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0813A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
√ 专业必修课 □ 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16 学 分:3
适用对象:社会工作本科生 先修课程:社会工作导论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观,以及拓展公益视野,了解社会工作实务前沿,为后续的社会工作专业学习夯实基础。
目标1:掌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工作的概念、本质、特点、历史发展等。
目标2:了解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并掌握几种比较常见的模式,如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家庭治疗模式等。
目标3:了解国内外社会工作行业发展前沿。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主要划分为三大板块:知识基础篇、实务模式篇与实务前沿篇。
按照从面到点再到面的原则,这三大板块逐渐展开,并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与要求
1
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知识基础篇部分涵盖了社会工作学科的学习方法、社会工作是什么、国内外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等内容,这部分的难点和重点在于社会工作是什么。为了使学生清晰掌握社会工作的学科本质,课程将它分解成理论、伦理、方法和本质四个维度进行深入讲解,并且在教学手段上,这部分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之外,还将采用重点文献选读与分享、问题导向式讨论等方式。实务模式篇,鉴于目前数量众多且越来越多的社工实务模式,本课程选取了一些经典,具有代表性的实务模式进行深入学习。微观实务模式部分选择了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与叙事治疗模式,除了因为它们是经常使用的经典模式,还因为它们分属实证主义与建构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工作范式。宏观实务模式部分选择了结构模式和赋权模式。在教学手段上,实务模式这部分除了基本知识点的讲解之外,侧重于模拟练习与角色表演,除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可在体验中获得更深刻的学习。最后,实务前沿篇,此篇侧重与实务前沿的紧密联系,教学手段包括邀请实务嘉宾进入课堂进行分享,将学生带入实务基地观察学习,并尝试设计服务方案,亲自参与实践等。
本课程遵循社会工作专业实务为本的学科特点进行课程设计,高度重视与实务前沿的紧密联系,以及与实践的结合;在教授实务的过程中,强调以理论为经,伦理为纬,帮助学生构筑社会工作学科在知识、技能、理念等方面的基本框架,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夯实基础。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
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宋体,小四号字)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其他 合计 2
1 2 3 合计 知识基础篇 实务模式篇 实务前沿篇 16 16 16 16 16 48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社会工作导论之知识基础篇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学习方法
第二节 理解社会工作 1. 社会工作的理论 2. 社会工作的伦理 3. 社会工作的方法 4. 社会工作的本质
教学重点及难点:社会工作的理论、伦理、方法、本质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社会工作理论、伦理、方法、本质的基本框架。 复习思考题:1. 社会工作理论有哪些基本范式?各个范式之间的区别是什么?2. 如何理解社会工作的社会本质?
第三节 英美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 英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基本脉络
3
2. 美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基本脉络
教学重点及难点:英美国家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的脉络及其社会背景,当前欧美社会工作的基本格局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英美国家社会工作的萌芽与发展,理解其基本脉络,并掌握当前欧美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状况
复习思考题:英美社会工作历史对于中国发展社会工作有什么借鉴意义
第四节 华人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 香港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2. 台湾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3. 大陆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教学重点及难点:华人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的脉络及其社会背景,中国大陆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脉络、现状及困境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华人地区社会工作的萌芽与发展,理解其基本脉络,并掌握当前华人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状况
复习思考题:当前中国大陆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特点与困境是什么?
第二章 社会工作导论之实务模式篇
第一节 认知行为模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ABC理论,认知行为模式的基本技术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ABC理论,掌握认知行为模式的基本技术。 复习思考题:1. 认知行为理论的局限性是什么?2. 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
4
是如何结合起来用于社会工作实践的?
第二节 叙事模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叙事的概念,实践原则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叙事治疗与社会建构主义范式,理解叙事模式的实践原则,掌握叙事治疗的技术与技巧。
复习思考题:1. 如何理解“个人与问题”的分离?2. 尝试以替代性故事区重新
表述自己的某个生活体验。
第三节 赋权模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赋权的理论脉络及概念框架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赋权的理论脉络、概念及实践框架
复习思考题:1. 赋权模式的聚焦是什么?2. 如何形成一个赋权取向的机构文化?
第四节 结构模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结构模式的概念及实践框架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结构模式的概念,掌握结构模式的实践框架 复习思考题:1. 如何理解“社工即街头知识分子”这一论断?2. 为什么结构视角在美国难以盛行?
第四节 灵性模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