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 含散文、小说 )
1.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 C,分析综合 )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C,分析综合 ) 3.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中心。( C,分析综合 ) 4.准确概括文中描写的人物、事物的特征。( C,分析综合 )
5.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段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B,理解 ) 6.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B,理解 ) 7.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B,理解 ) 8.了解文章常用的写作手法并能做出简单分析。( C,分析综合 )
9.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E,欣赏评价 ) 10.初步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B,理解 )
11.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E,欣赏评价 ) 12.品味文学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E,欣赏评价 )
考查知识点及分值 考查篇目 年份 筛选信息, 及文体 概括内容 理解重要词、句、段的含意及作用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 3分 ) 6.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笑”的含义( 4分 ) — — 分析人物 拟写/赏析 探究 形象,领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思想内容 梳理 文章思路 结合语境, 品味语言, 还原语句 赏析手法 《访梅》2019 ( 叙事散— 文 ) 5.梳理文中人物思想和— 情感的变化过程( 4分 ) 7.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5分 ) 8.结合文章谈思考、感悟( 6分 ) 无标题 2018 ( 叙事 散文 ) 《扁担的一生》2017 — ( 抒情散文 ) 《那个春 天,很2016 暖》 ( 叙事散文 ) 5.梳理文中人物态度的— 变化过程( 4分 ) 11.梳理文中事物的主要变化过程( 4分 ) 10.选择句子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4分 ) 12.分析第三人称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分 ) 13.体会画线句子所蕴含的作— 者的情感( 4分 ) 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8.概括文( 3分 ) 中人物的形象特点7.理解文中画( 6分 ) 线语句的含意( 6分 ) 13.联系上下文概括内容— ( 6分 ) 10.结合语11.品味加点12.分析语段的境还原语词语的表达效— 作用( 4分 ) 句( 3分 ) 果( 4分 ) 14.拟写标题并说— 明理由( 4分 ) 14.探究文中重要事物的内涵( 6分 ) — — — — 9.谈阅读启示( 4分 ) 10.概括文中《槐花》 写的两件事( 6分 ) ( 叙事 2015 — 14.概括如何散文 ) 达到作者所说的某种境 界( 4分 ) 2020 13.从描写方11.选择句法的角度赏析12.分析关键词子在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语指代的内容— 的正确位达效果( 6( 3分 ) 置( 3分 ) 分 ) — — 从近几年的安徽中考试题来看,记叙文阅读材料来自课外,材料内容文质兼美,人文内涵丰富,阅读材料主要是散文,安徽 内容涉及亲情、友情、乡情、成长等。考题多样,主要包括概括文章内容,梳理行文思路,品味词句的含意及表达效果,选择词语,还原语句,分析写作技巧,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拟写标题并说明理由,把握事物内涵,拓展探究等。题型以问答中考 题为主,有时会以填空、填表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总分值保持在21分至23分之间,在整张语文试卷中,所占比重较大。 命题 预测 从考查趋势上看,2020年安徽中考记叙文阅读应该仍然会延续这种命题形式。选文会更多考虑体现人间真情、能给
人以启迪与感悟的美文。叙事类散文或抒情散文将会成为考查的重点。题型基本稳定,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语言品味类题目,仍是考查的重点。能体现考生阅读个性的见解类、探究类拓展题也有可能在试题中出现。
名师考点精讲学思结合
高效突破
记叙文知识清单
1.记叙文概念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记叙文六要素
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举例
朱自清《背影》:那年冬天( 时间 ),南京火车站( 地点 ),“我”( 人物 )坐火车去北京( 起因 ),父亲( 人物 )来车站送“我”( 经过 ),“我”看着父亲离开的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 结果 )。
3.记叙人称
特点 作用 举例 以“我”“我们”的角度展开叙述。 第一 人称 ①使文章具有真实性;②使叙述亲切自然;③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鲁迅《孔乙己》:从“我”这个酒馆伙计的角度描写了孔乙己这一人物的悲惨命运。 第特二 点 人作称 用 用“你”“你们”来叙述,使作者与读者直接交流。 ①增加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②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增加感染力。 举例 特点 作用 举例 光未然《黄河颂》:用“你”来抒写黄河的伟大,使文章感情强烈。 用“他”“他们”的旁观者身份,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展示出来。 ①直接、客观地展现生活;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叙述比较灵活自由。 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以艾芙·居里的视角来叙述居里夫妇的故事,使文章内容清晰可感。 第三 人称
4.记叙顺序
定义 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①交代了……内容或者故事的背景( 概括内容 );②解释了……的原因;③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④推动情插作用 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⑤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⑥丰富人物形象;⑦突出文章中心思想;⑧使文章叙 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举例 宗璞《紫藤萝瀑布》:第八段中插入“我”对十多年前家门外那株紫藤萝的回忆,和眼前的紫藤萝形成对比,突出文章中心。 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定义 倒叙 作用 ①开篇点题;②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③引出下文。 举例 朱自清《背影》:从不相见到不能忘,引出对父亲的背影的回忆。 定义 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记叙的方法。 顺作用 ①叙事条理清晰,文气自然贯通;②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脉络分明。 叙 举例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以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叙述。 定义 行文中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补作用 ①补充、丰富、深化叙述,使叙事更严谨;②有时也起到突出强调作用。 叙 举例 施耐庵《智取生辰纲》:最后一段,打破谜底说根由,交代“枣客”原是晁盖、吴用等七条好汉,便属于补叙笔法。 插叙和补叙的区别:①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②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5.记叙线索
定义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事件线索 举例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以“我”“爬悬崖”为线索安排情节。 定义 以人物的活动或见闻感受为线索。 人物线索 举例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全文以“我”的见闻和感受来安排材料。 定义 以某一件具体( 或某种象征意义 )的实物为线索。 实物线索 举例 茅盾《白杨礼赞》:以“白杨树”为线索安排材料。 定义 以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情感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情感线索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是:不大佩服→空前的敬意→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 暗线 ) 举例 新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