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近代物理初步真题
汇编
1.(2024·全国卷II ·T17)用波长为300 nm的光照耀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
-19 -34 8 -1
能为1.28×10J。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63×10J·s,真空中的光速为3.00×10m·s。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 )
14
A.1×10 Hz
14
B.8×10 Hz
15
C.2×10 Hz
15
D.8×10 Hz
【解析】选B。依照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当ν最小时hν0=W0,代入数值可得
14
ν0≈8×10 Hz,选项B正确。
2.(2024·全国卷Ⅲ ·T14)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13Al,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X:α+13Al2727n+X。X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
为 ( )
A.15和28 B.15和30 C.16和30 D.17和31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和α粒子、中子,以及核反应方程等知识。意在引导学生关注重要的物理发觉的过程。
【解析】选B。因为α粒子是2He、中子是0n,因此依照反应方程式前后质量数、质子数相等得出2He?427131Al?0n?3015X。故选B。
178414143.(2024·北京高考·T1)在核反应方程2He+7N?O+X中,X表示的
是 (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α粒子
【解析】选A。设X为:AX,依照核反应的质量数守恒:4+14=17+Z,则Z=1。电荷数守恒:2+7=8+A,则A=1,即X为1H,为质子,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4.(2024·天津高考·T1)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于2024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能够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下列核反应中放出的粒子为中子的是 ( )
1Z
1417A.7N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8O并放出一个粒子
1 / 2
B.13Al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15P并放出一个粒子
118C.5B俘获一个质子,产生4Be并放出一个粒子
2730
D.3Li俘获一个质子,产生2He并放出一个粒子
144171【解析】选B。依照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四个核反应方程分别为7N+2He?8O+1H、271363Al?42He?301511846134P?0n、11B+H?Be+HeLi+H?He+、51423122He,故只有B项正
确。
5.(2024·天津高考·T5)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Hα、Hβ、Hγ和Hδ,差不多上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n>2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能够判定 ( ) A.Hα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 B.同一介质对Hα的折射率最大 C.同一介质中Hδ的传播速度最大
D.用Hγ照耀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Hβ也一定能 【解析】选A。波长越长,频率越小,故Hα的频率最小,依照E=hν可知Hα对应的能量最小,依照hν=Em-En可知Hα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A正确;Hα的频率最小,同一介质对应的折射率最小,依照v=
γ
c可知Hα的传播速度最大,B、C错误;Hγ的波长小于Hβ的波长,故Hn的频率大于Hβ的频率,若用Hγ照耀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Hβ不一定能,D错误。 6.(2024·江苏高考 ·T12C(1))已知A和B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和2T,则相同质量的A和B通过2T后,剩有的A和B质量之比为( ) A.1∶4 B.1∶2 C.2∶1 D.4∶1
1
【解析】选B。通过2T,对A来说是2个半衰期,A的质量还剩,通过2T,对B来说是1
41
个半衰期,B的质量还剩,因此剩有的A和B质量之比为1∶2,选项B正确。
2
7.(2024·江苏高考 ·T12C(2))光电效应实验中,用波长为λ0的单色光A照耀某金属板时,刚好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当波长为
?0的单色光B照耀该金属板时,光电子的最大初2动能为 ,A、B两种光子的动量之比为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
【解析】逸出功W0=hνc=
hhc?0,依照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
2hc?0?hc?0?hc?0,再
h由p=,可得pA??A?1。
?hpB2?B答案:
hc?0 1∶2
2 / 2
2024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近代物理初步真题汇编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