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作业(全国卷用)(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9届二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作业(全国卷用) 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

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1.下面有关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所以,在古诗中,“落叶”

是很常见的一般形象,而“树叶”这一形象从没出现在古代诗歌中。

B.在作者看来,“落叶”与“落木”所指对象相同,但给人的感受不同。“落叶”是一

般概念,意义具体而可观,内涵比较单一;“落木”是特殊的概念,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具有较多的感情色彩,内涵比较丰富。

C.作者一方面说吴均的《答柳恽》中“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其中的“高木”也

可以说成“高树”,另一方面又说“‘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两种说法前后矛盾。“木”与“树”二者所指对象明显不同。说“‘木’在这里比‘树’更显得单纯”,是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待它们,“树”比“木”更有韵味。 D.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一般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

有修养的诗人们才能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2.下列关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木”除了作为一般概念树的意义之外,还隐含有“落叶”“木头”“木料”“木板”

的影子,潜藏着树干的意义。

B.“木”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C.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木”与“树”虽然指的是同一对象,但诗人都

喜欢借“木”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

D.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

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3.作者指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能引起人们的丰富联想。下

列关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B.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

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C.宋代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

杭州作汴州。诗中“游人”,暗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D.选文中引用“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的“高树”常常让我们想起树干高大,

树叶茂密;“寒风扫高木”中的“高木”让我们联想到树大树高易招风摧残。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激活传统话诗词

周笃文

中华诗词遗产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我们在以敬慕的心情认真学习的同时,也要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历史使命感,承担起激活传统的历史责任,使中华诗词在传承中焕发出时代光彩。

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卷》中主张文学必须开一代之新,续千古之雄风。这对于中华诗词也同样是适用的。任何文化传统都有一个继承、吸收与创新的过程,传统必须吸收时代新元素,加以激活,才能永葆其活力。

时代的进步是伴随着思想的突破的,新的时代有太多的创造与期许,我们必须直面它,表现它,擂出时代的鼓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创新宇宙的襟抱与整顿乾坤使命感又是何等气壮山河、光耀霄汉。一样的形式格律,在当代伟人的手中,便有焕然一新、发聋振聩的作用,这就是价值观念创新的结果。

司空图《诗品》云:“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把诗的语言提高到从生活中采炼金矿的境地。出色的诗人无一不是超级语言大师,传世的名篇大都有惊人之句。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10个字写尽了洞庭的水势与涛声。“蒸”字、“撼”字真是笔雄万夫了。辛稼轩《清平乐》:“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农家生活,情态活现,“小儿”两句写尽了稚子淘气模样。如此活灵活现的手笔,真是妙夺造化、画工难及之杰作。

中华诗词的无穷魅力,是同它表现技巧的进步密切相关的。如常说的起承转合的章法,都是深谙此道的经验之谈。

多转折,是诗文入妙之道。如唐无名氏《醉公子》词:“门外猫儿吠,知是萧郎至。刬袜步香阶,冤家今夜醉。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醉则从伊醉,犹胜独睡时。”写一个女子等候情郎,由热盼、喜至到失望和自宽自解的心理过程,真是冰火两重天。一句“犹胜独睡时”,写出了几多无奈与爱的极致,可谓化俗为雅的极笔了。

换位和倒装也是增强表现力与陌生感的重要方法。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为除夕将晓之时,已经感受到江上的春色。句式之倒装,曲折之涩笔,令读者增反复咀嚼之意致,皆深化诗意的手段。

意象叠加,是庞德学习中国诗而得出的创作妙诀。他提出“绝对不使用任何无益于表现的词,即用纯意象或全意象”。他的定义是:“意象是感性与智性在瞬间的突然结合。”

形式的通变也是激活传统的手段之一。固然,对于精美无比的诗词形式,我们应当以敬畏的心情钻研学习。但并不是说必得固守雷池,不能稍有变化。从中华诗史由四言而五言、七言,乃至歌行古风,足以证明了突破形式的必要性。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4.关于“多转折,是诗文入妙之道”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写诗为文应善于回旋曲折,尺水兴波,这是激活传统的表现技巧之一。 B.作者创作诗文,应掌握起承转合的技巧,将语意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 C.换位和倒装是主要的转折方法,它能增强表现力与陌生感,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D.意象叠加和形式的通变,是诗文“转折”入妙之道,会给人一种新鲜感。 5.下列对“激活传统”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激活传统需要价值观念创新,宏开思路,与时俱进,吟出时代的新声。 B.诗人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激活传统离不开语言创新。

C.表现技巧的改进也是激活传统的内容,中华诗词的魅力与其进步相关。 D.中华诗词从“言”到“歌行”的不断变化,对于激活传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只有吸收时代新元素,激活传统,才能批判继承中华文化的遗产。 B.激活传统对中华诗词乃至人类文明进步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C.我们应该承担起激活传统的历史责任,使中华诗词在传承中焕发出时代光彩。 D.文化传统有一个继承、吸收与创新的过程,激活传统,使古代诗词逐步得到完善。

1.B

2.A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分析与理解,依然属于筛选信息,理解文意题型。

回到原文寻找答题区域,一一比对,注意选项表达与原文的出入。B项,原文“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选项扩大了范围,忽视了“这里”的限定条件;C项,原文是“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此选项扩大了范围。D项,“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与原文说“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是“潜在的形象”。偷换概念。 3.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意。逐个选项和原文一一比对,就会发现表述

上的出入。D项,原文是“高树暗示了满树叶子在吹动,高木暗示了叶子越来越少的局

面”,“‘寒风扫高木’中的‘高木’让我们联想到树大树高易招风摧残”无中生有。 4.A

5.D 【解析】手段之一”。 6.C 【解析】

A项“中华文化”表述错误,概念扩大。B项表述错误,原文是“中华诗词D项“决定性作用”表述错误,原文表述是“形式的通变也是激活传统的

遗产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激活传统的历史责任,使中华诗词在传承中焕发出时代光彩”。D项“使古代诗词逐步得到完善”表述错误。完善:完备美好。不符合原文内容。古代诗词本身并没有完善与否的问题,只是需要不断激活,得到更好的传承,焕发出时代光彩。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作业(全国卷用)(1)

2019届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z2r16t4ct1oirv327pb3jk4h7sgsg00pu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