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转变
现代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转变
团结农场中学校本培训材料——教育理论培训 (-)
现代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转变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 以人为本的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落实到教育领域,则要求学校的所有工作,必须做到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帮学生之所需。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另外,作为学校的领导,还应做到以教师为本,关心、尊重教师,尽可能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 教育教学民主理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处于一种平等、宽松的交流与互动中,思维才容易被激活,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才容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摈弃“师道尊严”,从而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在学业上的指导关系,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和情感上的朋友关系。
人人可成才理念人人可成才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智力优势和潜能,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激励和开发,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特长得以发挥。决不能用文化考试成绩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更不应对这方面后进的学生采取讽刺、挖苦和歧视的态度,何况他们并不一定真的难以造就,要善待每一个学生,真正视其人人可成才,个个能成功。 教即导的理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督促者,教学的功夫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或指导,或启导,或引导,或疏导,举一反三。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教给学生各种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善于结合教材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如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善于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即保障教学不偏离教学目标,又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循循善诱人。 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理念
这个新理念倡导的学习方式,是积极主动、发现探究、合作交流的现代学习方式,它以其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为基本特征。新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就是为引导、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而开设的,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靠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积极的引导。
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双赢理念
教师为“春蚕”、“蜡烛”,表明教学工作对教师自身来说是消耗型的。新理念则强调教师不仅要“放电”更要“充电”;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而且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通过对新课程的研究、探索,观念及时得到更新,知识视野不断扩展,知识结构逐步完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得到发展,而且要让教师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互动共进的双赢局面。 多元评价的理念
我们倡导多元评价,如对学生的评价,主体不局限于教师,学生可以自评、互评,家长、社会也可以参与其中;评价手段,不局限于闭卷笔试,可以开卷考试,可以面试答辩,还可以进行情景测试。此外,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也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 开放的教学理念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脱离实践,必须紧跟时代,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符合其生理和心理特点。鉴于以往教育教学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局限于校园的弊端,新理念提倡开放的教学,即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再把学生24小时关在学校,实行所谓的封闭管理,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走向社会。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等课程的开设,为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了条件。在教学上,内容不限于本学科,强调学科与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在测试上,命题不拘泥于教材,答案不惟一,鼓励学生发表独创性的见解。 二、读书能够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当我们对一些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的成功事例进行分析时,我们便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结论,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之所以出色,固然因为他们有着执着的追求、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育艺术。我以为,他们的成功更是因为他们有着比普通教育工作者更为超前的教育观念,他们总能超前地认识到一个时代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观念。魏书生老师的“商量,商量,再商量”,丁榕老师的“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等等,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这种先进的教育理论促使他们最终走向了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比具体的教育行为更为迫切和重要。我们常感叹我们教师行动迟缓,做法老套,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有的是缺乏先进理论的支撑,没有行动的动力;有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行动的方向。那么,怎样才能具备前卫的教学理念?“书中自有新理念”,你如果多读一些诸如《素质教育在中国》、《诱惑与困惑——美国教育》、《思维的拓展》、《学习与发展》、《教师充电锦囊丛书》等书籍,书中介绍的代表当前最新的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理念,定会使你顿开茅塞,那些来自教育专家和特级教师们的精辟分析定会使你有“顿悟”的感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要你不停的攀登,就一定会登上教育的最前沿,一览教育的无限风光。站得越高,看得越远,教师要有所提高,也只有站在更高的思维层次、思想境界上看问题,才能高屋建瓴地指导学生,才能在工作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否则,只能永远停留在经验的、感性的层次上。
同时我们还需清醒地认识到,21世纪是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以知识和技术创新频率不断加快、社会深刻变革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日益加速。面对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加速老化,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书为伴,与书为友,以做“书虫”为乐,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才能不断创新教育,充实自己,超越自我,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三、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在教学立足点上,应由“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
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传统的应试教育从社会需要出发,把学生当作社会所需要的工具来培养,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管学生个体的需要和情感。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个体主动、生动、全面的发展。而这次“课改”则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目的在于提高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使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在思想、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都得到升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抓住“课改”的精神实质。因此,实施“课改”,在教学立足点上,必须把“以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或“新教科书”)就是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它首先从内容上选取了有益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历史知识,包括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等,还包括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传统美德教育等内容,同时着重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新教科书的内容做到了少而精,严格地控制知识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在能力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上,也注意循序渐进,尽可能帮学生变“厌学”为“爱学”。
二、在教学目标上,应由侧重“传授知识”向侧重“能力训练”转变
现代社会,获取知识的能力比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传统的应试教育以知识的传授为教学目的,培养的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课改”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于教学目标,必须把它定位在能力上,只有实现由“知识目标”到“能力目标”的转变,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科技突飞猛进的要求。
新教科书在能力的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习技能,以利于终身学习。还特别注意体现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在教科书的内容上,摒弃陈旧的观点、内容,尽量吸取为学术界公认的史学和考古学研究的新成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环境,善于创新。 三、在教学模式上,应由“讲解→接受”型向“研讨→发展”型转变
传统的“讲解→接受”模式的程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录;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组织考试→学生背诵应试……如此周而复始。这种模式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灌输知识,大幅提高学习成绩,在教育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它的弊端也日益显示出来:它难以培养学生的原创精神和创新能力,阻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不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必须改革。“研讨→发展”模式的一般过程是:教师指导(设置情境、呈现材料、提出疑问)→学生活动(进入情境、分析研究、议论求证)→主体发展(情感体验、得出结论、深化认识)。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良好意志品质和健康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只有采取“活动→发展”模式,才能把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落到实处。
新教科书按照课程标准,采取时序与专题相结合的体系,即在基本按照中国古代史历史发展线索,由古至今地讲述历史,同时围绕每一历史时段突出特征的专题来叙述。体例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课题体。
四、在教学内容上,应由学科内向学科外渗透
传统教学只从本学科角度阐明知识,只顾本学科的利益,很少在学科之间进行交叉、渗透、综合。教语文的只讲语文,教政治的只讲政治,教历史的只讲历史。正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岂管他人瓦上霜”。这种教学既不适应现代社会和素质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也不适应学生将来所必须面对的3+小综合”乃至3+大综合”高考改革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必须从本学科教学实际出发,不失时机地向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和纵横。在教学中,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应尽力引导学生从多学科、多角度全面地进行思考,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辨证思维的能力和习惯。
新教科书体现了学科内容的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与交叉。社会步入新世纪,同一学科的各个方面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