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11-25——11-30
11-25 Wed
我们是自私基因gene的生存机器。那些看起来是利他的动物或昆虫的行为,其实背后都是利己的。而人类能了解掌控这种自私性,到了人类这个层面,我们有了文化,一种像gene一样的,我们称为meme——新的复制基因。
第一章 为什么会有人呢?
本书的论点是,我们以及其他一切动物都是我们自己基因所创造的机器
在一个高度竞争性的社会中,像芝加哥发迹的强盗一样,我们的基因生存了下来,有长达几百万年。这使我们有理由在我们的基因中发现某些特性
本书作者要论证的是,成功的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是其无情的自私性。 这种基因的自私性通常会导致个体行为的自私性。
然而我们也会看到,基因为了更有效地达到其自私的目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滋生一种有限的利他主义
本书不准备论述的三点:
1、不提倡以进化论为基础的的道德观,讲事物如何进化的,而不是讲人类应该怎样行动才符合道德准则
2、在本性对教养的争论中,不支持这一或那一立场
3、不对人类或其他某一物种的行为细节进行描述。只在举例说明是,才使用有事实根据的细节
第二章 复制基因(replicator)
作者认为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其实是稳定者生存(survive of the stable)这个普遍法则的一个特殊情况。宇宙为稳定的物质所占据,所谓稳定的物质,是指原子的聚合体,它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或普遍性而被赋予一个名称
原始汤——30到40亿年前的海洋 有机物质在某些地方聚集起来,在受到太阳光之类的能量进一步影响后,结合成大一些的分子。现在,大有机分子存在的时间不会太长,很快就会被细菌或其他生物所吞噬或破坏。但细菌和人类都是后来者。所以在那些日子里,大有机分子可以在浓稠的汤中平安无事的自由漂浮
到了某一个时刻,一个非凡的分子偶然形成,我们称之为复制基因(replicator)。有
种特殊的性质——能够复制自己的拷贝(自我复制)
它需要是条链,因为其它分子和它区别就是是否是链(这是我从DNA和蛋白质对比得出的,可信性有待考证,书上说假设它是条复杂的链所构成的大分子)
这条链是有许多起构件作用的分子组成的,这些构件在汤中到处都是。假设这些构件都有吸引其同类的亲和力(那这些分子不在汤中早组成一堆分子了?汤中总有单独的分子,但如果这种链形成较早,那么汤中会大量产生这种链),然后就又会形成一条链,一条又一条。一个更为复杂的可能性是,每块构件对其同类并无亲和力,而对某一构件有相互吸引的亲和力——DNA,现代的第一个复制基因。
一种新的“稳定性”产生了。在以前,汤里很可能并不存在非常大量的某种特殊类型的复杂分子。因为每个分子都要依赖于那些碰巧产生的特别稳定结构的构件。第一个复制基因一旦诞生,它必然迅速地在海洋里到处扩散它的复制品,直至较小的构件分子日渐稀少,而其他较大的分子也越来越难有机会形成。
11-26 Thu
任何复制品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 基因的复制是相当精确的,但也是有差错的,差错让计划成为可能。 而且这些差错是累积性的
随着错误的产生和扩散,汤里有好几个品种的复制分子组成的种群,有同一个祖先。那些形成后不易于分裂的分子——即长寿,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自我复制
又一个重要的特性:复制速度,或说是生育力。 想想一个一星期复制一次,一个一小时复制一次,即使前者“寿命”再长也比不过后者
第三个特性:复制的准确性。如果两个分子寿命,复制速度一样,一个每复制十次出一次错误,一个每一百次,后者会越来越多
好像第一点和第三点矛盾,其实并不,进化就是在精准的情况下发生小差错 竞争
随着复制基因的逐渐增多,原始汤里的构件变得稀缺,不足以维持无限度量的复制基因。 不同的复制基因必须为了这些稀缺资源“搏斗”。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确实是在进行生死存亡的斗争,因为任何导致产生更高一级的稳定性的复制错误,或以新方法削弱对手稳定性的复制错误,都会自动地得以延续下来并成倍地增长改良的过程是累积性的
这些“竞争”要求的是加强自身的稳定性,或能够削弱对手的稳定性
一些复制基因“发现”了一些方法,通过化学途径分裂对方的分子,并以分裂出来的构件来自我复制。其他的一些复制基因也许也“发现”了自我保护的方法,运用化学方法或将自己包裹在一层蛋白质当中。这也许是第一批生命细胞的成长过程。
那些能给自己建造容器的复制基因生存下来,最初可能仅是一层保护衣。然后竞争继续,容器越来越优良,有效,可以称为生存机器了。生存斗争也开始激化了,市生存机器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这是一个积累和渐进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制基因为了保证自己在世界上得以生存下去的技巧和计谋也逐渐改进,但这种改进有么有止境呢?好像用以改进的时间是无穷无尽的。近四十亿年的进化,在今天,它们安稳的寄居在我们这“机器”中,它们创造了我们的肉体和心灵,而保存它们正是我们存在的终极理由。今天我们称它们为基因,而我们就是它们的生存机器。
第三章 不朽的螺旋圈
DNA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是螺旋圈,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将染色体比作蓝图,制造人体的蓝图就有46卷,但每两卷能相互替代,其实是23卷
现代复制基因,它具有高度的群居性。生存机器是一种运载机器,它包含的不止是一个而是成千上万。制造人体是一种相互配合、错综复杂的冒险事业,每个基因所做的贡献都是彼此不能分开的
每个人所有的一组染色体就像一副牌,洗牌后,又是另一副牌,但牌没变——基因没变
减数分裂中会发生替换,倒位等,这些都是经常发生的
前半部分是一些高中生物知识,回忆一下还是会想起来一些,查也能查到
基因自然选择基本单位
基因之所以成为合适的自然选择基本单位,其原因是其潜在的永恒性。
少数新基因生存了一代,部分原因是它们运气好,但主要是由于它们有一套看家本领,就是善于制造生存机器
有这样的理论:自然选择有利于这样一些基因,它们推迟其他致死基因的活动作用:也有利于这些基因,它们能够促进好的基因发挥其影响
这些基因要保证它的生存机器在生育年龄之前不受坏基因影响
为什么会有性。从基因的自私性考虑,有性生殖对负责性的基因有好处,这就是有性生殖存在的充分理由
就像交换对负责交换的经营有好处,这就是交换存在的充分理由
想想,有负责交换的基因,有操纵其他基因中复制错误率的基因,有的基因并不生成蛋白质,其中有的基因可能只是搭顺风车......
就基因而言,基因库只是其生存的一种新汤。所不同的是,现在基因赖以生存的方式是,在不断地制造必将消亡的生存机器的过程中,同来自不同基因库的一批络绎不绝的伙伴进行合作。
下一章,论述生存机器本身以及其在某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基因控制其生存机器的行为。
在一个最近的最新的一个研究中了解到了人体20000个基因有15%,具体是3230个是至关重要的,一旦他们出错,能将我们扼杀在出生之前。
是初步研究,3200这个数字也不是绝对的
11-27 Fri
第四章 基因机器
我们知道,起初原始汤里面的有机分子是大量存在的,自由的漂浮。但复制基因出现后,情况就变了。
基因要生存,它的这些生存机器逍遥自在的生活随着有机分子的减少——都成为了基因生存机器的一部分。 它们的一个分支,即现在人们所说的植物,开始利用阳光直接把简单的分子(无机)建成复杂分子,并以快得多的速度重新进行合成过程
另外一个分支,现在所说的动物,“发现了”如何利用植物通过化学作用取得劳动成果。要么将植物吃掉,要么将其他动物吃掉。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存机器的两大分支逐步发展了日益巧妙的技能,来加强其生活方式的效能。于此同时,新的生活方式层出不穷,小分支,小小分支逐渐形成。每个小分支在某一特殊方面有超人一等的谋生技能
这一章论述行为,即生存机器的动物分支广泛利用的那种快速动作。 动物已经变成活跃而有进取心的基因运载工具——基因机器
脑子对生存机器做出实际贡献的主要方式在于控制和协调肌肉的收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有通向肌肉的导线,运动神经。
只有肌肉的收缩时间和外界事件发生的时间具有某种关系才能实现基因的有效保存。 肌肉的收缩时间和外界事件发生的时间要建立更为复杂和间接的联系,记忆力被“发明”了。借助记忆力,肌肉收缩的定时不仅受不久以前而且也受很久以前的种种事件的影响
书中提到这样一个科幻小说,一个星球的人编辑了一段信息,关于制造一个计算机的密码,不断重复的用波发射到四面八方。地球距离那个星球200光年,人类受到了那份信息,并破译了,按此制造了一个计算机,那个计算机却对人类不利,这个计算机似乎就是那个星球的人制造用来操纵其他星球的。 基因建造了大脑来操纵身体
生存机器的行为有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明显的目的性 人类控制像蒸汽机等的机器,它所涉及到的原理是负反馈:这种运转起来好像带有自觉性的目的机器配有某种度量装置,能测量出事物的现存状态和“要求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距。在差距大时加快运转,到达状态是停止运转。
程序编辑员把主要的步法提纲挈领的告诉计算机,而不是把适用于每一种开局的各种步法都告诉它。程序编辑员所能做的是事先竭尽所能把计算机部署好,并在具体知识的提供和战略战术的提示两者之间取得适当地平衡
基因也控制它们的生存机器的行为,是通过间接的途径控制的。基因所能做的也只能限于事先部署,以后机器的独立操作是它们只能袖手旁观。 为什么不能直接操纵,随时指挥生存机器的行为呢? 就像那个星球不能随意朝一个方向发射一个飞船,这样不知道会对久才能遇到像地球一样的需求,只能用无线电从自己的星球向各个方向发射一个控制密码。
在一个难以预见的环境中,基因如何预测未来是个难题,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办法是预先赋予生存机器以一种学习能力。 为此,基因可以通过对其生存机器发出如下指示的形式来编辑程序:下面这些会带来好处,口中的甜味,情欲亢奋。而这些会带来不快:各种痛苦,恶习。 如果你碰巧做了某件事之后便出现了不愉快的情况,切勿再做这种事情;另一方面,重复做为你带来好处的任何事情。 这样编制的程序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大大削减必须纳入原来程序的那些详尽的规则,同时可以应付事先未能预见到细节的环境变化。在另一方面,仍然有必要作出某些预测。 它们不能预见到糖精和自渎也能为它们带来满足。 它们也预见不到,在我们这个糖多的有点反常的环境里,糖吃得过多的危险性。
学习战略已运用于计算机下棋的某些程序中。它们把以往种种决定记录下来,每当赢一局时,它们就稍微增加为这局棋带来胜利的战术的权重,以便计算机下次再度采用同样的战术的可能性增加一些。
预测未来的一个最有趣的方法是模拟。
近年来,计算机已肩负起大部分模拟的职能,几乎所有领域。
它使用这样的技术:在计算机内树立世界上某种事物的一个模型。用编码,某个位置就是经纬度和其名称的代码
模拟导致了主观意识的产生 如果模拟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设想生存机器本该是首先发行这个办法的,早在人类出现以前,生存机器毕竟已经发明了人类工程学的许多其他方面的技术:聚焦透镜,抛物面反光镜,声波的频谱分析,伺服控制系统,声呐,输入信息的缓冲存储器以及其他不胜枚举的东西。
如果你要做一个困难的决定,这个决定牵涉到一些将来的未知量,你也会进行某种形式的模拟。 你设想你在采取各种可供选择的步骤之后就会出现的情况。你脑子里树立了一个模型,它不是万物的缩影,它仅仅反映出依你看来是有关的范围有限的一组实体。 你可以在心中看到这些事物的生动形象,或者你可以看到并操纵它们已经概念化了的形象。
模拟比起试验更安全也更迅速
模拟能力的演化似乎终于导致了主观意识的产生。 意识之产生也许是由于脑子对世界事物的模拟已经达到如此完美无缺的程度,以至把它自己的模型也包括在内
模型可以有一个模型,模型可以有一个模型......
11-28 Sat
在本书的论题中,将意识视为一个进化的终点,也就是说,生存机器最终从主宰它们的主人即基因那里解放出来,变成了有执行能力的决策者。 脑子不仅负责管理生存机器的日常事务,它也取得了预测未来并作出相应安排的能力。 它甚至有能力拒不服从基因的命令,例如拒绝生育它们生育能力所容许的全部后代。 就这一点而言人类的情况是非常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