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聚焦富民”的三农路径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聚焦富民”的三农路径

作者:夏锦文 张立冬

来源:《群众·下半月版》2017年第08期

“聚焦富民”是江苏当下和未来抓工作谋发展的基本导向,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打好“聚焦富民”主攻仗,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如期实现“到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2.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2∶1以内,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277万农村低收入人口如期脱贫”的目标任务,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要把“创新”、“富民”的基因植入“三农”工作之中,以“四化”聚力助推“三农”发展,努力拓宽新渠道、挖掘新潜力、培育新动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夯实富农的组织基础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一方面可以有效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实现农产品供需市场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土地股份合作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可以有助于破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下“谁来种地”的问题。目前,江苏省农民合作社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16年底,全省农民合作社共计7.45万家,入社农户1098万户,农户入社比重达到77.1%。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合作组织规模普遍较小,部分合作社运行不够规范,对农户的带动能力有限,提供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参与全产业链经营能力不足等。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富农,重点应做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职业农民培育,鼓励家庭农场牵头或参与组建农民合作组织;加强村“双强”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集体在富农增收上的组织引领带动示范作用。二是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整体推进行动,取消名存实亡的“空壳”合作社,真正让合作社在提高组织化程度、带动中小农户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三是在扩大合作社单体规模的同时,推进农业生产和服务合作社、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等打破地域和产业界限实现联合发展,通过打造联合社和综合社提升合作组织的综合发展能力。四是完善农民与合作组织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在合作组织中的话语权,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并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让合作组织与农民真正建立起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经济关系。五是积极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要突出信贷供给、品牌营销、技术推广和连锁配送等需求日益增长的服务供给。

提高农业科技化含量,强化富农的科技支撑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是要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打破传统农业的均衡状态,其内在含义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科技支撑。实践证明,科技含量越高的产业,越是竞争力强、效益高的产业。对于我省而言,一方面,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农业科技含量直接影响到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我省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越来越大,依靠科技拓展生产边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日益凸显。虽然江苏比较重视农业科技,且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全国名列前茅,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例如,种业水平不高且蔬菜园艺等产业外来品种的比重较高,农业机械等物质装备技术有待提高,农业信息化发展明显滞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尚不健全等等。

提高农业科技化含量促进富农,重点应从如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实际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需求,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重点攻关生物育种、农机装备、节本增效、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二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优质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力度,推广高产高效绿色技术模式;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三是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农技推广覆盖面,缩短技术推广中间环节,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到农户、落在田块。四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大农民信息技术培训;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大农业信息技术在畜禽养殖、设施园艺和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领域的应用。五是加大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力度,构建不同层次、不同门类、专业和技能较为齐全的职业培训网络,切实提高农业从业者的技术应用能力。 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激发富农的市场活力

农村市场化是有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是推动江苏现代农业建设迈向新台阶的前提;农村市场化是突破农村改革和发展瓶颈制约的重大举措,是在新时期建设“强富美高”新农村的关键。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展缓慢,虽

然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提高了农村市场化水平,但是当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仍存在制度性障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意味着将给农民更大的支配生产要素的自由权利,这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农村这一层面真正发挥。

提高农村市场化程度促进富农,核心是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为此,一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我省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方面,要进一步探索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和长效保障机制,推进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探索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二要优化农民创业外部环境。实行城乡统一的创业扶持政策,抓好返乡下乡人员创业技能培训,为创业者提供开业指导、项目论证、决策参考等一条龙服务,进一步搭建全民创业平台,加快发展农民创业园、孵化园。三要加快农村产权流转市场建设,健全和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和交易规则,建立起全省统一联网、信息互联、资源共享、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的市场交易体系。四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商业银行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农民合作社向“生产经营合作+信用合作”延伸,推进互联网、产业资本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扎实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 提高“三农”产业化层次,做强富农的产业依托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提高“三农”产业化层次,核心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的,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支撑农民增收传统动能减弱的背景下,拓寬农民增收渠道、培育增收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旨在解决农业生产发展与产业链建设、农民增收与价值链分配之间的“两个脱节”问题,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利益机制,打破农业与二三产业相互脱节的状态,形成各类主体平等分享发展成果的良好产业生态。

提高“三农”产业化层次促进富农,关键是要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为此,一要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建设,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形成特色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二要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充分发挥我省农业综合生产优势,加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筹建农产品精深加工研发中心,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三要加快农产品电商发展。积极引导各类农业市场主体开展电子商务,推进特色产业与电商融合发展,实施农村电商品牌化战略;加快改善农村宽带、物流、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推进乡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点建设,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农业农村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持续推进农村互联网提速降费工作。四要加快发展创意休闲农业。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人文科技、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功能完备的乡村旅游集聚区、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要盘活农村资

“聚焦富民”的三农路径

“聚焦富民”的三农路径作者:夏锦文张立冬来源:《群众·下半月版》2017年第08期“聚焦富民”是江苏当下和未来抓工作谋发展的基本导向,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打好“聚焦富民”主攻仗,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如期实现“到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2.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2∶1以内,人均年收入6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y6qh85dog8az813jgo32teb88j4b1005s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