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力度也在进一步的加强,这是一件无可否认的好事情,但是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演越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这种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可争议的问题,读大学已非以前所说的:迈进大学,就相当于踏上成功的道路,等于拿到了一张成功的保证书,等于未来一片光明。
经过了近六年的高等学校的大量扩招,高校的号称“精英教育”阶段迅速向大众化教育的速度迈进,截止2004年,中国的高校的在校生人数达2000万以上,在23岁以上同龄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超过19%,现在高校的在校生更不容说,如此多的大学生必会引起一个问题,那就是同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多,就业竞争必定加大。
综合来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培养模式和大学生本身就业观念等。
前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从近年来的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就业率下降。而实现充分就业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之一。大学生就业参与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文明程度,是中国社会转型与高增长的短期不平衡问题在就业领域的一个显现。长期失业可能降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既浪费今天的人力资源,同时也降低未来的劳动生产力,增加了长期社会成本。因此,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工作幸福感,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未来的显性标识,同时它还将长期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社会价值观塑造、社会文化思潮取舍、社会行为内化与凝固,甚至它还潜移默化地生成与改变国家的民族性。综合来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人口因素、个人因素、教育结构、供求关系、相关政策。如何让大学生了解现在面临的就业问题, 如何来面对就业,以及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积极应对就业,本文给于了详细的解说,希望能对广大的毕业大学生能在找工作方面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就业的严峻性
(一) 大学生数量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最新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5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就这种趋势看来,大学生今后就业将举步为艰。
今年从整体状况看,计算机及服务行业还是保持着几年来的稳定发展。很多人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今年的就业市场一定异常紧张,硝烟弥漫,甚至出现低迷的状态。但市场需求并不低迷。今年的职位数量比去年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热门职业有工程、技术、研发;销售、业务拓展;市场、广告、公关;行政、文员、翻译;经营与项目管理;财务、审计、商务;教师、医生;设计、创意、网页制作;生产、质控、安检;咨询、分析、经纪人;人力资源、培训;后勤、采购、仓库、物流;记者、编辑;法律事务。今年有几大行业明显地升温。首当其冲就是房地产。今年房地产的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约有50%的增长率。仅从中华英才网发布的数据看,平均每月房产方面的职位数都在7000人左右。建筑、房地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以下特点:以管理人才为主;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执业资格或职称,现在企业非常青睐持有一定职业资格证书的熟练技术人员;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多项薪资调查显示,生物制药收入位列最高,特别是医药代表、中高级管理和技术研发等职位的薪酬收入可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1.5—2倍。在各个人才网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站的行业排名中,生物、制药、保健、医药不断跳升,已经进入前十。据介绍,IT行业今年整体情况平稳,在泡沫破灭后,该行业沉淀了许多,对人才需求正日益严苛。
调查发现,农学、管理学和工学的就业率排在前三位,分别为78.38%,58.02%和55.44%。而一直很热门的法学和医学专业,就业率只有37.85%和31.01%,属于后三位之列。
(二) 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影响毕业生择业观念偏差和就业观
念
近年来高校的大量扩招,提高了大学入学率,在选拔人才的水平标准上大大的降低了,致使大学生的“质量”下降了。每年的大学毕业生都在不断的增加,而上一年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还在拼命的找工作,甚至几届毕业的学生都互相成了竞争对手。大学生在社会已经是相当地普遍了。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社会对其安排的就业岗位也必定要求增加,但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能与之相适应,所以在满足一部分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以外,仍有相当一部分的未能够找到对口的工作,造成了人才过剩的局面,这是一个大大的人才资源浪费。
一部分的大学生仍然抱着“我是天之骄子”的心态去找工作,这主要是受到“精英教育”的影响,在应聘时,往往“左挑右拣”,并且提出一些为用人单位所不能接受的条件,例如薪酬的最低标准是多少、福利要好、假期要多等等。这些都是应聘工作时的禁区,最为用人单位所反感的,这种结果往往是应聘失败,除非他有非一般的才能,才会为用人单位所挽留,否则必定遭到用人单位的当面拒接,因为大学生实在太多了,他们可以大量地细细地挑选,在选拔人才方面更加注意,人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