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八年级物理上册2.3 声的利用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三节声的利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

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

三、教法与学法:阅读自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 学生活动

(1)自由说出所了解的利用声的现象; (2)观看相关的录像;

(3)讨论对以上的应用例子怎样归类

在此基础上,老师综合学生所举的例子和初步的分类方法,进行总结性的

讲解。 1、声与信息

计算:小明向较远的高山大喊一声,经过1.2s听到回声,请问:小明距离高山多远?(当时气温是15℃)

学生算出结果后,清楚回声可以测出距离。 (1)介绍蝙蝠采用回声定位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2)介绍声呐技术产生的背景以及现代声呐技术的应用方面 (3)介绍B超在医学上的应用 (4)超声波测出金属内部的伤痕 2、声与能量

介绍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超声振动除结石。

课堂小结:声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7.1 《力》

【教材分析】

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

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用具】

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情景导入

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进行新课 一、什么是力

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 人拉弹簧 起重机提重物 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让学生举事例说明) 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

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小常识: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八年级物理上册2.3 声的利用教学设计

第三节声的利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二、教学重点生活中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xymw61j0g8az813jgo32teb88j4b1005t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