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方勇教授开创“新子学”,尝试为整个诸子学界乃至思想界探索发展新方向。“新子学”所主张的多元文明的观念已经成为常识,当代的学术眼光应更为开放,不应对经学、子学做出高低判断,也不必拘泥于六家九流之说。先秦经典是不同源头思想融汇的成果,我们应当一视同仁,观其会通,发掘早期文明之幽光,熔铸现代中国之魂魄。
先秦是中国哲学的开创期,构成了轴心时代精神突破的核心内容。与古希腊哲学家不同,先秦诸子大多着眼人间,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儒家如此,道家也如此。
先秦时代思想多元并起,道、儒、墨、法四家的影响都很大。儒家虽然保守,但是其人文传统是值得肯定的。墨家可以说是古代的社会主义者,其兼爱的思想蕴含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其对亲亲政治的批评到今天还有意义。法家反对人治,主张法治,反对贵族特权,积极入世,这些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诸子各家间思想相斥又相生,道家的艺术心态可以调剂法家的泛政治主义与儒家的伦理绝对主义,其天道自然的观点也可以纠正儒家的天命论和墨家的天志论,而儒、法、墨积极入世、顽强奋斗的精神,则又可以补道家无为之不足。
诸子学自诞生伊始,各派之间便蕴含着“对话传统”与互补的可能,作为儒道两派创始人的孔、老二位先哲便有过相会和交流,许多典籍中尚保存有他们交谈的相关内容。从这类记载来看,孔、老对于混乱的时代该如何应对,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对待周代礼乐制度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孔、老之间观点的差异代表了儒道两家文化观的差异,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两种价值取向和处世态度的分歧,这也让中国文化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传统。不过,孔、老之间并非绝对的对立,学术宗旨的差异恰恰为两者之间的互补提供了可能,正如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所指出的:“这两派思想主张如同两极那样背反,但它们又像同一个轴的两极。”雅斯贝尔斯在《大哲学家》
中则将孔子跟苏格拉底、佛陀、耶稣一同列为“思想范式的创造者”,把老子列为“原创性形而上学家”,并认为孔、老只不过是同一个基本的见解所产生的相反的实践结果而已,虽然两位大师放眼于相反的方向,但他们实际上立足于同一基础之上。
诸子学研究可以为当今世界展示一个多元的古代世界,各家互补,共生齐鸣。我之所以对方勇教授的
工作表示赞赏,正是缘于这点。历来子学研究成果固然丰硕,但我们要面对的是现代中国的复杂情境,故而当代子学要有更开阔的视野,应在世界哲学的大背景下,召唤出中国哲学的真精神,开出新境界。
(摘编自陈鼓应《当代子学要有更开阔的视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持天命论与伦理绝对主义的儒家思想有一定的保守成分,但并不影响人们对其人文传统的肯定。 B.主张积极入世的墨家在汲取了道家天道自然的思想后,对自己持有的天志论进行了适当的纠正。 C.主张法治、反对贵族特权的法家与对亲亲政治进行批评的墨家都主张人人平等并持有兼爱的思想。 D.在现实关怀、积极人世与顽强奋斗等方面先天不足的道家思想以自身的艺术心态影响着先秦诸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探讨先秦诸子思想多元共生的现象,旨在发扬方勇教授倡导的“新子学”的多元精神。 B.文章阐释了儒、墨、法三家思想的特点,并指出道家与这三家思想相斥相生,充满辩证色彩。 C.文章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观点进行对比,证明了先秦诸子思想有对话、互补的特点。 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提出观点,然后展开论述,最后指出新子学发展的出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对方勇教授的“新子学”非常赞赏,是因为“新子学”主张的多元精神是当前需要的。 B.道家思想由于可以调剂和纠正儒家、法家、墨家等的思想而在诸子学说中有超然的地位。 C.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研究时,既要认识到各家学说的独特性,也要理解它们之间的会通。 D.既深挖先秦诸子的思想内涵,又联系复杂的现实情境,或可使“新子学”获得更纵深的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村人口在城镇化的大潮下流动频繁,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迁徙。原有的城乡二元格局被打破,乡村大批文化精英远离乡村,选择对乡土的整体性逃离。就塑造乡村文化秩序而言,本应肩负乡村文化振兴重任的他们,处于一种“不在场”的状态,这直接导致了乡村文化的“空心化”。乡土社会的血缘、地缘特征逐渐被削弱,现代化的楼房建筑取代了传统民居,传统村落大量消失。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乡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与此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乡村社会出现了文化景观破碎化与“文化孤岛”现象,城市和乡村本就属于一种整体性文化,城乡文化不应割裂,而应“和而不同”。现在,城市文化破坏了乡村文化生态,乡村公共文化资源大量流失,乡村文化代际传承出现断裂,农民原有的生活状态、语言习惯甚至价值观念都在悄然变化。留守农民不再信奉诞生于传统农业文明的价值观念,在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普遍出现了集体
性身份焦虑。淳朴乡风日渐衰落,“重义轻利”等乡村道德观念被侵蚀,封建迷信、盲目信教等低俗风气逐渐成为乡村文化的新常态。
(摘编自刘志刚等《乡村振兴视域下城乡文化的冲突、融合与互哺》)
材料二:
当前乡村文化困境有目共睹,其根源在于思想观念。不少人以现代化的理论想当然地解释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认为农耕文明所代表的是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观念,中国要快速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城市化之路,乡村及其文化的衰落是必然的。
这是对乡村文化的误解。中国是一个以农耕开国的国家,其乡村文化创造并保存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农耕技术、农业遗产,更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生命本体的参悟智慧。在与天、地、人的交流中,中国乡村文化创造了敬天法祖、崇德向善、仁义忠孝、节俭循环的生活智慧,对世界文明进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不可否认,乡村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脉。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在接受城市文化积极影响的同时,其蕴含的民间智慧、淳朴民俗也会对城市文化产生强烈影响,与城市文化形成互补。
(摘编自刘忱《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复兴》)
材料三:
对于有几千年农耕文明史的中国而言,城市文化并不能反映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活状态,城市文化不可能取代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不可能沦为城市文化的附庸。城乡文化具有同源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城乡文化共同的深厚根基。不可否认的是,产生于传统农耕社会的乡村文化,存在着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宜的糟粕,但是乡村文化承载着中国文明演进的根脉。乡村文化凝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不可或缺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看,城乡文化不可能采取相同的发展模式,城乡文化一体化是在保持城乡文化特质差异基础之上的均衡发展,从而形成城乡文化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和谐发展局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和发展农耕文明。乡村文化振兴不是简单复制现代城市文明,而是在借鉴城市文明的基础上,实现对原有的多村文化的扬弃。在保持乡村文化个性的基础上,重塑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而推动城乡文化的和谐共生。
(摘编自刘志刚等《乡村振兴视域下城乡文化的冲突、融合与互哺》)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浪潮,大批农村劳动力迁徙到城镇,打破了原来的城乡二元格局,这是导致当前乡村文化“空心化”的直接原因。
B.文化景观破碎化、“文化孤岛”现象、乡村文化代际传承断裂等都是当今乡村文化面临的问题,也是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