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比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比较

梁慧芹

【摘 要】@@ PICC管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入导管送入上腔静脉的方法.锁骨下静脉置管是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导管送入上腔静脉的方法[1].用这两种导管进行静脉穿刺输液时预期效果相同.对于神经内科患者来说,减轻脑水肿、预防脑疝的发生是治疗脑部疾患的首要任务.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残疾程度和降低复发率.20%甘露醇是目前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物.由于甘露醇浓度大、滴注速度快,易致局部静脉炎,影响治疗效果.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11(008)018 【总页数】2

PICC管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入导管送入上腔静脉的方法。锁骨下静脉置管是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导管送入上腔静脉的方法[1]。用这两种导管进行静脉穿刺输液时预期效果相同。对于神经内科患者来说,减轻脑水肿、预防脑疝的发生是治疗脑部疾患的首要任务。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残疾程度和降低复发率。20%甘露醇是目前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物。由于甘露醇浓度大、滴注速度快,易致局部静脉炎,影响治疗效果。这就需建立一条中心静脉通路,避免甘露醇的局部刺激,保证药物快速滴入,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为此,我科采取了PICC置管及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应用于临床并进行比较[2]。从穿刺成功率、患者及家属的接受率、置管需要时间、

患者的舒适程度及限制程度、并发症、材质和导管内壁的沉积物方面进行比较,认为PICC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值得临床推广,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9月~2010年3月需静脉置管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PICC组80例(A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80例(B组)。其中A组男52例,女28例。年龄25~89岁,平均49岁。导管保留24~40 d,平均35 d;B组男29例,女51例。年龄30~78岁,平均57岁。导管保留26~42 d,平均34 d。两组均为脑血管病患者,病情重,所用主要药物为20%甘露醇、脂肪乳、白蛋白等。药物刺激性大,患者住院时间较长。

1.2 方法 (1)A组选用德国贝朗生产的导管,型号为4 F[3],选择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用皮尺测量穿刺点至同侧胸锁关节向下反折至第三肋间距离,消毒皮肤,铺无菌洞巾,沿静脉走向进行穿刺,将导管置入所需长度,移去导丝,连接可来福接头,穿刺点放一块无菌纱布,用10 cm×12 cm无菌透明贴膜固定,穿刺结束摄正位X光胸片确定导管位置。(2)B组选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单腔静脉导管[4,5],型号为18 G,找出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与锁骨上缘形成的夹角,夹角平分线旁开0.5~1 cm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洞巾,用5 ml注射器抽取1%利多卡因2 ml局部浸润麻醉,针头方向是胸锁关节,一般均为右侧,边进针边抽回血,如果回血通畅,表示进入锁骨下静脉,换穿刺针沿麻醉针方向,边穿刺边抽回血,回血通畅下导丝,下导丝后退穿刺针,沿导丝送入静脉留置导管,插入深度13~15 cm,退出导引钢丝,连接可来福接头,用20 ml肝素稀释液的注射器抽回血,通畅即成功[6]。皮肤固定缝合,用10 cm×12 cm无菌透明贴膜固定,穿刺结束摄正位X光胸片确

定导管位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置管时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表1) 2.2 两组患者置管时间比较 (表2) 表2 两组患者置管时间比较( ± s,min)

3 讨论

3.1 两组置管成功率比较 A组患者80例,一次置管成功80例;B组患者80例,一次置管成功74例,置管成功率A组明显高于B组。由于A组为明视下穿刺,患者易于接受,所以A组一次宣教接受的80例;B组为盲穿,患者难以接受,一次宣教接受的只有76例。

3.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A组出现静脉炎1例,发生于置管后第10 d,沿血管走向出现轻微疼痛,皮肤发红,为机械性静脉炎。用热毛巾湿敷局部,然后用扶他林膏沿血管走行外敷,3 d症状消失;1例发生导管堵塞,为置管第20 d输完液体后未及时换液,用溶栓方法1 h后溶开,导管再通。B组固定翼处发生红肿5例[7],脱线5例,均对症处理。潜在并发症如气胸、血胸、空气栓塞、误伤锁骨下动脉、血肿等较多,本组患者虽然没发生但危险高于A组。 3.3 两组置管所需时间 A组穿刺时间短、不需缝合、不需麻醉、程序简单,1人操作平均置管时间(9±2)min;B组需2人操作,置管时间平均(22±4)min。置管时间A组明显少于B组。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比较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比较梁慧芹【摘要】@@PICC管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入导管送入上腔静脉的方法.锁骨下静脉置管是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导管送入上腔静脉的方法[1].用这两种导管进行静脉穿刺输液时预期效果相同.对于神经内科患者来说,减轻脑水肿、预防脑疝的发生是治疗脑部疾患的首要任务.可挽救患者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xv035x1uy86wqu5roq73pebe0io3700lq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