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之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H2560)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它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交付使用后将填补我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
2017年9月26日,“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开始连续建造。2024年9月10日,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下水,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2024年,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将完成“雪龙2号”的建造,并开始进行南北极试航。
2024年5月31日开启为期预计15天的船舶航行试验航程,主要航行范围为东海海域。
2024年7月11日,“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正式交付使用。
【船只介绍】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被分解为114个分段分别建造,然后合成11个大分段,最终合拢拼装。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项目采用资源管理系统,对项目预算、采购程序、合同管理、经费使用等进行全方位管控,特别是采用电脑建模方式,先根据基本设计图纸完成全船建模,然后根据详细设计进行修改,尽量提前解决连续建造阶段可能遇到的各种工艺问题,减少浪费和返工,建造速度大大加快。
【建造过程】
2016年年底,新建极地破冰船在江南造船(集团)举行开工点火仪式。
2017年9月26日,该船开始连续建造。
2024年9月10日,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下水,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突破。
2024年交付使用,2024年7月驶往北冰洋,执行我国北极科考任务。
【船只特点】
一是符合国际最新规范。吴刚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2013年,他在伦敦参加会议时,预感到新的国际极地规则将出台。在率队设计“雪龙2”时,他们将这些规则作为设计准则,使其成为全球第一艘符合国际最新规则的极地科考船。
二是安全性高,通过结构设计,具有很强的防寒能力,也很环保。
三是破冰能力强,达到PC3级,能在1.5米厚度冰、0.2米厚度雪的海况下,以2—3节航速连续破冰行驶。而且,它采用双向破冰设计。在遇到很难“拱”的冰脊时,船体可以转动180度,让船尾变成船头。尾部的螺旋桨能在海面下削冰,把10多米高的冰脊“掏空”,从而突出重围。
四是智能化,拥有智能机舱,便于飞机在甲板上起降;能通过传感器等设备进行船体全寿命监测,如与冰面刮擦后,能自动预警。
【船只功能】
“雪龙2”号船是一艘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能够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的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该船可实现极区原地360度自由转动,并可突破极区20米当年冰冰脊,船舶机动能力大幅提升。
【航行试验】
2024年5月31日,“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开启船舶航行试验。本次“雪龙2”号试航预计15天,主要航行范围为东海海域。其间“雪龙2”号项目组将根据《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航行试验大纲》,针对全船46个系统,约200台套的设备开展全面的功能性试验。电力推进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振动噪声、水下辐射噪声和智能系统等8个项目是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不同于一般船舶的核心项目,本次试航将进行专项试验考核。
2024年7月11日,“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在上海正式交付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使用。“雪龙2”号交付以后会进行科考试航,验证科考设备安装后的性能。科考试航结束以后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
【我国极地考察船的发展】
“向阳红10”号,1984年,中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使用“向阳红10号”,这是一艘满载排水量为1.3万吨的普通船只,无破冰能力。
“极地”号,1986年,中国南极考察开始使用“极地”号科学考察船,这艘船原系芬兰劳马船厂建造的一艘具有1A级抗冰能力的货船,中国购进后改装成南极科学考察船,在完成了6个南极航次考察任务后,于1994年退役。
中国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该船耐寒,技术性能先进,属国际领先水平,也是中国进行南北极海域科学考察的唯一的一艘功能齐全的破冰船。于1993年购自乌克兰,全长167米、满载排水2.1万吨,配备了现代化的航行、定位和导航系统,具备以1.5节航速连续破
冰1.1米(含0.2米厚的雪)的能力,可搭乘科考队员120人,主要承担了南极考察站物资补给运输、科考队员的交替和南北极大洋调查等三大任务。
“雪龙2”号,2024年9月10日下水,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它采用分段建设,全船分解为114个分段来进行建造,通过先分段建造然后拼装合成全船。雪龙2号长度为122.5米,宽度为22.3米,吃水深度7.85米,吃水排水量13990米,续航力20000海里。雪龙二号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双向破冰能力设计,船首和船尾均可进行破冰,船首可以在2至3节航速连续破除1.5米厚的冰层,破冰能力达到了第3档,满足全球无限航区航行需求。随着2024年雪龙二号的加入,将来我国的极地科考将会呈现“双龙争霸”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