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心理学考研之社会心理学笔记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权威主义倾向:对权威过分尊敬与服从,权威主义强者易被子说服;

◆智力:一般而言,智力高者批判性强,不易被说服。

◆抗拒反应——人不愿受他人操纵。

◆心理惯性——费力最小原则,无特别必要,尽可能不改变自己。

◆保留面子——为维护自己独立形象,轻易不愿跟随别人。

2、信息传达者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 威信——高威信者短时间内能引发更多的态度改变;威信由两方面组成 :1)专业性:专家身份;2)可信性:与其人格特征、外表仪态、信心、态度有关。

◆ 立场——利已,影响小;利他,影响大

◆ 意图的明显性——引起受众的心理防御

◆ 吸引力——女性 > 男性,有魅力的人 > 缺乏魅力的人 3、、影响态度改变的信息沟通因素

◆ 信息差异——态度差异较大时,高权威者引发的态度改变大;差异适中时,低权威的传达者引发的态度改变大。

◆ 信息的倾向性——普通公众,一面之辞说服效果好;教育水平较高的对象,两面之辞说服效果好。态度不一致时,提供双方信息,再强调一方信息效果好,态度一致时,只说一面之辞效果好。

◆ 信息提供方式——口头>书面,面对面 > 大众传播媒介

第五节关于“态度形成”的理论

1、学习论——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 两种强化:正与负。青少年:同伴赞许(强化)的作用比父母反对的作用要大得多

◆ 模仿学习:初级学习形式。从态度的外部特征(言谈、举止)——态度的内涵(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格等)

◆ 鉴别学习:掌握了社会规范,形成了自己的评价系统之后。

2、诱因论

观点:态度的形成是人们权衡利弊的结果;外部诱因的强度决定人最终的态度。

1)认知反应理论(cognitive response theory)

格林沃尔德(A.G.Greenwald) ,1968、佩蒂等(R.E.Petty,T.M.Ostrom & T.C.Brock),1981 人对沟通所作的反应受个人思想的制约,这些思想(即个人的评价、认知)决定着人们沟通的结果——是否改变态度。

2)期望——价值理论

◆ 爱德华的期望-价值理论,1954,《决策理论》,认为态度即是决策的结果,决策是深谋远虑的结果,同样,人的态度形成过程也是个人为得失深谋远虑的结果;态度形成过程是理性的主动决策过程,而非学习论那样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

3、认知相符论

观点:人的信念或态度如果与其它观点、自身行为发生矛盾,就会有一种动力倾向性推动其进行自我调整(改变信念、态度,或否定其它观点与行为),以达到或恢复认知上的相符和一致。

1)海德(F.Heider)的P—O—X平衡论

◆心理活动是人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实现动态平衡的过程。个人处于不平衡态,就会体验到不愉快,其所引起的动力将驱使人将不平衡态转化成平衡态。

2)纽科姆的A—B—X模式T.M.Newcomb,1961,1968

此模式同于海德模式。

3)认知不协调理论,费斯汀格1957

◆当人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时,人就会感到不舒适和紧张,并力求减缓这种紧张。

由认知冲突引起的内心不自在的状态,称作“认知不协调”现象。

◆认知不协调引起态度的改变

◇ 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因素当中的一个(行为意向、行为的改变或观念的改变)

◇ 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者或两者的重要性与强度

◇ 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几个新理由

◆“强制顺从的认知性后果”实验L.Festinger & J.Carlsmith,1959

◇ 实验结果:高奖赏组和控制组很少有人撒谎;低奖赏组被试则大多认为工作有趣、愉快。◇ 结果解释:认知失调则认为,高奖赏组以辩解性理由调整认知不平衡(高报酬使之没有了撒谎的理由);低奖赏组找不到不撒谎的理由(工作本来无趣,报酬又低),认知不平衡产生,于是改变了态度(由对工作的不满——满意)。

态度的测查

1、总加量法2、社会距离尺度法3、语义分析法4、投射法5、生理反应法

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一、人际交往的基本概念

1、定义:运用语言符号或语言符号相互之间的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包括工具性交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告之对方,并影响之。满足需要的交往——表达感情、解除内心紧张,求得对方理解同情。

2、人际交往的特点——◆交往双方都有是积极主体:对方总是在主动地反馈信息,主方则按照反馈调节自己的言行,是相互施加影响的过程。◆交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方的关系:交往不只是信息沟通,更是通过交往达到影响对方的目的,以使双方关系趋于良好。◆交往中存在社会性障碍和心理障碍:现实因素仍影响阻碍交往的进行。社会文化因素,如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交往障碍;心理因素,包括个人的需要动机、知识结构等

3、人际交往的心理功能——◆ 协调作用:在一群体中,为了能有序地生活,就要避免矛盾与冲突,就要按照共同的规则来行事。这就需要人际交往来达到传递信息、沟通思想、调节情绪、增进团结;◆ 保健作用:社会交往是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通过交往获得安全感、亲密感,满足了人的归属需要。◆ 发展个体的社会性意识:婴儿出生后通过各种社会交往,社会意识逐渐由高到低发展,直到形成适应社会的健全人格;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原则(动机)

1、自我呈现论——是交往者通过自己的言行向他人呈现自我,即将较好的自我形象呈现给他人,以达到影响他人、控制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

2、社会交换论——人际交往也是讲究报酬与代价,除非双方得利,否则难以维持。人们总是尽可能地使报酬大于代价,所以人倾向于保持对自己有益的人际关系。

3、社会实在论——为了维护和发展某一群体,其个体通过人际交往参照他人标准,使自己的态度行动与他人保持一致,避免认知失调。

三、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1 、定 向 阶段——对可能的交往对象:注意、选择、初步沟通

2 、情 感 探索——仍属非正式交往,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仍避免涉及个人隐密;

3 、感 情 交流——信任感、安全感确立,较深的情感卷入,自我暴露程度较高,正式交往的压力已趋于消失,关系一旦破裂,心理压力较大。

4 、稳 定 交往——心理相容性很高,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的个人领域。

四、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1、熟悉——熟悉可以增加人对某种对象的喜欢程度

2、个人特征

1)才能:才能与被人喜欢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关系;超出一定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

2)犯错误效应:196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武装分子在古巴猪湾登陆,试图从事武装颠覆活动,结果遭到惨败。总统肯尼迪的声誉非但没有下降,相反却大大提高。

心理学家猜想,这是因为猪湾事件使得人们相信,即使是被当时的新闻媒介描绘得几乎无可挑剔的总统,也难免会犯错误。这使总统的形象更接近普通人,从而赢得了过去并不喜爱他的人的拥护。

◆ 犯错误效应与性别角色、自尊心

男性喜爱犯了错误、但才能出众的男性;

女性则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没有错误的人。

中等水平自尊心的男性,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有错误的人(错误使双方距离缩小)

低自尊的男性则更偏爱没有错误、能力出众者(社会比较压力小)

3)外貌:Sigall & E.Aronson,1969

男性看重漂亮女性的评价结果:肯定——对主试喜爱程度最高;否定——对主试喜欢程度最低。询问是否继续参与研究:他们表示非常愿意再与漂亮的主试交往。

4)真诚:Aderson,1961

方法:大学生,555个品质形容词,要求被试按“喜爱程度”排序;最前面词: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最后面:说谎、装假、不诚实、不真实。结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

3、相似

相似性决定了被试对别人的喜欢程度以及是否选择别人作为自己的工作伙伴。

◆ 能引起人际吸引的“相似”情形:态度、兴趣、信仰、价值观;共同的语言、种族、国籍、出生地;民族、文化、宗教背景、居住地;教育水平、年龄、职业、社会阶层;身体特征

4、互补与补偿

◆ 互补—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爱程度也会增加。(双方面)

◆ 补偿—他人某一特点满足了某人的需要,使某人增加了其对他人的喜欢程度。(单方面)

5、爱 情

◆ 喜 欢:1)人际吸引的双方彼此有共同的理解;2) 喜欢的主体对喜欢的对象有积极的评价和尊重。

◆ 爱 情:1) 依恋——孤独时会高度特异地去寻求自己恋人的伴同和宽慰。2)关怀与奉献—— 非常关怀对方的情感及其他情况;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的责任;高度宽容对方的不足; 3)亲密行为——最初的身体(手)接触是泛化的高度依恋需要的反映,是对父母之爱的泛化。

◆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五、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造就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优美而文雅的谈吐。”人际交往中交谈的优劣会对他人产生很大的心理效应。用清新、自然、文雅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是受到良好训练的结果,这也包括平时环境的熏染。

第七章大众心理——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一、社会群体的概念

1、群体(Group):亦称团体——以一定的目的和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相互认同并相互作用、具有情感联系的人群。

人群聚合体——没有共同目标、组织结构与角色分化的人群。如电影院里的人群、公共汽车上的人群。聚合体可以转化为群体

集体——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安德列耶娃,1980),目标与社会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群体。

2、群体的分类

◆正式群体:有正式社会结构,成员有明确地位与社会角色分化,并有相应权利和义务规范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以人的情感联系为纽带联结成的群体,没有表面的社会结构。人们对非正式群体的选择和参与主要是基于个人的情感。通过参与非正式群体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3、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个体(individual)即个人,相对于群体的概念。群体具有个体所不具有的特征和心理现象,如士气、凝聚力、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等。群体的效能不等于个体成员能力的简单之和。

◆ 群体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中介,社会对个体的作用通过群体实现,个体对社会的作用也需借助群体来实现。

4、群体形成过程研究

研究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两群人各自独立进行群体合作性活动;第二阶段:两个群体进行对抗性活动;第三阶段:两个群体同时参加相同内容的活动;第四阶段:两个群体参加群体协同活动

5、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

1)共同目的

影响人们组成群体的两种情形:◆ 人们意识到不能单独完成一项任务;◆ 人们意识到通过多个人的共同努力可以更顺利地完成任务。

2)归属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

定义:个人认同于他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并以相同方式行为,以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恐惧水平越高,合群倾向也越强。结论:一个人越缺乏安全感,归属需要也越强烈。

心理学考研之社会心理学笔记

◆权威主义倾向:对权威过分尊敬与服从,权威主义强者易被子说服;◆智力:一般而言,智力高者批判性强,不易被说服。◆抗拒反应——人不愿受他人操纵。◆心理惯性——费力最小原则,无特别必要,尽可能不改变自己。◆保留面子——为维护自己独立形象,轻易不愿跟随别人。2、信息传达者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y0q20rt6h1xu1x81h8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