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育种学考试选择题(带有答案)
选择题
1、 B 是鱼类育种工作中最根本的方法。
A、选择育种 B、杂交育种 C、诱变育种 D、转基因育种 2、 由一个系祖通过近亲繁殖发展的群体通常称为 C 。 A、品系 B、家系 C、单系 D、近交系
3、 具有某方面突出的优点,专门用于某一配套杂交生产的品系称为 C 。 A、地方品系 B、专门化品系 C、配套系 D、杂交系 4、 一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称为 D 。 A、品种 B、品系 C、育种材料 D、种质资源 5、 亲代通过性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称为 A 。 A、种质 B、种质资源 C、基因 D、基因组
6、 在育种工作中, 通过各种方法如杂交、诱变等,产生的育成品系或品种及各种突变体、基因标记材料、属间或种间杂种等称为 D 。
A、育种材料 B、育种中间材料 C、种质资源 D、人工种质资源 7、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除了原位保存,也可以 B 保存。 A、原地 B、易位 C、异地 D、冷冻
8、 目前引种的主要利用方法是 A 。
A、以新品种直接参与生产 B、经遗传改良后参与生产 C、作为育种材料 D、改善生态环境 9、 下列 A 对本地自然条件有高度适应性。 A、本地品种 B、外地品种 C、育成品种 D、引入种 10、 A 是育种工作的中心环节。 A、选择 B、诱变 C、杂交 D、转基因 11、 A 是我国鱼类最经典的育种方法。 A、选择育种 B、杂交育种 C、多倍体育种 D、转基因育种 12、 D 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种技术。
A、杂交育种 B、多倍体育种 C、细胞核移植 D、转基因技术 13、 A 是目前国内外动植物育种中应用最广泛、成效最显著的育种方法之一。 A、选择育种 B、杂交育种 C、多倍体育种 D、转基因育种 14、 B 育种技术可以产生新基因。 A、选择 B、诱变 C、杂交 D、多倍体 15、 D 育种技术可以打破种间生殖隔离。 A、选择 B、雌核发育 C、杂交 D、转基因 16、 D 育种技术育种时间最短。 A、选择 B、杂交 C、多倍体 D、细胞核移植 17、 B 育种技术可用于快速建立纯系。
A、选择 B、雌核发育 C、杂交 D、多倍体 18、 D 育种技术可克服远缘杂交不孕及其杂种不育。 A、选择 B、雌核发育 C、杂交 D、多倍体 19、 目前鱼类选择育种的主要方法是 C 。 A、家系选择 B、亲本选择 C、混合选择 D、综合选择 20、 鱼类品种提纯的常用方法是 B 。
A、杂交 B、近交 C、家系选育 D、亲本选择 21、 下列 A 鱼类是通过选择育种获得的。 A、荷包红鲤 B、荷元鲤 C、芙蓉鲤 D、丰鲤 22、 下列 B 鱼类是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的。 A、荷包红鲤 B、荷元鲤 C、兴国红鲤 D、彭泽鲫 23、 下列 C 鱼类是种间杂种。 A、彭泽鲫 B、丰产鲫 C、建鲤 D、荷包红鲤 24、 下列交配方式中 B 的亲缘关系最近。 A、回交 B、全同胞 C、半同胞 D、同种个体 25、 下列 D 在我国鱼类育种中目前仍主要停留在探索阶段。 A、杂交育种 B、多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转基因育种
26、 水产动物中通常把距离共同祖先 D 代以内个体间的交配称为近交。 A、3 B、4 C、5 D、6 27、 杂合体Aa连续自交3代后,群体中的杂合体频率为 B 。 A、1/4 B、1/8 C、1/16 D、7/8 28、 在回交育种中,每回交一次,轮回亲本遗传组成增加 A 。 A、1/2 B、1/4 C、1/8 D、1 29、 (A×B)♀ ×(C×D)♂所获得的后代称为 B 。 A、单交种 B、双交种 C、三交种 D、四交种
30、 在[(A×B)♀ ×C ♂] ♀ ×D ♂ 的杂交过程中, D 为中心亲本。 A、A B、B C、C D、D
31、 通过杂交育种育成一个品种一般至少需 A 年。 A、1~3 B、5 C、6 D、7
32、 某杂种个体的某些器官表现增大,但生存和繁殖能力并没有提高,这种现象为 C 。
A、杂种优势 B、杂种劣势 C、杂种旺势 D、假杂种优势 33、 为了获取最大的杂种优势用于商品生产,应采用 D 。 A、育成杂交 B、级进杂交 C、引入杂交 D、经济杂交 34、 当需要改变原有品种的主要生产力方向时,应采用 B 。 A、育成杂交 B、级进杂交 C、引入杂交 D、经济杂交 35、 当仅需改变本地品种的某缺点时,应采用 C 。 A、育成杂交 B、级进杂交 C、引入杂交 D、经济杂交
36、 采用级进育成杂交,级进到第四代时,引入的改良品种遗传性达 A 。 A、93.75% B、87.5% C、6.25% D、12.5% 37、 亲缘选配是根据交配双方 A 进行。 A 、亲缘关系 B、体型 C、品质 D、外貌 38、 同质选配指以 A 为基础的选配。
A、表型相似性 B、表型不同 C、基因型相似性 D、基因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