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目的要求】
血液
掌握内环境与稳态;血量;血浆渗透压;各类血细胞的生理功能;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ABO血型。
熟悉血液的组成及血液的生理功能;各类血细胞的正常值及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抗凝与纤溶;交叉配血试验。
凡列入教学内容,除掌握、熟悉的,其余均为了解。【教学内容】
1.概述:内环境与稳态;血液的组成及血量;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的功能。
2.血细胞生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3.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血液凝固(凝血因子、血液凝固过程、抗凝系统);纤维蛋白溶解。
4.血型与输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红细胞血型(系统);输血原则。
【讲授重点】
1.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2.血细胞的形态与数量、生理特性、生理功能。3.血液凝固的过程。
A BO血型系统、Rh血型
4.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
5.ABO血型系统;ABO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6.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静息电位、动作电位);7.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快反应自律细胞和慢反应自律细胞)。
【讲授难点】
1.红细胞生成必需的物质。红细胞生成的调节。2.血小板的生理特性与功能。3.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第一节概述
体液:机体内液体的总称。60%。
细胞内液 40% 体液
细胞外液20% 组织液
15%
血浆 5%
一、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细胞外液。
):机体内部细胞直接接触的生存环境,即
稳态( homeostasis):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和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理化性质包括: 温度、PH、渗透压、化学组成等稳态意义:维持机体生命正常。
二、血液的组成及血量
(一)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实际上即红细胞比容成年男性40%-50%;成年女性37%-48%;新生儿约55%。增加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减少见于贫血。
(二)血浆:血管中的细胞外液,机体内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
血浆蛋白: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由肝细胞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