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析乐亭大鼓的形成与音乐艺术特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析乐亭大鼓的形成与音乐艺术特征

作者:孔令宇

来源:《黄河之声》2024年第12期

摘 要:乐亭大鼓历史悠久,自古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一带,富有非常强烈的地方特色。乐亭大鼓经过数代艺人的不断创新与提高,造就了乐亭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成为我国曲艺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乐亭大鼓的研究来分别介绍其形成与其音乐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乐亭大鼓;田园采风;调查 一、乐亭大鼓的形成

早在清代初年,乐亭人爱唱“清平歌”,后来有位弦子李用三弦配奏,形成具有特色的“乐亭腔”,乐亭大鼓的雏型在此时形成,只是还未出现鼓板的伴奏形式。追溯到明末清初时期,乐亭大鼓才初步形成。根据老艺人韩香圃所说,在乾隆年间有两个说书人,其中一个人名叫刘月明,是北京人,他在说书时边说边唱,并习惯用木板击节,之后又加入小三弦与大三弦,他就是著名的乐亭大鼓艺人温荣的老师。在曲艺界原有赵、梅、胡、清四大门派,乐亭腔属于其中的清门。在调查“乐亭大鼓”名称由来的过程中,从本人所能找到的资料中皆无法提供明确记载,只能找到流传于民间的说法,共分为两种,一种是温荣在进京为恭亲王府献艺后,因为其为乐亭人而赐名“乐亭大鼓”。在文艺座谈会上韩香圃老先生说:“这是我老师齐祯先生亲耳听他老师温荣传授的。”另外在《曲艺论从》中记载着“乐亭大鼓,简称乐亭调,产生于乐亭,故名”。另一种说法是冯徳昌在1845年改用铁板击节伴唱后乐亭大鼓火了起来,冯徳昌取名“乐亭大鼓”并在民间逐渐传唱开来。

乐亭大鼓的形成因素经过田野调查研究与整理共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因素,随着乐亭商业的发展人民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民需要精神文化食粮来充实自己,出现了皮影戏,大鼓等形式的文化娱乐生活。其次是中国自古以来都注重文化培养,加上乐亭民风淳朴,清末明初私塾众多,受教育人才众多,逐渐创造出新的文化。最后是自然环境优越,乐亭县地处广阔的冲积平原之上,土壤肥沃,滦河等河网密布,农业发达,稳定的生活状态易形成了相对有特色的文化形态。

二、乐亭大鼓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唱腔形式

乐亭大鼓唱腔不同于曲牌体音乐与板腔体音乐,唱段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开头腔、链接腔、主题腔、熬尾腔,是一种唱腔丰富多变的北方鼓曲。乐亭大鼓是在乐亭俚曲的基础上吸收当地民歌、皮影戏、卖调等其他戏曲音乐形成的,具有精湛的作曲创腔手法与变化技巧。乐亭

大鼓运用四度旋宫的方式在F、C二音上构成不同主因同音列的多种调性的两大唱腔体系,即东、西两路唱腔。乐亭大鼓唱腔复杂又灵活,体现在在其唱腔中可以快速转换,在快速进行时突然转换为慢板,也可以在慢板中突然进入快板,加上其本身有凡字调与上字调两种调相互转换,这种不同于其他曲艺的唱腔形成了乐亭大鼓的音乐特性。乐亭大鼓可以理解成曲牌体向板腔体进化演变的音乐形式,这种独立其行的艺术形式时乐亭大鼓历代艺人与琴师的智慧结晶,把乐亭大鼓的运腔模式处理的快慢分离,特征鲜明,一度被学者称为“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因为艺术有其潜移默化的特点,乐亭大鼓这种独特的唱腔形式也对北京琴书、唐剧、东北大鼓等艺术形成了较大影响。乐亭大鼓是以乐亭方言为基础的旋律形态,乐亭话注重突出韵母质感,声调悠长柔绵,尾音下滑而拖长,说话像唱歌一样富有韵味,优美而婉转。 (二)伴奏形式

乐亭大鼓在演奏上主要有四种板式,分别是原板、大板、快板、散板。原版是一板一眼,又称二性板,也就是我们最常见的2/4拍子,在乐亭大鼓中多用在锁板与叙事当中,凸显出来其速度适中的特性。大板是一板三眼,就是我们平时所用的4/4拍,在乐亭大鼓中多用在中段叙事或者鼓书的开始,这是由其平稳舒缓的速度决定的。快板又称三性板,在京剧中运用最多的有板无眼,也就是1/4拍。乐亭大鼓中的快板运用与京剧的运用极为相似,在鼓书的做高潮处及情绪激烈的唱段运用的最多,往往在此处是整片鼓书的精华之处。最后一个散板有些特殊之处,在乐亭大鼓中分为基本板式和辅助板式。乐亭大鼓的基本板式表现为紧大慢唱的行腔,运用的是有板无眼结构。

现在我们所听到演唱的乐亭大鼓都有三弦作伴奏,但其起初是没有的,直到清代乐亭艺人加以创新,将三弦融入到对唱当中,从那以后随着三弦运用的逐渐成熟,逐渐成为乐亭大鼓的主要伴奏乐器。其实在乐亭大鼓的繁盛时期乐亭大鼓采用过扬琴、大提琴、二胡、三弦等众多乐器组成的小乐队进行伴奏,但随着大众文化审美的变化,现代的乐亭大鼓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荣,由于三弦共鸣箱大、发音响亮、方便携带、音色张力大的特点,现在的艺人演出一般只选择三弦作為其唯一的伴奏乐器。在三弦的演奏上,由于受到乐亭大鼓东、西两路唱法的影响,其也呈现出两种特点。最早的出现的是东路乐亭大鼓,由于比西路出现的早,故较为保守,用压弦等手法将三弦本音弹走,淡化其基础音色,从而拖腔保调,使演员的腔调与三弦的音色充分结合起来。而西路乐亭大鼓比东路的乐亭大鼓的更为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三弦的地位逐渐弱化,在演奏中很少突出三弦的演技,更多的是保留原来的音色,更多的只是在伴奏中起衬托的作用,在乐亭大鼓演奏过程中三弦的跟腔要求也略微宽松。在三弦“拖腔保调”的演奏中,一般采用左手连续滑音、打音,用右手短撮、滚奏、剁音等手法演奏,这些熟练的演奏手法与唱调的结合遍形成了我们所欣赏到的乐亭大鼓。 三、结语

随着了解的深入,笔者更深刻的体会到乐亭大鼓艺术的形成正是当地“老呔人”生活状态的体现与精神文化的升华,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态让人为之称赞与热爱。■

[参考文献]

[1] 王颖.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现状研究[J].百家论点,2024,05. [2] 贡瑞霞.乐亭大鼓的发展与创新[J].大舞台,2005,02.

[3] 中国曲艺家协会河北分会.乐亭大鼓座谈会资料集(内部资料),1981,1.

浅析乐亭大鼓的形成与音乐艺术特征

浅析乐亭大鼓的形成与音乐艺术特征作者:孔令宇来源:《黄河之声》2024年第12期摘要:乐亭大鼓历史悠久,自古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一带,富有非常强烈的地方特色。乐亭大鼓经过数代艺人的不断创新与提高,造就了乐亭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成为我国曲艺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乐亭大鼓的研究来分别介绍其形成与其音乐的艺术特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zmms1b2rr3gyk618jsm0fvam2gysn007f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