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戈尔德曼(Goldman),1986以地方动物园的名义,请附近居民装75封信并写地址研究者先用留面子技术,随后再用登门槛技术。
反社会行为——侵 犯
一、定义
◆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构成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1 伤害行动;实际的和可能的(未遂)2 伤害意图;区别于过失3 社会评价;区别于正当防卫
二、对侵犯的解释
1、本能论——
◆弗洛伊德的早期观点
人有两种基本本能:性本能、自我保持本能:使人具有适应现实环境、,趋利避害的变通性。
◇两种本能在人身上的作用——人在生/死或爱/恨的经验中,下意识地知道了死亡是必然的胜利者。生命与爱的得胜仅仅是暂时的;当人在无休止的生存竞争中精疲力竭时,就渴望返回到他原来的无生命状态——死。
◇侵犯——死的本能受到妨碍的表现。人只要活着,死的本能的表现就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
◇社会学的实证研究——一个地区如果自杀率高,则他杀案件的发案率就低,说明死的本能的破坏性就减少。
◆本能论: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侵犯是一种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同类的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人口拥挤将会使侵犯事件增加。
2、挫折-侵犯理论
◆挫折定义:1 阻碍个人达到目的的外部情境——意志行动受阻;2 由于目的行为受到阻碍而激发的心理紧张状态——挫折感
◆挫折-侵犯理论的最初提出:
多拉德(J.Dollard),1939。侵犯的强度同受阻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抑制侵犯的力量,同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比例的关系
◆挫折-侵犯理论的实验验证
1、1941年,勒温实验让实验组儿童在窗外观看玩具室,不许进去玩——挫折控制组儿童一开始就被允许直接玩
那些玩具让实验组儿童终于有机会玩玩具结果:实验组儿童对玩具表现出了更多的破坏性行为
2、马利克实验设计结果说明:在实验的条件下,人们仍然保持着对于侵犯行为的控制,并要求使自己的侵犯行为得到合理解释。
3、伯克威茨(L.Berkowitz)实验
◇结果:看到手枪的被试对假被试实施了更多的电击
◇伯克威茨对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
3:社会学习观点
◆班杜拉,1977
动物习性学研究:动物的侵犯性行为模式可以通过训练养成或消除。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决定因素,侵犯是习得的,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予以消除。
◇实验1:侵犯可以通过强化来培养
◇实验2:侵犯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
◇实验3:去学习与再学习过程可以减少侵犯
三、侵 犯 的 影 响 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2: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3: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响4:大众媒介
四、侵犯行为的控制
1:社会制约
如果行为的预期代价超过行为能够带来的满足,则行为就会被抑制
2:去个性化的避免
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3:道德发展水平的提高
五、减少侵犯的方法与途径
1:渲泻
◇使人的侵犯冲动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现出来——渲泻
◇强调:渲泻的适用条件——只适用于已对一定对象产生了侵犯准备的人。对于未产生愤怒/攻击准备的人,实
际地经验侵犯行为,或想象、目睹别人实施侵犯行为反而会更增加侵犯的危险性。
2:培养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与侵犯行为之间呈负相关
◇角色扮演方法是培养移情能力的良好方法
3:成熟个性的培养
个性不成熟者运用突发性、破坏性、侵犯性行为方式满足自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第五章社会态度及其改变
一.态度的定义与分析
1.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向三因素组成的、持久的的个人的内在结构,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的中介。即一种准备状态。
二.态度的特征
奥尔波特――态度个体意识和神经系统的某种态度;表示准备反应;是有组织的系统;是以过去经验为基础的;对行为产生指导与动力。
三.态度的功能
1.态度的认知功能——选择接受有利的信息;2.态度的情绪功能——带来满足或失望感;3.态度的动机功能——驱使人趋向或逃避某事
第二节社会态度的层次与方向
一.社会态度是个多层次的心理结构
1.社会定势的层次
◆四个层次,第一为基本固定定势——个体对外界情境的直接反应;第二层次——调节日常生活行为;第三层次——调节个体某些行为系统;第四——最高层次,调节行为的整体性
◆ 知、情、意三因素在社会定势的最高层次中的地位不一,比重不同。
2、社会态度的层次性与行为的关系
◆ 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研究:
1)皮埃尔:态度与行为不一致?
T.Lapiere, 1934美国西海岸,与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旅行,
2)盖洛普:态度与行为一致!
盖洛普,1936成功地预言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预测票数与实得票数相差 < 1%、
3)费希本与艾赞:一般态度与多重行为一致
一般态度与特定行为低相关,与“多重行为尺度”高度相关。
4)佩因罗德的研究总结
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
5)金盛华: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行为是态度与情境压力的函数。一种具体行为的发生与否,取决于行为后果的价值。
价值判断的两个内容:预期的满足水平;可能付出的代价。当态度不能决定行为的指向时,仍会影响行为的方式。
◆ 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分析:从以上结论可知
◇情感与认知所起的作用不同导致言行不一;◇同一对象具有的不同属性、特征导致了言行不一;◇当时情境的影响:
二、社会态度的方向
正向(积极拥护、参与);负向(抵制反对)、中性(观望)、异向态度(钻空子、怠工、
第三节 社会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的形成的过程
凯尔曼态度变化三阶段——服从、同化、内化:
◆ 服从——为取得报酬回避惩罚而采取的表面服从行为。权宜之计,司机对交警的服从。
◆ 同化——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以取得与他人的一致。是否能同化取决于他人或群体的吸引力,否则将难以维持,有摇摆不定。
◆ 内化——从内心深处接受他人观点,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是最稳固的、不易转化。
◇ 一般而言,态度形成遵循这三个阶段,开始多是服从,被迫进行;然后逐渐习以为常,成为自愿行为;最后形成牢固观念◇ 但并非每个人都完整进行,有的人只停留在服从、同化;有的人到达同化还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进入内化,或一直在同化。
二、社会态度形成的反馈模式
中性 正向
决策中心 个体内化过程 社会态度 逆向异向
处理后的信息 社会心理刺激合力
群众的个人体验、满意程度、
反馈机构舆论、流言、从众等社会心理现象
原始信息
第四节 社会态度的改变
一、社会态度转变的方法
态度转变有方向的、强度的。由消极——积极、由不赞成——很不赞成。
1、说服宣传:如通过交流意见、参观访问、观看电影、电视等。
◆ 说服宣传要实事求是:过分夸大会使人不信任。
◆ 说服宣传要晓之利害。使受众产生心理压力、威胁,只有听众劝告改变态度。但要区分两种情况:1)需要立即改变态度,则宣传要能引起恐惧心理。2)如果需要人们延续一段时间改变态度,则不必过于强调危险。
◆ 说服宣传的方式得当:当受众与宣传者保持基本一致,且在这方面知识经验不足时,单方面宣传比较合适;当受众已有充分的知识经验,且有强的思考比较能力时,双方面宣传更合适。哈夫兰特在二战的士兵进行实验。
◆ 说服要求逐步提出:弗里德曼。大要求下的小要求总是容易实现的。
2、亲临实境:引导其参与活动来改变其态度,可能只要参与了一两次就会完全改变
3、群体规定:用群体规定使主妇们用内脏做饭。如公约、规章等。
4、利用沟通影响的规律
◆ 增加信息影响力
◆ 弱化人的自我防卫心理(向对方立场靠拢,建议而非命令的方式等)
◆ 睡眠者效应(sleep effect)——低威信来源的信息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态度改变的影响作用比先前更大的现象。
二、社会态度转变与逆反心理
1、逆反心理涵义——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出与一般人对立、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
◆ 是由于个体感到某些方面的行动权利被剥夺限制时,自发产生的一种动机状态。◆ 由于人们的好奇心所致。越是宣传所反对、禁止的东西,就越想知道。
三、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影响态度改变的主体因素
◆自尊心:自尊心强的人对自己评价高,一般不接受他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