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考察报 告
湖北省农办 一、基本情况
7月6日至12日,省农办组织参加全省农村信息工作会议的市州农办领导和信息工作干部工21人,赴山东潍坊、青岛、烟台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
这次考察活动以学习了解山东农业茶叶华发展情况为主题,期间共参观了7各市县区、5个行政村、6个村办企业、2个集团公司和2个农产品交易市场。考察内容涉及农产品的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考察对象既有以农村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户小规模产业化经营模式,也有以辐射带动作用为主的龙头企业,还有以农民自愿互利基础上建立的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设施完善、信息畅通的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集散中心和拍卖交易中心。短短一周的考察学习虽只是走马观花,但山东之行让大家身监其境地看到了沿海城市在改革开放中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发达老城区的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和工业园区的实地参观学习,使大家亲身感受到现代农业、创汇农业、板块农业在创新中领跑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在正视山东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使大家在比较中看到了差距,山东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山东的发展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二、特点及经验
山东省是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进代表,近10年来,他们深化农村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富裕农民为中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闯出了一条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现代化加工的成功之路,其经验
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创新观念,产业链条呈现一体化。思维决定行动。山东的农业产业化之所以能够走在全国前列,关键在于其思想观念的不断创新。山东潍坊,曾在全国首创商品
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在全国率先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有10年时间。如今的潍坊市,从规模种植到标准化生产,从龙头带动到现代化加工,从市场建设到国际化出口,已构筑走较为完整的产业化链条,形成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寿光是潍坊的一县级市,“蔬菜之乡”的美誉早已闻名,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寿光的蔬菜生产已成规模化和特色化。全市耕地面积135万亩,仅蔬菜种植面积就达80万亩,年产量达到40亿斤,年产值达38亿元。依靠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等多元化市场主体带动,寿光蔬菜上接国际国内市场,下连千家万户,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孙家集镇发展设施大棚蔬菜达2万多个,每个日光温室种植蔬菜亩平均收入达1.8-2万元;钓鱼台村农民依靠蔬菜产业人平纯收入达8000元,家家住上小洋楼。蔬菜产业带动了寿光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这个总人口仅120万人的县级市,2003年全市GDP达到156亿元,财政收入达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03元,城乡各类存款额达132亿元。
(二突出特色,农业结构呈现板块化。山东省地势平坦,交通发达,东部临海,气候适宜,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十年来,山东各地坚持结构调整不动摇,各走各的特色路,各打各的优势牌,已开发出一批闻名全国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农业产业结构向板块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潍坊农业基本形成了以诸城、安丘、高密为主的禽肉、花生生产区;以安丘、寿光为主的蔬菜生产区;以“三北”地区为主的水产品生产区;以青州、临朐为主的干鲜果品生产区;以潍城、寿光、青州为主的花卉生产区等五大农产品出口基地,全市农副产品出口5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品种达100多个,年出口额达4亿多美元。此外,烟台的苹果、
莱阳的梨、诸城的分割鸡、龙口的粉丝等,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全市基本实现了“一县一品”目标,创造了“一业富全县”的奇迹。
(三重点扶持,产业龙头呈现集团化。山东各地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中之重,采取招商引资、兼并联合、改造转化、引导扶持等多种途径,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在资金、土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促其快速发展。经过多年滚动发展和规模扩张,一批龙头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目前纷纷在本行业独占熬头,有的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企业集
团。在总人口仅有105万人的诸城市,每年出口几千万只分割鸡,就是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养鸡,加工公害包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容纳了相当数量的农民就业。该市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900余家,龙头企业连接了20多万个农户,有100多种农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70%的工业企业是“农字号”的,70%的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率达50%以上。得利斯集团以生产低温肉制品、“中国汉堡”肉饼和“北极神”系列海洋生物制品为主营产品,下辖25个分公司,员工4500人,总资产达到19亿元,公司投资2亿元引进的德国先进设备,建成年加工能力达200万头的活猪屠宰、分割、加工生产线,年生产风味冷却肉1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创利税8000万元,带动全市农户年增收4亿元。诸城市外贸集团公司牢固树立“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民共兴衰”的经营指导思想,走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带动百万农民参与国际市场竞争。2003年,公司向农村投放资金37亿元,带动全国8个省、40多个县、200多万个养殖专业户,为农民增收5亿元;公司年加工肉鸡8000万只,出口肉鸡8.5万吨,淀粉生产能力达110万吨,年产色素2亿克,是全国最大的肉鸡和玉米淀粉生产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天然色素生产出口基地。
(四健全体系,农产品质量呈现标准化。山东省针对近
几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以及对农副产品严格的质量卫生要求,将标准化生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农业质量监督检测和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三大体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据了解,山东将用4年左右时间,全面推开农产品市场安全准入制度,农产品市场安全准入制度实施的范围将囊括全省县以上城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主要零售市场和大型市场、超市的农产品销售区。并且首先从肉、菜两类群众最关心的农产品抓起,逐步延伸到水产品、豆制品、乳制品、粮油和果品以及其他产品。青岛市重点抓好生产领域、“菜篮子”产品、有毒有害物质不超标“三个重点”,强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强化绿色食品认定工作,强化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将农业标准化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现已形成市有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县(市区有质量检测站,乡镇和重点产地批发市场有速测站的较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潍坊市制订了84个农
产品地方标准,建立国家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3个,有3个市被认定为山东省“无农药残留放心瓜菜(果、肉基地”。烟台市通过ISO9000、欧盟注册、美国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的龙头企业达100多家。
(五开拓市场,农产品流通呈现网络化。在考察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市场建设对促进农产品流通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山东省按照大流通大市场的要求,充分发挥沿海优势,通过政策扶持,内引外联,重点扩建和新建了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产品流通的市场网络,大大促进了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寿光市围绕搞活第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完善了以市区蔬菜批发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种子市场为主,重点乡镇蔬菜、果品、食用菌等12个专业市场为补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全市农贸批发市场发展到26处,集贸市场186处,建设了农产品超市、连锁店100多家,发展了蔬菜经营公司400多家,蔬菜运销专业户、经纪公司等中介组织1.7万个。其中,寿光
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占地600亩,年交易量30多亿斤,交易额达28亿元,是全国十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之一,成为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2003年,寿光市还投资5000万元兴建了蔬菜拍卖中心,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电子拍卖大厅面积430平方米,拍卖大厅288个座次,日交易量达100多万斤,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蔬菜交易电子化。目前,寿光蔬菜已远销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个大中城市。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六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科学化。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五个统筹”要求,山东省以实现城乡一体为目标,以城乡互动为措施,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青岛市提出让大工业退城进乡,激活农村产业;让农村工业为大工业配套,形成产业集群;用城市条件带动农村,促进城镇化发展。他们在支农措施上舍得把最大利益让给农民,决定2006年取消农业税,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财力不足的区县进行补贴;全市建立了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生活保障体系和合作医疗体系;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子女的歧视性待遇全部取消,建立了农民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劳动力资源平台、就业培训平台、安臵平台和统一服务平台。龙口市南山村南山集团是一个由队
办小厂发展成为以股份制为主体的现代化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南山集团总资产已逾120亿元,辖属企业40余个,职工3.6万人,本村劳力全部安臵就业,吸纳外来工3万多人,涉及精纺、铝业、建材、农业、酿酒、电力、旅游、商贸等十几个产业,南山集团在全国500家最大乡镇企业经济实力排行榜中位居前列。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南山,对南山集团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南山村已基本实现了由农业向工业、由乡村向城市化的巨大转变。
三、思考与启示
此次山东考察,引起我们很多思考,也给了我们许多有益 启示: 必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创新农业发展新格局。 (一) 必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创新农业发展新格局。 此次沿途考察的山东各县(市)区,在农业发展方面一个显 著的特点,就是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做大做 强,进而形成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促进了县 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寿光和诸城的做法就是很好的应证。寿 光市依托蔬菜产业先后六次跻身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 强县(市)行列;诸城市则立足区位优势,大力组织实施农 业国际化战略,通过培植壮大外向型龙头、培育开拓国际市 场、加快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等措施,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升 级。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就农业资源优势而言,并不在山 东之下。近几年,通过结构调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有了很 大发展。但相对而言,我们结构调整要求多,落实少;规划 多,规模小;力度大,效果小。因此,学习山东的经验就是 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推进农业结构 的战略性调整,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品牌农业,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特色 化经营。具体讲,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我省传统优势 和资源优势,真正把优质稻、优质棉、双低油菜、畜禽水产、 优质菜、优质果和速生丰产林这些具有我省较强生产优势和 规模优势的品牌做大做强;真正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做 出规模,做出成效,真正让地方特色产品发展成为县域经济 的主导产业。尽快构建起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现代农业发 展新格局,理清调整思路,确立调整重点,制订结构调整的 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力
关于山东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