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曲子就从你的自由跳动的手指尖流淌出来,这就是精湛。有人谓之肌肉记忆。
念书若打拳。武林高手的一个动作练习一遍就行了吗?不行。他练了千百遍后,一招一式都已经融化在生命里,出手才若行云流水。
念书若达芬奇画蛋。他的老师告诉他,要想成为伟大的画家,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画鸡蛋就是最简单的,但是,画101肯定要比100好。达芬奇将鸡蛋画了几百遍,果真成为人类历史最伟大的画家。
念书之道在于细水长流。
老子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泰戈尔说:“不是锤子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6
林语堂在北大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说:“据我所知,那些国文好的学生,都是偷看几百万言的水浒和三国看来得,仅仅靠一学期五六十页的文选是学不好国文的。英语也是这样。”
犹太人的人均阅读量世界第一。犹太人的孩子比中国孩子提前三年开始阅读。中学时阅读的黄金时代,小学生的阅读是扩展知识面,中学时代的书是一个人的灵魂和个性的基石。中国的中学生因为中考、高考的压力而被迫终止了自由阅读。
在以色列,每4000人就有一个国立图书馆,每两个人就有一个借书证。在中国的大街上,最多的就是服装店和酒店;在以色列的大街上,书店和咖啡店最多。在书店里,你可以坐下
来,要一杯咖啡,细细品味。在咖啡店里,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报刊杂志。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就是这个民族的学习力,学习能力就是阅读能力,学习型社会就是阅读型社会,终身学习就是终身阅读。
英语之道在于积累,而积累之道在于读书。
杨振宁,李政道等西南学的学生刚到美国的时候,校友中流传着这样的学英语体会:“读二十本英语小说,选非英语作家的作品,如托尔斯泰,莫泊桑等。”非英语作家的英文版,翻译者用的是大众语言,极少用生僻的字词,比较适合英语学习者用。读了20本英语小说后,相当于美国大学文化程度的英语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对念书与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判断一个学生会不会学习,一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0小时的朗读积累,二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0小时的阅读积累。 7
2000小时的朗读就是念书,2000小时的阅读就是读书。70年前的中学生把印度人的英语课本当三字经念,念了一百遍,恰好是2000小时的朗读积累。杨振宁,李政道等西南联大的学生刚到美国时读20本英语小说,20本500页的书,恰好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2000小时的预读积累,也是中国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古人的书是写在竹简上的,一捆竹简谓之卷,20多块竹简所容纳的文字换算成今天的印刷的书,一卷就是一页,万卷书就是万页书,500页的书2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