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湖南)
一、考试目的
主要考查考生对湖南旅游基础知识,如湖南的旅游业发展、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和历史名人、民俗风情、风物特产、烹饪文化、各地旅游资源及其他相关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综合、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和导游讲解水平。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湖南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湖南发展旅游的资源基础
了解和掌握资源概况、资源类型、湖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
二、湖南发展旅游业历史与现状
了解和掌握湖南旅游业发展历程、湖南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市场的构成
第二章 湖南地理环境
一、湖南自然地理环境
了解和掌握湖南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自然资源等知识
二、湖南人文地理环境
了解和掌握湖南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交通条件等知识
第三章 湖南历史沿革和历史名人
一、湖南古代史
了解湖南原始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过程
二、湖南近现代史
了解湖南近现代史。近代以来(1840年始),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湖南和全国一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省经济也随之受到影响和发生变化,人民遭受更加沉重的压迫剥削。在为民族解放和祖国富强的斗争中,湖南人民不屈不挠,悲歌慷慨,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三、湖南名人
了解和掌握古代名人、近代名人、现代名人,及其生平简历、历史贡献、遗址遗物和与之相关的历史大事件。
第四章 湖南民风民俗
一、湖南民族民俗概况
1.了解民族的概念、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阶段,掌握我国民族的数量、人口分布及语言文字概况。
2.了解民俗的概念、作用及特征,掌握民俗的分类和功能。
二、汉族
了解汉族的主要民俗习惯,掌握汉族传统节日的名称、
时间,熟悉节日的起源及其与节日有关的活动。
三、其他少数民族
掌握湖南各主要少数民族基本情况,包括主要分布地区、语言、宗教信仰、地方性文化艺术和工艺品、主要居住方式、服饰、地方性食品、地方性传统节日。
第五章 湖南风物特产
一、工艺美术
了解和掌握湖南的陶瓷(醴陵的釉下彩瓷和红瓷、长沙的铜官瓷器、衡阳的界牌瓷器、新化彩瓷)、雕刻(浏阳菊花石雕、洞口墨晶石雕、桃源桃花石雕、隆回滩头木刻年画)、织绣编织(益阳小郁竹器、花瑶桃花、土家粘贴画)、浏阳烟花爆竹等工艺品和美术品的产地、特色和名品。
二、土特产
了解和掌握湖南土特产:水产禽肉(洞庭银鱼、君山金龟、湘黄鸡、临武鸭、益阳松花皮蛋、宝庆猪血丸子)、瓜果干菜(湘莲、雪峰蜜橘、黄花菜、玉兰片、湘粉、中华猕猴桃)、副食品(湘潭灯芯糕、凤凰姜糖)、调味品类(南岳雁鹅菌、浏阳豆、双峰永丰辣酱、宁远山苍子油)
三、名茶名酒
了解和掌握湖南名酒名茶:茶叶(安化黑茶、古丈毛尖、高桥银峰、狗脑贡茶)、酒类(武陵酒、酒鬼酒、白沙液酒)
四、地方戏曲
了解和掌握湖南的著名地方剧种——花鼓戏,并了解其他剧种:巴陵戏、祁剧、傩堂戏、辰河戏等戏剧的发源地、特点、代表作品等相关知识。
第六章 烹饪文化
一、湘菜的形成与特点
了解湘菜的历史和风味组成地域,同时考查考生对湘菜的特点、选料、烹调技法、味型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二、代表菜肴
了解和掌握湘菜的各类代表菜肴:麻辣仔鸡、生熘鱼片、清蒸甲鱼、腊味合蒸、油辣冬笋尖、吉首酸肉、洞庭肥鱼肚等
第七章 湖南各地旅游资源
一、长沙市旅游资源
1.了解和掌握长沙市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民族人口分布以及长沙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2.熟悉主要景区景点
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岳麓山、岳麓书院、爱晚亭、云麓宫、麓山寺、白鹤泉、黄兴墓、蔡锷墓、橘子洲、天心公园、清水塘 、湖南第一师范、贾谊纪念馆、白沙古井、开福寺、船山学社、火宫殿、烈士公园、世界之窗、杨开慧烈士陵园、陶公庙、石燕湖生态旅游公园、雷锋纪念馆、曾国藩墓、黑麋峰、长沙铜官窑窑址、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
旧址、谭嗣同墓、浏阳文庙、胡耀邦故居、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刘少奇纪念馆、灰汤温泉、密印寺
二、湘潭市旅游资源
1.了解和掌握湘潭市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民族人口分布以及长沙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2.主要景区景点
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铜像、滴水洞、韶峰景区、齐白石纪念馆、彭德怀同志故居、云门寺、昭山
三、株洲市旅游资源
1.了解和掌握株洲市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民族人口分布以及长沙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2.熟悉主要景区景点
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炎帝陵、渌江书院 、茶陵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 、大京风景名胜区、醴陵红官窑
四、衡阳市旅游资源
1.了解和掌握衡阳市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民族人口分布以及长沙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2.熟悉主要景区景点
南岳衡山 、南岳大庙、祝圣寺、麻姑仙境、忠烈祠、藏经殿、禹王殿、江口鸟洲、蔡侯祠、回雁峰、石鼓书院、湘西草堂、南台寺
五、邵阳市旅游资源
1.了解和掌握邵阳市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