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几何光学实验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几何光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显微镜与望远镜光学特性分析测量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原理; 2.通过实际测量,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主要光学参数; 3.根据指示书提供的参考材料自己选择2套方案,测出水准仪的放大率并比较实验结果是否相符。 二、实验器材

1.显微镜实验:测量显微镜、分辨率板、分辨率板放大图、透明刻线板、台灯,高倍(40×、45×)、中倍(8×或10×)、低倍(2.5×、3×或4×)显微物镜各一个,目镜若干(4×、5×、10×、15×等)。

2.望远镜实验:25×水准仪、平行光管、1×长工作距测量显微镜、视场仪、白炽灯、钢板尺、升降台、光学导轨、玻罗板、分辨率板。双筒军用望远镜,方孔架(被观察物)。 三、实验原理 (1)显微镜原理:

显微镜是用来观察近处微小物体细节的重要目视光学仪器。它对被观察物进行了两次放大:第一次是通过物镜将被观察物成像放大于目镜的分划板上,在很靠近物镜焦点的

位置上成倒立放大实像;第二次是经过目镜将第一次所成实像再次放大为虚像供眼睛观察,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由于经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显微镜总的放大率Γ应是物镜放大率β和目镜放大率Γ1的乘积。 Γ=β×Γ1

绝大多数的显微镜,其物镜和目镜各有数个,组成一套,以便通过调换获得各种放大率。显微镜取下物镜和目镜后,所剩下的镜筒长度,即物镜支承面到目镜支承面之间的距离称为机械筒长。我国标准规定机械筒长为160毫米。 显微镜的视场以在物平面上所能看到的圆直径来表示,其视场受安置在物镜像平面上的专设视场光阑所限制。 显微镜的分辨率即它所能分辨的两点间最小距离:δ=0.61λ式中:λ为观测时所用光线的波长;nsinU为物镜数值孔径(NA)。

从上式可见,在一定的波长下,显微镜的分辨率由物镜的数值孔径所决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基本上与所使用光的波长是一个数量级。为了充分利用物镜的放大率,使被物镜分辨出来的细节,能同时被眼睛所看清,显微镜应有恰当的放大率。综合考虑显微物镜和人眼自身的分辨率,可得出显微镜适当的放大率范围是:500NA<Γ

这个范围的放大率称为有效放大率。如使用比有效放大

率更小的放大率,则不能看清物镜已经分辨出的某些细节;如取用高倍目镜得到比有效放大率上限更大的放大率,将是无效放大,不会增加清晰度。在选择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组合时,要验算其有效放大率是否满足以上要求。 (2)望远镜原理:

望远镜是观察远距离物体的光学仪器。其作用是使通过望远镜所看到的物体对眼睛的张角大于用眼睛直接观察物体的张角,从而产生放大感觉,看清物体的细节。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的像方焦点与目镜的物方焦点重合,因此平行光射入望远系统后,仍以平行光射出。

一个光学系统各通光孔中,对光束孔径限制最大的光阑,称为孔径光阑。孔径光阑在物方的共轭称为入瞳,在像方的共轭称为出瞳。判断孔径光阑的方法:将光学系统中所有光学零件的通光孔,分别通过其前面的光学零件成像到整个系统的物空间去,入瞳必然是其中对物面中心张角最小的一个。

对目视光学仪器来说,视放大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它是通过望远系统观察物体大小与人眼直观物体时的大小之比。根据定义、性质和结构关系,望远系统放大率有如下基本关系式:

|Γ|=tanω仪′眼|Γ|=D入瞳直径d出瞳直径|Γ|=f物′f目′从式中可以到,望远系统视放大率取决于望远系

统的结构参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和计算。 望远镜的分辨率可用极限分辨角表示。即刚刚能分辨的二发光点对物镜入瞳中心所张的角度。其值可由衍射理论得出:θ=140′′入其中,D入是以毫米为单位表示的入瞳直径。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显微镜实验: 1.测量显微镜的物方线视场

见图1-1和图1-2,将透明刻线板放在测量显微镜的工作台上。用台灯照明,人眼通过测量显微镜能够观察到的最大刻线范围,就是显微镜的物方线视场2η。2η由实像面上的视场光阑所限制。通常视场光阑直径,即实像大小2η′在Φ15~Φ25之内。用不同的物镜,相应于不同的物方线视场2η;物镜倍数越高,物方线视场2η越小。 操作步骤:

(1)选择高倍(40×)、中倍(8×或10×)、低倍(2.5×、3×或4×)显微物镜各一个(共3个),按照有效放大率公式500NA<Γ显计算合适的目镜倍数,在可提供的目镜(4×、5×、10×、15×等)中选择与高、中、低倍物镜相匹配的目镜各一个(注意:如果在所提供的目镜中无法找到完全满足此关系式的,则应选择计算结果偏差最小的目镜)。

(2)观察透明刻线板的像,仔细调节显微镜使成像清晰。测量其物方线视场2η,分别测量下高倍、中倍、低倍物镜下3个线视场的大小。 显微镜线视场的测量方法:

(a)注意使分划板的刻线面朝向物镜,且刻线尽量处于垂直状态,将透明分划板的像调焦清晰,刻线应处于视场圆的最大直径处,以便减少水平移动工作台时造成的读数误差。

(b)旋转显微镜工作台上的X方向测微螺旋,使某一刻线与圆形视场的一边相切,记下此时视场中完整的刻线格数(每格距离为0.5)和X方向测微螺旋上的读数;继续同向旋转测微螺旋,直到使处于视场另一边缘的非整数刻线格中的刻线也与视场圆相切,再次记下此时X方向测微螺旋上的读数。两次X方向测微螺旋读数之差表示视场边缘非整数格数的大小。可按下式计算显微镜视场:

视场大小=视场中完整的刻线格数×0.5+两次X方向测微螺旋读数之差。2.测量显微镜的分辨率,用显微镜观察分辨率板上的一组图案(见图1-4所示),其上有不同间距的刻线。人眼刚能分辨的最小刻线间距δ即为测量显微镜物镜的最高分辨率。实验操作:

(1)分别用高、中、低倍物镜观察分辨率板的像,测量其分辨率δ,分别记录下3个分辨率大小。(注意:更换

几何光学实验报告

几何光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显微镜与望远镜光学特性分析测量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原理;2.通过实际测量,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主要光学参数;3.根据指示书提供的参考材料自己选择2套方案,测出水准仪的放大率并比较实验结果是否相符。二、实验器材1.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xt1z3c3pj3gyk618jsm0fvam2gyzr007f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