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3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每题2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请选出后将其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1分)(2013?新民市一模)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有以下四步操作,其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用砂纸打磨铁丝 B. 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C. 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 D. 点燃火柴后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
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用砂纸打磨铁丝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点燃火柴后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柴燃烧的更旺,此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
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1分)(2013?新民市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蒸发结晶
稀释浓硫酸
滴管用后不洗涤
塞紧橡皮塞
考点: 蒸发与蒸馏操作;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滴瓶上的滴管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1
D、在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
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1分)(2012?长春)在某些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至关重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刚有气泡逸出时,立即收集 B. 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导管伸入水中,手握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 C. 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将铜、银放入稀盐酸中,通过观察其表面是否产生气泡 D.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考点: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的事项分析;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原理进行分析;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分析;
D、根据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产物进行分析.
解答: 解:A、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刚有气泡逸出时,不宜立即收集,这时排出的气体主要是空气,
故A错误;
B、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导管伸入水中,手握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如有气泡生成,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是好的,故B正确;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和银位于氢的后面,都不能与酸反应,故C错误; D、由于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钠,氯化钠溶液中混入了杂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善于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方法.在解答本题时,要将气泡和有关的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分析
有关说法的正误.
4.(1分)(2012?梅州)用打气筒可以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 A.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考点: 物质的微粒性. 专题: 微观粒子运动型. 分析: 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气体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
流向压强小的地方,所以打气筒顺利的将气体打入轮胎.
解答: 解:A、用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与分子之间的间隔有关系;故对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可解释化学变化此现象为物理现象与此无关;故错
C、打气筒可以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与分子之间的间隔有关系,与分子的大小、能否再分以及分子的运动无关;故错 D、打气筒可以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与分子之间的间隔有关系,与分子质量、体积大小无关;故错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化学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由现象
到本质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5.(1分)(2013?新民市一模)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 B. 钙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C. 钙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 D. 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0g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钙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序数、元素种类、质子数、相
对原子质量、得失电子情况等.
解答: 解:A、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钙元素,可知原子序数是20,故A错误;
B、由钙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钙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故B错误;
C、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钙元素,可知原子序数是20,所以质子数也为20,故C正确; D、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钙元素,可知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0,没有单位g,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了解原子结构示
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
6.(1分)(2013?新民市一模)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
考点: 铵态氮肥的检验;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铵盐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氨气;
B、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
C、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浓盐酸易挥发,在空气中容易形成白雾.
解答: 解:A、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时能够反应生成硝酸钙、水和氨气,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正确.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不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正确.
D、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是氯化氢气体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不正确. 故选:A.
点评: 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
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7.(1分)(2012?广元)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3
A. B. C. D.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二氧化碳的用途.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可根据灭火原理有: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来解答.
解答: 解:A、蜡烛熄灭是因为与空气或氧气隔绝,就是说因缺氧而熄灭;
B、人吹灭蜡烛是因为火焰周围的温度降低,达到蜡烛燃烧的着火点以下,就是说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C、稀盐酸与石灰石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蜡烛熄灭,就是说蜡烛因缺氧而熄灭;
D、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倒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可使蜡烛熄灭,就是说蜡烛因缺氧而熄灭.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灭火的方法和原理,属于基础知识,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8.(1分)(2013?新民市一模)下面摘录的是小李同学笔记上的部分内容,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氯化钠、硫酸硝酸钠能在pH=1.5的溶液中共存 B. 用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替代洗洁精洗去油污 C. 用熟石灰可以中和含硫酸的废水 D.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CO2中少量的CO
考点: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 专题: 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A、根据物质间两两混合不会产生沉淀、气体或水就能共存分析;
B、根据油污的洗涤方法分析;
C、根据酸和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分析; D、根据除杂的原则分析:不增不减.
解答: 解:A、pH=1.5的溶液显酸性,氯化钠、硫酸、硝酸钠和酸两两之间都不能发生反应,故能在pH=1.5
的溶液中共存的说法正确;
B、热的纯碱溶液洗洁精洗去油污是利用乳化作用,热的纯碱溶液显碱性,油污是有机酸,二者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而除去油污,故用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替代洗洁精洗去油污的说法正确; C、熟石灰是碱,硫酸是酸,因此用熟石灰可以中和含硫酸的废水,故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和CO2反应,而不和CO反应,把主要物质除去了,故错误; 故选项为:D.
点评: 本题是对常见的酸、碱、盐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对物质的性质和原理熟练的掌握. 9.(1分)(2013?新民市一模)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个实验过程中必备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试管、玻璃棒、漏斗等 B. 滤去不溶性杂质以后,将滤液移至烧杯内加热浓缩 C. 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 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4
考点: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每步都要用到玻璃棒. 解答: 解:A、烧杯、玻璃棒、漏斗是这个实验过程中必备的玻璃仪器,量筒、试管不是.不正确.
B、滤去不溶性杂质以后,应该将滤液移至蒸发皿内加热浓缩.不正确. C、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正确. D、如果用大量水进行洗涤时,晶体会大量溶解.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蒸发结晶时不能用烧杯,洗涤晶体时应该用少量的水,否则晶体会大量流失. 10.(1分)(2012?潍坊)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B. 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D. ④→⑤可析出53.9gKNO3晶体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则:①已知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则20克硝酸钾全部溶
解;②又加入30克硝酸钾只能溶解11.6克;③加热知50℃时,5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④再加3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因为在50℃时,其溶解度为85.5克;⑤降温至20℃时,由晶体析出,只能溶解31.6克.故可知正确答案.
解答: 解: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则:①已知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则20克硝酸钾全
部溶解;②又加入的30克硝酸钾只能溶解11.6克;③加热知50℃时,5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④再加3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因为在50℃时,其溶解度为85.5克;⑤降温至20℃时,由晶体析出,只能溶解31.6克
A、由以上知,④中的溶质为80g,在50℃时,其硝酸钾溶解度为85.5克,所以应在加5.5克,达到饱和,故A错误;
B、②中溶质为31.6g,③中的溶质是50g,⑤中的溶质是31.6g,所以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