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烧杯内壁有小水证明蜡烛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珠生成 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变浑证明蜡烛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浊 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证明CO2具 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阶梯下层的有不支持在烧杯里(如图),点蜡烛先灭,上燃烧和密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层的后灭。 度比空气倒CO2 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溶液质量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混合物质量 化合物质量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元素质量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混合物质量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
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元素化合物知识
(一)三大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1、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 1)物理性质: 三大气体 H2 O2 CO2 2)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 H2 H2+ O2 点燃 ⑴与金属 O2 Mg+ O2 点燃 Fe+ O2 点燃 ⑴与水 CO2 CO2+ H2O = 氢气用途 ⑴填充气球 ⑵高能燃料 ⑶冶炼重要金属 1.物理性质: H2 CO CH4
颜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气味 无味 无味 无味 状态 气体 气体 气体 密度 比空气 比空气 比空气 溶解性 溶于水 溶于水 溶于水 ⑵还原性 H2+ CuO △ ⑵与非金属 C+ O2 点燃 S+ O2 点燃 P+ O2 点燃 ⑵与石灰水 CO2+ Ca(OH)2 = ⑶与化合物 CH4+ O2 点燃 C2H5OH+ O2 点燃 CO+ O2 点燃 ⑶与碳 CO2+ C 高温 二氧化碳用途
⑴灭火
⑵作工业原料(制饮料、纯碱、化肥等) ⑶“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⑷植物的光合作用
2、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用途的比较:
氧气用途 ⑴支持燃烧 ⑵供给呼吸 ⑶用于炼钢
(二)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
颜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气味 无味 无味 无味 状态 气体 气体 气体 密度 比空气 比空气 比空气 溶解性 溶于水 溶于水 溶于水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可燃性 H2 CO CH4 H2+ O2 点燃 CO+ O2 点燃 CH4+ O2 点燃 H2、CO、CH4的检验 点燃后,⑴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没有 ,该气体是 ;⑵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石灰水变 ,该气体是 ;另一气体就是 。 (三)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三种物质:氢气、一氧化碳、碳 1.物理性质: H2 CO C 颜色 无色 无色 气味 无味 无味 状态 气体 气体 密度 比空气 比空气 溶解性 溶于水 溶于水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中的 不同。 金刚石和石墨是由 元素组成的 的物质;它们的物理性质 ,但化学性质 。(填:相同、不同) 2.化学性质: 可燃性 H2 CO C H2+ O2 点燃 CO+ O2 点燃 C+ O2 点燃 H2+ CuO △ CO+ CuO △ C+ CuO 高温 ⑵还原性 (四)碳酸钙:(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⑴受热会分解:CaCO3 高温 ;⑵可溶于盐酸:CaCO3+ HCl = (五)铁:
1.物理性质:银白色(有时黑色)、固体、质软
2.化学性质: 生锈:Fe+O2+H2O→ (主要成分);防锈的方法有 。 ⑴铁与氧气
燃烧:Fe+O2 点燃
⑵铁与酸:Fe+ HCl= Fe+H2SO4= ⑶铁与硫酸铜:Fe+CuSO4= 3.铁的合金:生铁与钢 组成(含碳量) 性能 硬 度 韧 性 纯铁 0 小 小 好 钢 0.03~2% 生铁 2%~4.3% 大 大 差 置换反应。Fe的化合价变化: 价→ 价
练习:
1.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常附着一层白膜,其名称是 ,形成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 ;要除去这层白膜,可向瓶中加少量_______(填名称)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要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可加入少量 (填名称),如果有 产生(填现象),就说明生石灰中含有石灰石;要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可将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b a 3.右图,为了除去氢气中的少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可 澄将混合气体先通过 ,再通过 ,(填A、B)
干清即得到纯净、干燥的氢气;当混合气体通过B时,气体应 燥石剂灰从 通入(填a、b)。
水4.为了测定水煤气的组成,用右图A、B、C装置连接后,
A B 将水煤气通入。测定时发现A中质量增加,B中黑色粉末
CuO 变红,C中出现浑浊。回答:
澄⑴装置连接顺序应是:(填A、B、C) 干清燥石水煤气→ → → ;
剂灰⑵A质量增加,说明水煤气中含有 ; 水⑶C中的现象说明水煤气中含有 。
A B C
5.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 CO中混有少量CO2: ; ⑵ FeSO4(CuSO4): ; ⑶ NaCl(Na2CO3): ; ⑷ Fe粉(Fe2O3): 。
第二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物质的组成 宏观上 只说种类,不说个数 由 组成的; ⑴ ⑵ ⑶ 物质 微观上 既说种类,又说个数 由 等粒子构成的;分子是由 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带电的 或 ; 元素:具有相同 (即相同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1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 等。如铜是由 构成的;甲烷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和 构成的。
例2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水电解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和 ;水电解产物中的粒子是 和 。
例3 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A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C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分子是氢、氧元素组成的;E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二)原子的构成
决定了原子的
原子 中子:中子数
元素的
电 子: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
元素的
原子核
质子:质子数……… 决定了元素的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相对原子质量≈ + 。 在阳离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电子数; 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电子数。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阳离子:Na+、Mg2+、Al3+、 NH4+ 带电的原子团 离子 ------- 阴离子:Cl、O2 、S2 、 SO42、CO32、NO3、OH
例4 用化学符号表示:1个氢原子 ,2个氧分子 ,3个亚铁离子 ,2个硫离子 ,4个硫酸根离子 ,3个铵根离子 ,2个碳酸分子 。
(三)物质的分类
金 属:Mg、Al 、Zn、Fe
一般由 构成 单 质 稀有气体:He、Ne、Ar
固态非金属:C、S、P
非金属
气态非金属:H2、O2、N2
非金属氧化物:CO2、H2O 纯净物 氧化物 多数由 构成 金属氧化物:Na2O、Fe2O3 无机物 HCl、H2SO4、H2CO3
多数由 构成 其它无机物 NaOH、Ca(OH)2 物质 化合物
KCl、(NH4)2SO4
有机物:CH4、C2H5OH 混合物:空气、煤、石油、天然气、水煤气、石灰石、大理石、各种溶液
例5 下列既不是有机物,也不是无机物的是 A.CO2 B.C C.H2CO3 D.CH4
例6 用“⑴单质 ⑵化合物 ⑶氧化物 ⑷有机物 ⑸非金属 ⑹混合物”的序号填写:氧气属于 ;水属于 ;氯酸钾属于 ;硫酸属于 ;二氧化碳属于 ;酒精属于 ;食醋属于 。
(四)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及其化合价: ⑴元素及其化合价
一价K、Na、*Cl、H、Ag; 二、三Fe,二、四C,*三、五N; 二价*O、Ca、Ba、Mg、Zn; *二、四、六S都齐全; 三Al,四Si,五价P; Cu、Hg二价最常见。 ⑵常见原子团及其化合价 物质名称
化学式及原子团
的化合价 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注:上述带*号的为负价。
硫酸
-2 碳酸
-2 硝酸
-1 氢氧化钠 氯化铵
-1 +1 H2SO4 .
H2CO3 .
HNO3 .
NaOH .
NH4Cl .
2、化学式及其名称:
1)单质的化学式: ⑴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Fe、C、He
⑵气态非金属:H2、O2、Cl2、N2
2)化合物的化学式:
⑴氧化物:MgO、Na2O、Fe2O3 (某化某)
⑵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K2S、NaOH、NH4Cl;Na2CO3、Al2(SO4)3、NH4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