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
先采取自学的方法,借助课堂教学乐器口风琴掌握音准,学生自由练习然后,大家一起拍着节奏跟着老师的琴声唱歌谱两次,再集体齐奏两次,师请个别学生吹奏,其他学生轻轻拍节奏,师敲鼓表扬。
5、节奏训练:随音乐拍节奏。 练习节奏:
XX XX ┃X0║┃XX XX┃X 0 ┃ 注意节奏变化:
XX XX ┃XX X┃XX XX┃X 0 ┃ XXX XX ┃XX 0 ┃XXX XX┃XX 0 ┃ 6、解决难点:采取听辩和比较的方法。
师:同学们,老师唱你们听一听,比一比哪种声音演唱能够表达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为什么?
老师范唱歌曲,一种用抒情的声音演唱,一种用欢快,活泼有弹性、跳跃的声音唱,让学生判断。
师:同学们都能说上,那好,请同学们试唱一遍好吗?学生很投入的演唱 师敲鼓表扬。
师:我们还可以为歌曲加伴奏,在休止符的地方,比如,师边唱边拍手。还可以加入鼓为歌曲伴奏,请同学们尝试在歌曲有休止符的地方加入打击乐为歌曲伴奏,老师发各种鼓让同学们设计伴奏的方式。
师弹琴,部分学生用鼓伴奏,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7、歌曲处理: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例如,老师弹琴女生唱歌词,男生加伴奏; 独唱,大家加伴奏;
一组唱歌词,一组伴奏,一组拍桌椅 师敲鼓表扬。 三、游戏:开火车:
要求学生说出带有‘鼓’字的词语,字数不限但不能重复。 四、拓展:
课件播放鼓的图片欣赏,边看老师边讲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五、小结:
精品资料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鼓的世界,初步了解到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这只是我们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朵小浪花,还有许多类别的鼓等待我们去挖掘、探索和继承、创新,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鼓文化而骄傲、自豪。 最后,请同学们敲起鼓,唱起木鼓歌吧!
锦鸡出山
教材分析
出山锦鸡是一首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几种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及多变的演奏技法,生动的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并借此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锦鸡出山》全曲设五个小标题,分别是“山间春色”、“结对出山”、“溪间戏游”、“众御顽敌”、“荣归”,并借小标题划分了乐曲的段落。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小标题提示了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形象内容等。
教学内容
欣赏锦鸡出山。
教学目标
1、聆听《锦鸡出山》,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技法。
2、初步掌握“打溜子”的基础知识。
3、通过对《锦鸡出山》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对本国本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关注与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让学生视听一段锣鼓音乐,然后谈话引入新课(从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音色、力度、速度切入。) 二、出示课题
1、从《锦鸡出山》中选取部分锣鼓进行师生互动。
2、视听《锦鸡出山》,引导学生理解这首乐曲通过对生活情景的描绘表现了什么内涵? 3、根据《锦鸡出山》的演奏乐器和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总结出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打溜子”。
精品资料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
1、搜集或记录有关当地鼓吹乐的曲谱与音响资料。 2、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鼓声中离开教室。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多多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在民间音乐的海洋里自由的呼吸徜徉!
《阿喽喽》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 2.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 3.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教学重、难点
《阿喽喽》中反复出现的二拍子和三拍子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要到贵州的彝乡去走一走!
贵州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彝族人民有不少居住在山区,那里有不少的梯田,过去都是靠人力挑水或用水车来浇灌梯田,现在呢?大家看一看《阿喽喽》的歌词,“流水上山坡”,流水为什么会上山坡呢?
学生回答:用抽水机将低处的水抽上来或是电力灌溉……
师: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建起了好多中小型的水电站,山乡有了电,就能引水上山了。今天我们要学唱的歌曲《阿喽喽》就是从儿童们的角度歌唱这一山乡巨变的。 二、学唱歌曲
1、初次聆听歌曲《阿喽喽》,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师:这首歌曲是一首彝族儿歌,大家注意听唱词有什么特点?(用了很多衬字,如喽、阿、哩。)
2、欣赏《阿喽喽》动画,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
3、《阿喽喽》歌曲学习,随音乐学唱歌谱(在已经唱会歌词的基础上学习歌谱是不难的,
精品资料
教师既可用琴声带领,也可采用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不论用何种方法,都应要求学生边唱谱边挥拍或击拍,以增加唱谱时理性的成分。) 4、随老师钢琴填词演唱,提示学生第二段歌词较为口语化。 5、随《阿喽喽》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 三、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这首歌曲活泼风趣,曲调也有丰富的变化和对比,这就为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提供了可能,例如可将领唱(包括男声或女声领唱)、女齐、男齐、齐唱穿插起来演唱。 (齐)阿喽喽,阿喽喽,流水上山坡喽阿喽哩喽。 (女齐)它是谁指路哎?它听谁的话哎? (男领)哎,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 (男齐)你见过没有?你信不信? (女齐)你信不信? (男领)哎!
(齐)你哟信不信啰?
唱第二段歌词时,将男领改为女领,男齐与女齐对调,就会有一种新鲜感了。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又学会了一首非常好听的贵州彝族儿歌,希望课后同学们能够自己了解欣赏跟多的民族歌曲。
第三单元 唱大戏
看大戏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和体验戏曲歌曲,丰富情感体验,激发对戏曲音乐的热爱。
2.在聆听、感受、模唱等音乐活动中,体会歌曲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豫剧唱腔的特点。 3.初步了解豫剧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
精品资料
1.体验、感受歌曲所具有的豫剧的唱腔特点。 2.表现歌曲的豫剧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根据戏曲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看大戏》。 2、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什么是“看大戏”?(教师播放歌曲《看大戏》音频。) 学生欣赏歌曲范唱并回答问题。
师:在农村通常把看戏曲表演叫“看大戏”。同学们再聆听一遍歌曲《看大戏》。 二、《看大戏》歌曲学习 1、教师范唱歌曲旋律。
2、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随琴学唱《看大戏》曲谱。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几处#4及大跳音程),并指导学生正确地唱谱。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歌曲曲谱。 4、学唱歌词。
学生随教师的伴奏轻声模唱第一段歌词,开始时的速度可以慢一些。
5、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演唱歌曲第二段曲谱及歌词(教师提示结束句不同)。 6、教师播放《看大戏》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7、欣赏歌曲《看大戏》动画。 三、分析歌曲的风格特点
1、教师可请学生看曲谱,分析歌曲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也可提示:从歌曲旋律进行中,有什么变化音,音程进行有什么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2、歌曲的旋律进行中,﹟4的运用是特点之一;旋律进行中,六度、七度大跳音程也非常有特点;5、2是骨干音,运用较多;同时,第一段歌词最后一句及歌曲结束句一字多音的旋律进行也很有特点等,教师带领学生唱一唱这些句子,认真体会。
3、歌曲具有哪种戏曲的风格特点呢?听一听下面的三个唱段,比较一下,歌曲和其中哪个唱段的风格特点比较相似? 学生自由回答。
四、分辨戏曲唱段、体会唱腔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