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
职业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主要用途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企业工作的品质达到一定的标准。可以说,职业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们把社会或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以国际通行的概念分析,职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人们的职业资质; 二是以“胜任愉快”为目标,保持人们的职业体能; 三是以“创造绩效”为主导,开发人们的职业意识; 四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点,修养人们的职业道德。
职业化的内容
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是职业化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化的中最根本的内容,如果我们把整个职业化比喻为一棵树,那么职业化素养则是这棵树的树根,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评出了9条职业人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职业化素养。
企业无法对员工职业化素养有强制性的约束力,职业化素养更多的体现员工的自律上,企业只能对起所有的员工的职业化素养进行培养和引导,帮助员工在良好的氛围下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化素养。
职业化行为规范更多的体现在遵守行业和公司的行为规范,包含着职业化思想、职业化语言、职业化动作三个方面的内容,各个行业有各个行业的行为规范,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行为规范,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他能在进入某个行业的某个企业的较短时间内,严格按照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语言、动作符合自己的身份。
职业化行为规范更多的体现在做事情的章法上,而这些章法的来源是: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形成的;在企业规章制度要求的;通过培训、学习来形成的。当我们进入一家公司,对公司的评判首先就是对公司员工所表现的行为规范的评判。通常,企业通过监督、激励、培训、示范来形成公司统一的员工行为规范。
职业化技能是企业员工对工作的一种胜任能力,通俗的讲就是你有没有这个能力来担当这个工作任务,职业化技能大致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职业资质,学历认证是最基础的职业资质,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等,通常就是进入某个行业某个级别的通行证,其次是资格认证,资格认证是对某中专业化的东西的一种专业认证,比如会计,就必须拥有会计上岗证、其次就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认证,做精算的,就要拥有精算师资格证书,学历认证和资格认证都是有证书的认证,但是在现实中,还有一种没有证书的认证,就是社会认证,社会认证通常就是你这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比如你是某个行业著名的专家,学者,即便你没有证书认证,但是社会承认你,这就代表着你在这个行业这个领域的资质。我们也把这种认证称为头衔认证。
二是职业通用管理能力。每一个人,在企业中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必须与上司、下属、同事等交往,形成一系列的关系链,在这些关系链中,必然就产生了向上级的工作汇报、向下级的任务分配,以及同事之间的沟通、协作与配合,同时,一个员工还必须对自己进行有效管理,时间的管理、心态的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等。这些通用的管理能力,是你在生活和工作中间都必须具备的能力,通用能力的高低,在某中程度上也决定着你的实际工作能力高低,它与职业资质互为补充形成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以这么说,一个职业资质和通用管理能力都比较高的员工,他的整体工作能力一定是良好的。
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他必将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一个团体职业化程度高的企业,它必将会成为一个社会尊敬的企业。
职业化的作用
职业化的作用体现在,工作价值等于个人能力和职业化程度的乘积,职业化程度与工作价值成正比,即:工作价值=个人能力×职业化的程度。
如果一个人有100分的能力,而职业化的程度只有50% ,那么其工作价值显然只发挥了一半。如果一个人的职业化程度很高,那么能力、价值就能够得到充分、稳定的发挥,而且是
逐步上升的。如果一个人的能力比较强,却自觉发挥得很不理想,总有“怀才不遇”的感慨,那就很可能是自身的职业化程度不够高造成的。这样就使得个人的工作价值大为降低。
职业化管理
职业化管理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的结论:
职业化管理的三个层次-华恒智信[1] 图
册
1、职业行为,也就是在岗人员遵守的职业行为。
2、职业技能,也就是在岗人员胜任本岗位要求所需要职业技能与职业经验。 3、职业素养,也就是在岗工作应该具备职业操守和职业素质。
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认为职业化这三个层面缺一不可,但也不能对所有岗位一概而论,对有些岗位而言,应该以职业行为为中心,而对另外一些岗位却需要以技能为核心,这些核心关注点的选择是因岗位的不同而不同。企业需要专业的工作分析手段来分析岗位工作行为与标准,以设定相应岗位的职业行为规范。
职业化的观点
职业化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 1、一个中心
职业人的核心目标是客户满意。职业人总是准备提供超过客户期望值的服务,这里的客户包括上司、同事、家人、下属和生意场上的客户。
职业化的一个中心: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客户指广义上的概念,包括上司、同事、家人、下属和常用意义上的客户。
以客户为中心的第一个含义是你能够对客户产生影响。你能够使客户满意,意味着你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使客户接受你为他提供的服务,也就是你有能力才能产生影响。以客户为中心的第二个含义是互赖,如大洋公司的总经理用人的一个标准是“敬人”,敬上司、敬客户、敬同事,也就是在你的职业圈子里创造互赖的关系,这样才能协调好各个环节,使其功能发挥达到最佳状态。
职业化的中心是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从另一种意义来说,就是提升客户的竞争力,使客户的价值得到提升。以客户为中心还意味着你必须关注对整体的把握,而关注整体,意味着你要关注那些限制整体发展的因素。木桶理论说明,限制最大产出的是数量最少的资源。职业人的要务之一就是帮助客户以尽量小的投入获得尽量大的产出。
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含义: 有能力产生影响;
互赖(互相信赖); 不断提升客户的竞争力; 关注对整体的把握。 2、三个基本点
第一个基本点是职业人要为高标准的产出负责,最主要的是做到两点: 1)行为思考的出发点是客户最感兴趣的。
2)有义务保守与客户合作之间的所有秘密。对老板而言,职业人能够帮他做他做不了的事情,他之所以雇佣你,是因为:
? 你是有竞争力的,你具有你的专业优势和你的特殊才能; 他认为你的判断是客观的,职业人很重要的一点是用数据说话。首先,你的所有建议案是有数据支持的;其次,你的所有行动方案是可以实现的,有量化指标;另外,结果是可以考量的。 你是正直的。职业道德应该是企业用人的重要考核点,商业道德问题对于公司的发展也是致命的。 ? 你被雇佣是因为:
? 你具有竞争力——专业优势、特殊才能; 你能够做出客观的判断——用数据说话; 你是正直的——职业道德。
第二个基本点是团队协作。作为职业人,你必须记住一点,只有团队协作,才能够提供高标准的服务。这里讲述的不是专业人士,而是职业人士,专业人士是学有专精的人,而职业人士则是注重团队合作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在分工越来越细的现代社会,团队协作就更应该被强调。
第三个基本点就是职业人必须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要提升客户的竞争力,首先你要提升你自己的竞争力。处在急剧发展的时代,职业人必须不断地学习,否则只能被社会淘汰。所以说,应变的唯一之道是学习。 职业化的三个基本点:
? 为高标准的产出负责——为客户考虑; 团队协作——互相信赖; 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