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精神思想汇报
雷锋,简单的两个字,熟悉的两个字,更是温暖人心的两个字。
雷锋,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民士兵,一个笑得那么憨厚那么真诚的朴素的小兵。他是简单亲近的,他也是崇高光辉的。雷锋精神,带给我们半个世纪的感动。
有人曾梳理雷锋日记,发现有100多处提到“人民”。雷锋“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他自己抠门却对别人大方,攒钱捐给灾区,送给有困难的战友,时常义务劳动,在火车上帮旅客端茶送水??雷锋带来的“温暖”,简单质朴,却抵达人心。他的仁爱直指人心最柔软之处。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威力无穷的精神原子弹”迅即温暖全国。
学习雷锋好榜样!不同时代,不同的“雷锋精神”! 上世纪60年代,向雷锋学习的活动席卷全国,“雷锋”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真善美的象征。70年代,就像《学习雷锋好榜样》里唱的那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忠诚”和“爱憎分明”备受关注。
80年代,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钉子精神,为时代推崇。90年代,雷锋精神被解释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奉献
精神。进入新世纪,雷锋精神也被“感动中国”的平凡人物赋予新的内涵。
“雷锋精神”在推动时代进步。
可过于匆匆的脚步,时常把灵魂落在后边。
在脚步匆匆的时代,雷锋被解构、被符号化、被调侃。与此同时,“信仰物化”、“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万象丛生。钱权交往取代了温情,“钱热得烫手,心却冰凉”。 焦躁中,连学雷锋活动,一些地方也流于形式。曾经,一个敬老院,“一天迎接十几拨学雷锋的”,但很快又寂寞如常。“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
焦躁中,有时学雷锋甚至要安装摄像头。突如其来的“彭宇案”、“小悦悦事件”更将“良心的底线”话题逼到公共舆论空间的中心。
焦躁中,一些媒体为追求“轰动性”、“眼球效应”,大篇幅报道冷漠、阴暗,有时因偏听偏信,造成严重负面社会效应。
往往媒体一披露,人民群众或指责或哀痛,心底免不了的又多一分的失望——对社会,对人性。这些听起来是那么危言耸听的可怕,让人心寒到胆颤。不敢想象,倘若再任其发展下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会沦为何种田地。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在这个物质化的社会,我们亟需雷锋精神的暖流来唤醒沉睡麻木的心,温暖冰凉的心,
而不至于失望到绝望,麻木到无觉。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坚守十年,每年都在找“雷锋”。十年,它为时代树立了良心群像,感动国民的同时也激励着国民,影响着国民。
有“一抓清”之称的售货员张秉贵、为抢救落入粪池的掏粪老农而献出24岁生命的大学生张华、骑着旧自行车常年奔波于6000多户居民中间的水电维修工徐虎、让乘客如沐春风的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不同的时代,这些最为普通的人,赋予“雷锋”新的内涵。
还有更多无名英雄。XX年汶川地震、XX年玉树地震中,数十万志愿者,奔赴救灾一线。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上,大学生们义务服务?? “雷锋”在身边,“雷锋”在我心!
“雷锋”就是一面旗帜,屹立在这复杂多变的时代,依旧鲜艳地飘扬着,指引着路中迷惘的人们,帮他们坚定自己的信念与追求。
“雷锋精神”就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它激励着我们!榜样的力量,爱的力量!
作为雷锋的故乡,今年我们长沙还开展了大型的“续写《雷锋日记》,争当雷锋传人”的活动。这一活动的目的,[]是通过续写日记这一实操行为,将学雷锋活动落在实处,丰富学习雷锋活动的时代内涵,并要求和强调,“续写不是
简单的模仿,随意的虚构、煽情的表达,不是单纯的文学创作,而是心灵的自我重塑。”
学习雷锋,旨在学习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他的乐于助人,学习他的乐观积极,学习他的“钉子精神”,学习他的爱国爱党爱人民。它可以体现在救人于危难,更可以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上。这次续写《雷锋日记》的活动,是对雷锋精神的缅怀,也是对雷锋精神的一种传承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对雷锋精神的发扬的一种激励促进。 作为在校研究生党员,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向雷锋同志学习。从实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宣言。
雷锋语录上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亦有古语云,重于泰山抑或轻于鸿毛。这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二选一。处于意气奋发年岁的我们,生长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挥洒着青春,有什么比能为人民服务更为光荣的事?同志们,号角早已吹响,让我们行动起来,让“雷锋叔叔”没有户口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