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在资本主义社会起主导作用
D.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27.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AD) A.不变资本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D.流动资本
28.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CD) 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 B.创造新的价值
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9.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AC) A.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D.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 30.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ABD)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31.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ABCD) A.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BCD) A.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B.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C.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D.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
3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AD)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D.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34.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是由(CD)
A.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决定的B.社会再生产的形式决定的 C.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D.竞争规律决定的 35.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CD) A.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
B.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C.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D.资本主义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36.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的相互关系是(ACD) A.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B.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C.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
D.资本迅速集中会加快资本积累
37.资本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表现为(BC)
A.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B.原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出现机器排挤工人
C.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36
D.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增加 38.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因为(BCD) A.工资被看做是全部劳动的报酬
B.工人一般在提供了劳动之后,资本家才付工资 C.工资依劳动时间长短而不同 D.工资依劳动效率高低而不同
39.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表明(AB) A.其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B.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且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 C.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D.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工人的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40.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ACD)
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C.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D.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41.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总是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BCD) A.个别资本增大B.对劳动力需求减少 C.生产资料优先增长D.平均利润率下降 4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ABC)
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B.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4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ABCD)
A.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 B.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
C.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D.作为上层建筑,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44.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BC) A.立法司法职能B.对内职能 C.对外职能D.行政职能
45.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包括(BCD) A.资产阶级政党B.军队、警察 C.监狱、法庭D.政府机构
46.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有(AB) A.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和控制的政治职能
B.对邮政、铁路、水路、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的公共管理职能 C.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
D.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47.与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CD) A.政治上对多数人实行民主,对少数人实行专政 B.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C.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 D.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 4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ABCD)
A.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B.政治组织形式 C.选举制度D.政党制度
49.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ABCD)
37
A.主权在民B.天赋人权与社会契约论 C.分权制衡D.自由、平等、博爱
50.资本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有(ABD)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主权在民 C.人们当家作主D.分权制衡
51.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ACD) A.立法权B.管理权C.行政权D.司法权
52.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包括(ABCD) A.代表资产阶级执掌政权,对政府施加影响、控制议会 B.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 C.操纵选举
D.控制群众团体和舆论宣传
5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是(ABC) A.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 B.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C.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D.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
54.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的积极作用有(ABCD) A.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B.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C.保证资产阶级的胜利D.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 5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CD) A.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B.集中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精华 C.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D.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56.我们可以借鉴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有(ABCD) A.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 B.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 C.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
D.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CD2.ABCD3.CD 4.AB 5.ABD 6.A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 11.ACD 12.CD 13.BCD 14.AC 15.ABD 16.AD 17.BC 18.ABCD 19.ACD 20.ABD 21.ABCD 22.ABD 23.CD 24.AC 25.ABCD 26.ABCD 27.AD 28.CD 29.AC30.ABD31.ABCD 32.BCD33.AD34.CD35.CD 36.ACD 37.BC 38.BCD 39.AB
40.ACD 41.BCD 42.ABC 43.ABCD 44.BC 45.BCD 46.AB 47.CD 48.ABCD 49.ABCD 50.ABD 51.ACD 52.ABCD 53.ABC54.ABCD 55.CD 56.ABCD 三、辨析题
1.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具体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价值则不同,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物质元素仅仅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它不创造任何价值原子。
38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劳动并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人的劳动。如果根据使用价值的生产离不开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一点,认为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认为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创造了价值,从认识上讲,这是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者不同的属性,进而也混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所谓价值、抽象劳动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凡是社会物质财富,都经过人的劳动才能形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价值的实体是人类抽象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不承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企图掩盖资产阶级利用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这种剥削的实质。
2.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l)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不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
4.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臵。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生产和流通,使生产和销售、供给和需求保持大体平衡;第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生产者在价格的引导和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将资源从投人过多,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获利减少的部门,向资源投人少,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获利多的部门转移,从而起到自动调节社会资源配臵的作用。
但是,价值规律的调节即市场机制有其自身弱点和消极面:市场机制的启动,是基于微观经济主体对自身近期局部利益的追求;市场信息反馈的只是资源配臵的方向而非精确的数量,而且具有滞后性;它不能自发地实行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稳定增长,对某些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导致垄断,妨碍自由竞争,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等。市场的这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国家对市场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弥补和克服。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臵。
39
5.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使用价值。价值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生产价值。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但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
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在内的意识形式,包括劳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是文化的来源,劳动也只是文化的来源之一。
6.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一般商品在消费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会消失,或者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和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部分,它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既在流通领域进行(以流通为媒介,在市场上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剩余价值是在使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能为其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价值增殖的秘密就在这里。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资本家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
7.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8.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9.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对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可以从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两方面加以分析和考察。 从实物形态上看,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组成。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态上看,资本家的资本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能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构成。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