一言堂,有的你一句,他一句,没有一个中心,大家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根本不去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这种合作与讨论看似热闹,实际效果并不好。合作的前提是独立,当一个问题提出,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观点,合作就没有基础。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首先要做到问题明确,有难有易,呈现一定的梯度。例如上《信息价值的判断》一课,教师先要准备好基本素材,学生围绕素材开展讨论,范围较小,难度不大,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在网上、生活中去寻找相应的事例,这样就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要求他们先独立思考,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再次,小组交流发言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中心发言、指定发言、两两配对讨论、分工合作发言等等。如在《信息价值的判断》一课,前一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学习,可以先独立思考,再交流,选一个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言;后一阶段可以先分工,按照信息价值判断的标准分头查找相应的素材,之后小组讨论,发言的形式采用分工合作——即一人作中心发言,其他人补充发言。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习惯与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被“模式化”

合作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讲,合作学习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并形成良好的交流技巧,最终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的均衡。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任何一种学习方式(策略),都会有他的局限性,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它的必要性与实效性。课堂教学中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就不需要进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则会适得其反。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一课,学生讨论什么?合作学什么?再比如《图片信息的加工》的第一次课《PhotoShop的介绍》,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合作学习有难度,如果教师先讲解它的基本功能与操作,再在后续的课程中做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应该更好。

合作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式,而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合作不是教学的目的,而学习能力的发展才是关键。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合作学习中探究的问题要有探究的价值,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有序合作,正确交流总结,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经验。而不应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化,不能唯合作而合作。

四、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作用被“淡化”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但不是无关者和旁观者。目前,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被“淡化”。有的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看,无所事事,就是在学生当中溜达,踱方步,或者干脆坐在讲台上做自己的事。更有的教师把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按预定的流程、设想去合作,缺少必要的活动参与。我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课堂中“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既要平等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与他们一起质疑解惑、合作探究,又要对学生的活动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指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准确把握学习者的需求,才能对活动的效果给予中肯的评价。如《图片信息的加工——图片的合成、变换操作》一课的教学当中,除了基本操作的探究之外,更要注意图片“创意”设计的教学,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参与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去设计、探究、点拨、深化。有了教师的参与、指引,才能更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成为合作者、指导者和服务者,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拓展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探究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问题情境的复杂度,为学科兴趣浓厚、学科专长明显的学生提供挑战性的学习机会,并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积极地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开放、互惠、合作、协商和注重证据的行动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交互性、真实性的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计算思维来形成问题解决的数字化方案,体验信息技术行业实践者真实的工作模式和思考方式。创造机会使学生感受信息技术所引发的价值冲突,思考个体的信息行为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带来的影响。

五、小组合作学习中过于重结果

在高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在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并做评价性总结,但在评价中,教师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作用。

我认为,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反映出的是教育价值理解的多元性。由于,评价不只限于筛选功能,同样也是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工具。因此,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评价,应注重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通过收集学生学习信息,判断学生学习结果,提供学习支持。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创设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情境,在不同能力层次上对学生进行较为中肯的评价,既要重结果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评价。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重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中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真正实践在小组合作学习要使优等生的才能可以达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任务。信息技术教育围绕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积累、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他们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成为合格的数字化公民。

为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生活经历,根据课程的内容,从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角度出发,围绕信息技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策略作者:李想来源:《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7年第1期【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在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以学生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运用小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07t30x2ae1xkfw968ko77t6k14pna01b2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