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文案
300MHz-500MHz时P1与P2端子的S21曲线图(如果此时软件界面显示的为S11曲线图,可通过软件界面下方的S11/S21按键进行选择)。
3、在曲线图中任意选取九个点,记录下每个点的频率和它所对应的S21的dB值。
(七)MOD-5B的P1及P3端子的S21的测量
1、将模块MOD-5B的P1端口与RF2000主机的SWEEP/CW1 OUT端口通过连接线连在一起,P3端子通过连接线与RF2000的RF-IN端口相连,P2,P4端口分别与50Ω匹配端子相连,频带选择不变。
2、过几秒钟后,软件界面的曲线发生变化,此时显示的为支线型定向耦合器在300MHz-500MHz时P1与P2端子的S21曲线图(如果此时软件界面显示的为S11曲线图,可通过软件界面下方的S11/S21按键进行选择)。
3、在曲线图中任意选取九个点,记录下每个点的频率和它所对应的S21的dB值。
(八)MOD-5B的P1及P4端子的S21的测量
1、将模块MOD-5B的P1端口与RF2000主机的SWEEP/CW1 OUT端口通过连接线连在一起,P4端子通过连接线与RF2000的RF-IN端口相连,P2,P3端口分别与50Ω匹配端子相连,频带选择不变。
2、过几秒钟后,软件界面的曲线发生变化,此时显示的为支线型定向耦合器在300MHz-500MHz时P1与P2端子的S21曲线图(如果此时软件界面显示的为S11曲线图,可通过软件界面下方的S11/S21按键进行选择)。
3、在曲线图中任意选取九个点,记录下每个点的频率和它所对应的S21的dB值。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1、根据测得数据判断传输端口、隔离端口和耦合端口。 P1 P2 P3 P4 5A 输入端 传输端 耦合端 隔离端 5B 输入端 耦合端 传输端 隔离端
2、计算隔离度和方向性。
MOD-5A: KI = -S21 = 16dB, KD = S/21+(-S21) = (-16+7)dB = -9dB; MOD-5B: KI = -S21 = 0 dB, KD = S/21+( S21) = (12+0) dB = 12dB.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实验三 功率衰减器特性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功率衰减器”的原理。
2、通过对MOD-3A:?型功率衰减器的S11及S21的测量,以了解?型功率衰减电路的特性。
3、通过对 MOD-3B:T性功率衰减器的S11及S21的测量,以了解T型功率衰减电路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
1、功率衰减器原理
Port-1
P1
功率 衰减器 Port-2 P2
图2-1
功率衰减器是双端口网络结构,如图2-1所示。其信号输入端的功率为P1,而其输出端的功率为P2。若P1、P2以毫瓦分贝(dBm)来表示,且衰减器之功率衰减量为AdB,则两端功率间的关系,可写成:
2、固定型功率衰减器
这种电路仅由电阻构成,按结构可分成T形 及П形,如图2-2所示: RS1 RS2 Z1 RS Z2 ZZ RpRpRp
图2-2 (a) T型功率衰减器 (b) П型功率衰减器
其中Z1、Z2即是电路输入/ 输出端的特性阻抗。根据电路两端使用的阻抗不同,可分为同阻抗式、异阻抗式。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三、实验仪器及装置
1、模组编号:RF2KM3-1A(ATTENUATOR) 2、模组内容: 代号 名称/说明 适用频率范围 ?-TYPE 10db ATTENUATOR ?型功率衰减器 MOD-3A 50-1000MHz T-TYPE 10db ATTENUATOR MOD-3B T型功率衰减器 50-1000MHz 3、RF2000测量主机:一台 4、PC机:一台,连接线若干
主要特性 ?-12db 回波损耗:插入损耗: -10?0.5db ?-12db 回波损耗:插入损耗: -10?0.5db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MOD-3A的S11的测量
1、将RF2000主机通过RS232与PC机相联接,接好RF2000电源,开机,并启动SCOPE2000软件。
2、将模块MOD-3A的P1端口与RF2000主机的SWEEP/CW1 OUT端口通过连接线连在一起,将P2端口与50?匹配端子相连。模块接好以后,在RF2000主机的面板上找到“BAND”键,按“BAND”把频段选到299-540MHz的频段(BAND3,频率范围为300-500MHz),按REM键进行连接,当RF2000的LCD画面第一行显示为“SWEEP !!!!! MHz”,第二行显示为“---db 299-540”时,此时软件界面显示的为?型功率衰减器的S11曲线图(如果此时软件界面显示的为S21曲线图,可通过软件界面下方的S11/S21按键进行选择)
3、在曲线图中任意选取九个点,记录下每个点的频率和它所对应的S11的dB值,并在坐标纸上利用所取的点大致画出S11曲线图(在软件界面用鼠标左键单击即可完成取点)。 (二)MOD-3A的S21的测量
1、模块MOD-3A的P1端口仍与RF2000主机的SWEEP/CW1 OUT端口通过连接线保持连接,将P2端口的50?的匹配端子去掉,并将P2端口与RF2000的RF-IN端子通过连接线相连,频段选择仍为BAND3(300MHz-500MHz)。
2、等待几秒钟后,软件界面的曲线发生变化,此时软件界面显示的为?型功率衰减器300MHz-500MHz时的S21曲线图(如果此时软件界面显示的为S11曲线图,可通过软件界面下方的S11/S21按键进行选择)。
3、在曲线图中任意选取九个点,记录下每个点的频率和它所对应的S21的dB值,并在坐标纸上利用所取的点大致画出S21曲线图。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三)MOD-3B的S11的测量
1、将模块MOD-B的P3端口与RF2000主机的SWEEP/CW1 OUT端口通过连接线连在一起,将P4端口与50?匹配端子相连,频段不变,仍为BAND3(300MHz-500MHz)。
2、等待几秒钟后,软件界面的曲线发生变化,此时软件界面显示的为T型功率衰减器300MHz-500MHz的S11曲线图(如果此时软件界面显示的为S21曲线图,可通过软件界面下方的S11/S21按键进行选择)。
3、在曲线图中任意选取九个点,记录下每个点的频率和它所对应的S11的dB值,并在坐标纸上利用所取的点大致画出S11曲线图。 (四)MOD-3B的S21的测量
1、模块MOD-3B的P3端口仍与RF2000主机的SWEEP/CW1 OUT端口通过连接线保持连接,将P4端口的50?的匹配端子去掉,并将P4端口与RF2000的RF-IN端子通过连接线相连,频段选择仍为BAND3(300MHz-500MHz)。
2、等待几秒钟后,软件界面的曲线发生变化,此时软件界面显示的为T型功率衰减器300MHz-500MHz时的S21曲线图(如果此时软件界面显示的为S11曲线图,可通过软件界面下方的S11/S21按键进行选择)。
3、在曲线图中任意选取九个点,记录下每个点的频率和它所对应的S21的dB值,并在坐标纸上利用所取的点大致画出S21曲线图。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一) ?型功率衰减器的S11及S21: 在曲线上取9个点,记录每个点的频率值和与其相对应的S11和S21如下表所示: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频率327.7344.1360.5381.5407.4430.7451.7472.8496.2(MHz) 4 2 0 6 3 0 6 2 2 S11(dB) -23 -23 -19 -15 -17 -20 -16 -13 -12 S21(dB) -9 -9 -9 -9 -9 -9 -9 -9 -10 (二)T性功率衰减器的S11及S21: 在曲线上取9个点,记录每个点的频率值和与其相对应的S11和S21如下表所示: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频率327.7344.1360.5381.5407.4430.7451.7472.8496.2(MHz) 4 2 0 6 3 0 6 2 2 S11(dB) -17 -15 -16 -17 -22 -20 -17 -15 -14 S21(dB) -10 -10 -9 -9 -9 -10 -9 -9 -10 (三)分析两种类型衰减器的特性参数——衰减量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2AdB=10logP2?10logb2P1a?20logb2?S21,
1a1∴Π型衰减器AdB=-9 dB ; T 型衰减器AdB=-9 dB 。
实验四 功率分配器特性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功率分配器的原理。
2、通过对MOD-4A的输出端功率的测量,了解简单的功率分配电路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
1、功率分配器是三端口网络结构(3-port network),如图4-1所示。其信号输入端(Port-1)的功率为P1,而其他两个输出端(Port-2及Port-3)的功率分别为P2及P3。理论上,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P1=P2+P3。
若P2=P3并以毫瓦分贝(dBm)来表示三端功率间的关系,则可写成: P2(dBm) = P3(dBm) = Pin(dBm) – 3dB
端子2
P2 功率分配器 端子1 P1 端子3 P3
图 4-1功率分配器 方块图
2、当然P2并不一定要等于P3,只是相等的情况在实际中经常使用。因此,功率分配器在大致上可分为等分型(P2=P3)和比例型(P2=k·P3)等两种类型: (1)等分型
根据电路使用元件的不同,可分为电阻式、L-C式及传输线式。
A 电阻式
这种电路仅由电阻构成,按结构可分成Δ形,Y形,如图:
精彩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