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地球在公转吗
杭州市富阳区永兴小学 邵纯
【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是很复杂的,严格地说,地球的运动时多种运动的复合,即便是公转,也不是简单的绕太阳作椭圆运动。本课是单元中的第六课,课时安排紧接着地球自转以及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两块的知识,又为学生之后展开探究“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进行铺垫,因此本节课在整个单元中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恒星的周年视差。本课仍以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处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看到远近不同的恒星有视觉上的位置差异,视差的存在就是公转的证据。教材还提供了相关的史料——贝塞尔测出周年恒星视差,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是如何被证实的。并引导学生还有其他方法也可以证明地球的公转,如通过北斗七星的勺柄位置的不同进一步说明地球的公转,并进一步加深地球的公转方向以及周期。 【学生分析】
地球在公转的吗?“公转”这一词语学生通过电视或书籍早已耳闻目睹,并且能够说出,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转并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但对于如何来证明公转,学生是有很大的难度的。但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和解释的能力,只要教学过程组织得法,学生理解、解释公转现象是可以达成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转。其他证据也证明这一点。 2.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过程与方法:
1.在模拟实验中,观察并做出恰当描述。 2.结合模拟实验进行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理 2.认识到科学家在获得证据的过程中需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3.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 2.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学准备】
大操场,2根标杆,红色、黄色球,记录单、恒星周年视差资料卡(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一、交流导入 1.引导: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是在自 设计意图 单刀直入,给学生设置困难,转的,在之前的研究中,很多同学提到了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 地球还在公转,谁能来介绍一下,地球的公转是怎样的一种现象。 2.生交流讨论。 3.引导:同学们有证据来证明地球在公转吗? 4.生交流。 5.小结:由于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运动,所以人们在很长的时间里都认识到地球在公转。
二、室外活动,经历恒星视差模拟实 验 1. 引导:这节课我们要到操场去观察一个现象,看看能不能从这个现象中帮助我们来解释地球的公转。 2.布置活动要求。 3.生赴操场体验、观察,并作记录。 4.引导:在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5.生汇报、交流。 6.引导:从活动的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中,同学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7.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三、寻找证据,解释公转现象 1.引导:如果在天空中也能观察到有 师在学生无法准确归纳出规律从现象入手,让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尝试找到规律。 两颗星星的位置发生变化的,那么可以推的情况下稍作引导,并提供学生相测出地球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吗? 关资料,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现象和2.提供恒星周年视差资料卡,学生阅研究资料等相关证据进行科学解释读。 3.引导:结合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资料卡中的知识,你能解释地球在公转吗? 4.生交流汇报。 5.师补充:地球公转一周为一年。 的能力。
四、知识拓展 1.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不同夜晚同一时间观察到的北斗七星,勺柄的方向由东向西转动,说明了我们地球是沿着“逆时针”方向绕太阳公转的。 2.现代技术观察到的地球公转现象。 五、小结延伸 1.贝塞尔发现的恒星周年视差证明了地球的公转,天空中星辰的位置变化说明了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公转一周为一年。 2.地球的自转给地球带来了昼夜的变化,那么公转有会给地球带来一些什么变化呢?后续我们将继续研究。 让学生感受到到证明一个科学现象,往往可以有很多的方法和手段,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解释的能力。
板书设计:
6. 地球在公转吗
公转:地球绕太阳做椭圆形运动 周期:一年 方向:自西向东
证据:恒星周年视差、星辰位置变化、
现代技术直接观察的现象
记录单:
资料卡片:
望远镜和其他仪器为恒星周年视差的观测提供了可能。在19世纪30年代,德国天文学家(也是当代数学家)贝塞尔使用了一种叫做量日仪的新仪器,因为这种仪器最初是想用来精密地测量太阳的直径的。但用它同样能够测量天体间的其他距离,贝塞尔就用它来测量两个恒星之间的距离。贝塞尔月复一月地注意这些距离的变化,终于成功地测出了一个恒星的视差。
他选择的是天鹅座的一颗小星,叫做天
鹅座61星。他之所以选定这颗星,是因为这颗星相对于其他恒星背景每年都显示出特别大的自行,因此它一定比其他恒星离我们近。(不要把这种自行与恒星相对于背景的前后移动相混淆,后者表示的是视差)贝塞尔以附近“固定的”恒星(可能要远得多)为基准,测定天鹅座61星连续移动的位置,持续观测了一年多。最后在1838年,他报告说天鹅座61星的视差为0. 31角秒,即相当于把一枚5分硬币放在16千米远处观看时的视角。这个视差是以地球轨道的直径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