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论文爱国主义教育论文: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开
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成长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作为校园活动的主体,他们是否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校园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生
目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是个别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单一,还停留在如下发学习资料、展示宣传展板等较为简单和零散的宣传模式上;爱国主义教育虽属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但爱国主义教育与课堂学习相分离,缺乏说服力,多数爱国主义活动往往由学生自行组织开展,缺乏学校强有力的指导,因而收效甚微,影响力有限;缺乏统一组织和有效交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时代性和开放性不强,未能将爱国主义教育放到整个社会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思考。针对以上情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刻不容缓。
1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大学生爱国主义氛围 首先高校应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设计校园人文景观,使教室、图书馆、学生公寓等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通过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开辟爱国主义教育专栏,宣传爱国英雄人物及其先进事迹,宣传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奋斗历史和社会主义祖国建设成就。用新的教育目标和思路将新时代下爱国主义教育理念融入到学校的优良传统、办学思想、校训和校风中,有意识营造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意识,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和舆论风气以及审美观念,使大学生时时处处都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熏陶。
其次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用科学的爱国主义思想信息占领网络阵地,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全方位的校园环境。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互联网、通讯技术等为支撑的网络化社会已逐步形成,随着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网络技术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它的出现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手段、政治态度和管理观念等。网络的开放性对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它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它又为各种敌对势力在思想渗透提供了便利。对此,高校应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强对互联网上的舆论引导,让大学生在形式
多样、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收到理想的效果。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2 开展形式多样课堂文化建设和课外文化活动,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信念
课堂文化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可以通过有计划、多角度、多方面的课堂文化对学生进行党史、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历史、人文科学等课程进行国情教育和民族忧患意识的教育。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悠久的历史处处蕴涵着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将历史内容系统化,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现状,在教育中层层渗透,不断强化,逐步在学生脑海里树立牢固的爱国思想,达到爱国主义的目的。充实目前开设的其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也要加强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使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国情,熟悉和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杰出历史人物和爱国英雄,在学习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不能留于形式,浮于表面,应该广泛开展积极健康、丰富生动的课外文化活动,如举办师生座谈会、报告会、研讨会,举办文艺晚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朗诵比赛,举办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游园趣味活动以及红色经典著作阅读、红色电影展播、书画、摄影、图片展等,同时注重发挥校园网络平台作用,组织网上知识竞赛、网上征文及摄影比赛等活动,充分展现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福建、热爱家乡,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共抒爱国情怀、共话祖国新貌、共享国庆喜悦,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重视和加强班委会、团支部和学生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它们在课外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主题班会、民主生活和组织发展等形式,对大学生开展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形成热爱班集体和学校,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和校风。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在组织和发动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引导,支持他们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和科技活动,特别是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健康成材、报效祖国的目标统一起来,在活动中升华思想,涤荡灵魂。
爱国不仅表现在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上,
更表现在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中。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联系实际、接触社会,增进对祖国和人民感情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直观的方式。改变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将爱国主义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联系转变,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勤工助学、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学生主动从爱国主义教育客体变为主体,将对感性的认识转化为自觉的爱国行动,并在践行这些爱国行动中锻炼和成长。
3 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拓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
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和知识宝库。它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从中接受教育,汲取精神营养,陶冶情操,激发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信念,激励斗志,凝聚力量,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高校应积极拓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一种长久和谐的德育合作关系,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参观学习,帮助他们进一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感,并结合结合一定的教育主题,组织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