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园林艺术原理考试总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名词解释

园林艺术原理---电子讲义

第一章园林美学

一、园林艺术形式

二、园林艺术风格

指反映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地方特点和风俗民情的园林艺术形象特征和时代特征。 1、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 也称规则式园林或西方式园林。

它的特点是中轴对称,以建筑为主轴作为中心,左右对称,延伸出直线园路。

如意大利根据本国的特点,将最初的封闭式、修道院式逐渐演变为庭院式——廊式——台地式园林。

2、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山水园林

长期以来受佛教、道教的影响,崇尚自然,将大地、山水看作是有情的东西,将园林看作是人与自然的交流。

以自然山水为蓝本,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寄诗情画意于自然园林之中,寓景于情,赋情于景,创造出深入人心的意境。

3、以英国为代表的风景式园林

著名学者钱博斯在考察了中国园林之后,于1750年开始修建“丘园”——英国皇家植物园。从此,中国园林盛行于英国,并由此影响到整个欧洲的造园思想。英国人经过选择消化,结合英国的地形地貌,创造出了英国的风致式园林。 三、中国古典园林史

殷商的台和囿 狩猎、种草、种花、挖池筑台、掘沼养鱼、饲养动物 秦汉的苑 林苑、建章宫(一池三山)

魏、晋南北朝的寺庙园林 寄情山水,建造在山林中,树木掩映,环静幽静

唐宋的写意山水园 将文人画家的感情寄托于山水园林,叠山造水,寓景于情,情景交融,极富诗情画意。

明清园林 北京:西苑、颐和园、热河避暑山庄、圆明园 江南:拙政园、网师园、沧浪亭、狮子林 《园冶》——世界第一部园林理论专著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按占有者的身份分 (1)皇家园林

大比例、大尺度,强烈的对比色,金碧辉煌,充分体现皇家的威严和气势。建筑多为宫式,墙体厚重,雕饰严谨,体形粗壮。堆山理水气势磅礴,楹联碑刻博大崇高,意境深远。

(2)私家园林

小比例,小尺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曲径通幽,突出千变万化的空间组合和宁静志远的氛围。在建筑、堆山理水上,追求小中见大。植物配置清新雅致。

(3)寺庙园林

多建于名山大川,借景、障景手法运用自如,园林空间虚实对比,古树名木高耸,建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在满足宗教和隐居的双重需要的基础上,体现世俗的美,创造神秘、庄严、隐密的气氛。

2、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1)北方园林

地域宽广,范围较大;多为百郡所在,建筑富丽堂皇;风格粗犷,秀丽媚美不足。 北方园林

页脚内容1

名词解释

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园林

人口密集,地域范围小;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园林景致细腻精美、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面积较小,略感局促。

江南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园林

五岭之南,终年常绿,又多河川,造园条件较好。其明显特点是热带和亚热带景观,山清水秀,植物繁茂,四季葱郁,建筑物开敞通透。

五、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特点 1、效法自然的布局

以自然山水为蓝本,有山水则加以利用,无山水则叠山引水,将建筑、山池、树木融为一体。 2、诗情画意的构思

组景贵在“立意”—创造意境。园林中的“景”不是自然景象的简单再现,而是赋于其感情色彩。 3、园中有园的手法

将园林划分成几个景点、景区,既分割独立又有联系,形成虚实对比、层次丰富、曲折多趣的小园。

4、建筑为主的组景

不仅占地较多,而且常居全园艺术构图的主体、中心,占据主景的控制地位。 5、因地制宜的地形处理

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创造不同风格的园林。 或以山著称,以水得名,以花取胜,以竹引人。

第二章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一、园林艺术构图的含义

构图即组合、联系和布局。

园林艺术构图是在工程技术、经济可能的条件下,将园林的构成要素及造型要素,依据其功能要求和美学法则作出统一安排的一种技法。包括对这些要素的取舍、剪裁、配置与组合。

与单纯的平面构图有很大区别。 二、园林艺术构图的特点

园林艺术是一种立体空间艺术。 园林艺术构图是综合的造型艺术。

园林艺术构图受地区自然条件的制约,同时又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三、园林艺术构图的法则

即园林构图的美学法则,指园林的整体和部分组成关系中美的内在法则,也称美的形式原理。 (一)多样与统一 统一(unity):园林的组成部分,它们的体形、体量、色彩、线条、形式、风格等,要求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

包括形式统一、材料统一、线条统一、局部与整体统一等。 园林中常要求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有统一。

多样与统一法则是一切艺术领域中处理构图最概括、最本质的法则。 (二)对比与协调

运用构图中某一因素(形态、体量、色彩、空间)中两种程度不同的差异以取得不同的艺术效果的表现形式。差异程度显著的表现为对比,更加鲜明的突出各自的特点;差异程度较小的表现为协调,产生完整的效果。

1、对比(contrast)

页脚内容2

名词解释

概念:借两种或多种性状有差异的景物之间的对照,使彼此不同的特色更加明显。

类型:空间对比、体量对比、明暗对比、虚实对比、疏密对比、大小对比、方向对比、色彩对比、布局对比、质感对比、动静对比等。

2、协调(harmony) (1)概念:

使园林中不同艺术形象和不同功能要求的局部,求得一定的共同性与相互转化的技法。 (2)类型:

相似协调、近似协调、局部与整体协调 (三)对称与均衡法则 1、对称(symmetry)

有中轴线可循,给人以庄重、严整、宏伟、壮观的感觉。

在陵墓园林或大型景观要求的规则式园林中采用较多。 包括绝对对称和拟对称。

绝对对称:轴线两侧做对称布置的景物,从形象、色彩、质感及体量上完全一样,如同镜面反映一般。 拟对称:轴线两侧做对称布置的景物,总体上是一致的,某些局部却存在差异。 2、均衡(balance)

在不对称的布置中求得平衡的处理,是视觉艺术的特性之一。

在自然界中,除了日、月、人和动物以外,绝大多数的景物是以不对称均衡的状态出现的,尤其是我国的自然式山水园林。

(四)比例与尺度 1、比例 (1)概念

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 (2)在园林中的表现

在园林构图中,园林景物本身、景物与景物、景物与总体之间都存在内在的长、宽、高的大小关系。 比例是园林构图中用于调和景物尺寸的手段之一。

整体平面比例:各要素在整体平面上的关系,如陆地和水面,山地和平地,道路和整体园林等。 垂直方向上的比例:山体与建筑物、建筑与高大的乔木、与园林山石小品,与矮生花灌木等各景物的高度在垂直方向上的比例。

体积比例:景物自身的比例和景物与景物之间的比例。前者决定景物自身的景观效果;后者决定园林整体的空间效果。

2、尺度 (1)概念

人与物的对比关系。以人的身高为标志,对比使用空间的度量关系。 (2)在园林中的确定 栏杆、踏步、围墙、座椅等以正常人的尺寸为依据。如园林中一般防护性栏杆的高度为1.1—1.2米,装饰性栏杆的高度为15—30厘米。台阶踏步的宽度通常是30—40厘米。围墙的高度常常是1.5—1.8米。座椅以人的小腿的长度为依据,通常是40—60厘米。

尺度由园林的功能来决定。不同的园林形式,有不同的功能要求。随着现代园林的发展,人们对空间的要求已经超越了过去对园林空间的理解,所以园林空间的尺度常常很大、通透、开阔。

3、有关比例和尺度的设计要点: (1) 牢记人的尺度要求

平均足长,步长 台阶的宽度

平均肩宽 几个人并肩而行的路宽 平均坐高和小腿的平均长度 园椅、坐凳

页脚内容3

名词解释

平均身高 门的高度 汽车轮距 车行道宽度 汽车长/宽 停车场车位 (2)建筑材料决定了比例关系

条石 砖结构 木结构 混凝土 (3)功能和目的决定了比例尺度 宫殿、寺庙、教堂、纪念堂 江南私家园林 北京皇家园林

(4)植物配置影响比例关系

矮小植株长成参天大树,使旁边的景物体量变小,比例关系改变。 (5)园林分区的比例关系 游览区和非游览区

按各种方式分为若干小区,按年龄分区,按活动内容分区,按不同景观分区等,要以社会调查为依据,以服务半径为参考。

(五)节奏与韵律(六)联系与分隔 1、概念:

某些组成因素作有规律的重复,在重复中又有变化。 韵律是节奏的深化,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

2、类型

(1)简单韵律:由同一组成因素反复等距出现的连续构图。如等距种植的行道树,等高、等宽建成的阶梯登山道等。

(2)交替韵律:由两种以上的组成因素交替等距出现的连续构图。如公路上一株柏树一株黄杨,一段阶梯一段平台。

(3)渐变韵律:园林布局连续出现重复的组成部分,在某一方面作有规律的渐变(逐渐加大或变小,逐渐加宽或变窄,逐渐加长或缩短)的韵律特征。

(4)起伏韵律: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因素在形象上出现较有规律的起伏曲折变化。 (5)拟态韵律:某一组成因素做有规律的纵横穿插,交错布置。

(6)突变韵律:景物连续构图中某一部分以较大的差别和对立形式出现,从而产生突然变化的韵律感,给人以强烈对比的印象。

(六)联系与分隔法则

园林构图中不同的组成空间或局部之间存在必要的联系与分隔。园林景物形体之间、室内外空间之间、局部空间之间可利用植物、土丘、道路、广场、台阶、水面、桥、栏杆、花架、门窗等进行联系与分隔。

1、联系:

有形的联系:道路、廊道、水系、景窗、廊窗、门洞

无形的联系:景观上相互呼应、相互衬托、相互对称、相互对比,在空间构图上造成统一协调艺术效果的内在联系关系。

2、分隔:把不同景区、功能区、景点分隔开,形成各自特色,避免相互干扰,或创造隔景,或构成闭锁的空间,或“俗则屏之” 。

四、园林艺术布局的方法 1、选点布局确定主题 (1)选点布局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选点就是相地,是指对园址的选择、勘察与评价。园林绿地的选点常与自然山水、古树名木、

页脚内容4

名词解释

历史文化等相联系。

园林的布局形式、类型多种多样,但都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景观特色。应充分掌握原有自然风貌的特点,大胆改造、组织剪裁,合理安排园林各要素。地形地貌处理上要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发挥最好的作用。

(2)确定主题

园林的性质、功能是主题的决定性因素,内容、布局、风格、规划设计的手法因其而异。 主题是根据园林的性质决定的,不同性质的绿地主题也不一样。 2、划分空间进行功能分区

主题确定之后,还要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和功能要求划分若干分区。 每一个分区都是一个风格各异的特定空间。 局部构图的中心要服从全园的构图主题。 综合性公园: 观赏游览区

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区 儿童活动区 园务管理区 服务设施区

分散建筑小品、路标、园椅、废物箱、厕所等 3、景色分区

园林中利用自然或人工创造的景色构成景点,由若干景点构成景区,再由景区构成整个园林绿地。

景点是构成园林绿地的基本单元,可大可小。由景点组成的景区应有各不相同的风景特色。 景色分区要与功能分区的使用要求相配合,不一定与功能分区的用地范围完全一致,有时需要交错布置,形成同一功能区中有不同的景色,使得观赏风景能有变化、有节奏、生动多趣、以不同的景色给游人以不同情趣的艺术感受。

4、风景视线和导游线 (1)风景视线

观赏点与景点之间的视线,称为风景视线。

显,开门见山的风景视线,常采用对称或均衡的中轴线引导前进,主景始终展现在前进的方向上,在每一段轴线的端部。在通往主景轴线的两侧,适当布置一些次要景物,然后一步一步的去接近主景。

开门见山的布局方法常用于纪念性园林和平坦用地上有特殊要求的园林。

隐,深藏不露,探索前进的风景视线。将景点、景区深藏在山峦、丛林之中,空间变幻莫测,景观在游人的探索中开展。

忽隐忽现,半隐半现的风景视线,常用在山区、丘陵地带,古刹丛林中。 (2)导游线 游览欣赏线。

组织好风景视线,使游人充分观赏到各个景点和景区。 序幕、高潮、尾声;起景、高潮(主景)、结景三段式。

宜曲不宜直,曲线比直线更富有感染力。

大的园林绿地中,可将导游线路布置在景区的内侧。小的园林中,为起到小中见大的效果,导游线宜在景区外侧通过。

宜有变化,开合敞闭,身经不同的境界。

小园林一条环形导游线。可环中加套,再加几条游步小路。

大园林可布置几条环形导游线,导游线与景点或景区采用串联、并联或串连并联相结合的方式

页脚内容5

园林艺术原理考试总结

名词解释园林艺术原理---电子讲义第一章园林美学一、园林艺术形式二、园林艺术风格指反映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地方特点和风俗民情的园林艺术形象特征和时代特征。1、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也称规则式园林或西方式园林。它的特点是中轴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xreo5g3sh2mdyx423a46cyp27lzc201bo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