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心理学考研之社会心理学笔记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对自己与他人以及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人际关系中一个特点是:认知者的情感成分参与其中。

研究人际关系的方法,是莫雷诺“社会关系测量法”、苏联的“参照测量法”、塔基乌里的“关系分析法。”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

一.社会知觉(第一步)

1.知觉活动的主体与客体都处于变动中,因此社会知觉是双向的。

2.婴儿早期对人的特定反应(微笑)有生物适应意义——有如动物的“印刻效应”,更是后天习得——即刺激反应行为(学习理论)。

二.社会印象

1、 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

◆对人认知的第一印象:

◇ 刻板印象——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起来的,对某一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如“南方人”、 “北方人”、“日本人”

◇常见的社会刻板印象——人们对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如商人就是唯利是图的、娱乐圈就是乌七八糟的。

◇ 晕轮效应——“一俊遮百丑”。外表充满魅力,其他无关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

◆信息的先后及性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1) 信息的先后顺序的影响

◇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近因效应——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阿希关于首因效应的实验

表明:最初印象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后继信息甚至不能使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社会知觉中既有首因(第一印象),又有近因。当同一对象的两种信息连续被感知到,首因起作用;如果是两种信息断续被感知,同近因起作用。

◇ 对首因效应的原因解释

? “注意说”:注意的投入完全而充分,因而印象也更鲜明、强烈;对后继信息,人们的注意会游离,从而使后继信息的影响作用下降。

? “习惯说”:人们习惯地按第一印象解释后继信息。

◇ 对近因效应原因的解释:

新的信息对原有印象产生很大的“不一致”冲击;对陌生人,首因效应明显;对熟悉的人,易发生近因效应。

2)信息的性质

◆社会特征

社会角色——预言其言行,确定其行为意义及行为的适当性。

◆心理特征

人们在交往中会根据对象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人进行归类(Rosenberg,1968)。

◇在人际交往中具有积极定向意义的心理特征:

人际关系特征:有帮助的,真诚的,宽容的,好交际的,幽默的;

智力特征:科学的,果断的,灵巧的,聪慧的,有坚持性的;

◇在人际交往中具有消极定向意义的心理特征:

人际关系特征:不幸的,自负的,易怒的,令人厌烦的,不合群的;

智力特征:愚蠢的,浅薄的,犹豫的,不可靠的,笨拙的。

3、个人好恶估价是对人印象形成的主要依据——影响印象形成的主观因素

◆ 觉察者的情绪状态

◆ 投射作用——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投射作用使人们把自己具有的东西看成是别人也具有的——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三、社会判断(略)

信息收集、取样、选择与综合、判断

第三节 印象整饰

◆ 社会印象的形成都是从知觉者的角度出发,然而社会认知中的被知觉者并不是被动的,他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的选择来改变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这种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的过程――印象整饰(亦印象管理),它是一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

◆为什么要进行印象管理:人有多种角色,在具体的社会情景中,要想被社会、被周围的人们所接纳,就必须按照社会的期望行事,这是社会适应的需要。

一.印象整饰的涵义

◆戈夫曼的“戏剧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人们按照社会剧本(社会规范)的要求,扮演各自角色,且各自角色受对方制约。因此互动双方必须对自己的印象进行控制、管理,以使表演能顺利进行。

二.印象整饰的正负两面性

◆ 印象整饰具有一定虚伪性和欺骗性,故古德尔纳将戈氏理论斥为“出卖灵魂的社会学。”

◆ 印象整饰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使用的目的。

积极意义――可以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保持交往、互动的顺利进行;消极――逢迎

正确进行印象管理的前提——正确理解社会情境、角色要求、理解自己的交往对象

◆ 印象管理策略——1) 逢迎——满足他人的(心理 / 精神)需要。最常用的自我表现技术,目的是使自己看起来值得喜欢。2)恫吓——给他人造成一个可怕的印象,使他人由于害怕而完全接受控制,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3)自我抬高——让别人觉得自己(在总的方面或某些特殊方面)有能力。4)显示——给他人以“完美”的印象,使他人感到自己的差距,或引起内疚。5)恳求——向人表白自己的弱点和对人的依赖,目的不是象显示那样赢得人的尊重,而是旨在引起他人的同情,进而得到他人的帮助。

三、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 交往对象影响自我表现:在不同的对象面前,自我表现是不一的。

◆ 交往情境影响自我表现:高级场合自我控制加强,行为自然会更规范;四.印象整饰的控制与识别

◆ 控制——越刻意控制,就越不自然,会暴露真实自我;善于控制者如好演员,表演自然得体。

◆ 识别——具体的言谈举止好控制,非言语行为难控制,可从中识别。

◆ 水平差异可通过自我监控量表来测定。如自我表现的社会适合性、能否从环境中获取合适的自我表现信息、能否控制和矫正自我表现、处自我表现的一致性与变通性。

第四节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一.归因定义、分析

即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为什么这样做。”

二.归因理论

1.内部归因(个人倾向归因)与外部归因(情境归因):海德

2.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归因:维纳。

能力、努力、任务难易、运气是个体分析成败的主要因素。成就动机高的人将成功归于能力强、失败归为不努力;避免失败的人则将成功归于运气好、容易,失败归于无能。

3.三度理论:

凯利从三个范围来进行归因:客观刺激物、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条件。

他将外界信息分成三种:区别性资料(此人的这一行为是否特殊);一致性资料(此人行为是否与他人一致);一贯性资料(此人的特殊行为是否一贯如此)。

三.归因偏差

1.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是不一致的:前者将成功归因于自己能力,后者则归于运气好;

2.动机性归因不一致:

3.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将自然现象赋予社会意义。如乌鸦与不幸。

4、性别归因的不一致:女强人

四.归因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社会动机——利他、侵犯(亲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

一、定义——不期待任何奖励或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二、亲社会行为的根源

? 1、本能论——(生)威尔逊,白蚁、蜜蜂、鸟类、灵长类动物以自我牺牲换取其他个体与群体生存机会的本能本能论难以用实验研究来证实习得论

? 2、习得论——多数心理学家的观点:利他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 3、社会交换论——人际相互作用:最大奖励,最小付出。

? 4、社会规范论——人类社会最普遍的两种规范:

?交互性规范:人应当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三、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皮亚杰,1932

?他律道德性:规则是由外在的权威给予的

?自律道德性:规则是通过相互约定而形成的,而且能够变化

?模仿与奖惩:儿童学习利他行为的重要途径。

四、助人行为的实验研究

? 历史背景:吉诺维斯案件1964年,纽约,责任扩散实验:房间充烟大学生,“遭难女士”实验

? 研究的结论,拉特纳到1980年止,近50个研究90%的研究表明:紧急事件背景下,在场的人越多,个人对特定事件负责的意识就越低;独自一人时帮助别人的可能性最大。

五、助人的决策过程

? 拉特纳与达利1 注意——事件的发生2 解释——事件的性质与意义3 确定责任——自己是否应干预;明显的旁观者效应(bstander effect):旁观者的存在,会降低个人提供救助的可能性4 评价——自己是否有能力帮助,用什么方式帮助?直接/间接干预?

六、助人者的心理特征

? 人格:米德拉斯基(Midlarsky,1972),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有正相关关系

? 心境:积极心境;消极心境的两重性

?情感:内疚使人更可能去助人,不能直接帮助受害者时便会去帮助其他的人

?移情:即使对被伤害的人不负有责任,看到人被伤害时也会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

?道德:有正义感和公平感的人更常助人。

? 影响助人行为的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心境、代价)、时间压力、社会环境(旁观者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易引发助人行为的人的特点:

1 善良、聪明、未伤害过自己2 与自己相似的人(群体、种族、国家、政治态度等)3 有吸引力的人4 弱者(老幼病残、妇女、意外事故的遇难者)

?不易引发助人行为的人的特点?

1 个人品行2 强者?

? 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与培养

1、增加责任的明确性。2、增加人际相互作用激发助人动机

? 若干应用研究:

免费搭车者如果直接看着开车人的眼睛,而不是注意过来了什么样的汽车,则搭到车的机会将增加一倍;

? 3、提供亲社会榜样

?研究表明:电视节目中的亲社会榜样对人的影响作用比反社会榜样要大。

心理学考研之社会心理学笔记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对自己与他人以及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人际关系中一个特点是:认知者的情感成分参与其中。研究人际关系的方法,是莫雷诺“社会关系测量法”、苏联的“参照测量法”、塔基乌里的“关系分析法。”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y0q20rt6h1xu1x81h8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