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苏轼短文鉴赏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东坡短文品读

内蒙古扎赉特旗一中 李殿林

(一)记岭南竹

[宋]苏轼

岭南人,当有愧于竹。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

【注释】①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与当时的

中原阻隔闭塞,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②爨:烧火做饭。③一日

不可无此君:东晋王子猷喜爱植竹子,吟啸之际,便忘情而呼:“何

可一日无此君。”

【今译】居住在岭南的人,应当对竹子怀有愧疚之心。他们

吃的是竹笋,盖房子用的是竹瓦,运东西用的是竹筏,做饭烧的是竹柴,做衣服用竹皮,写字用竹纸,穿的是竹鞋。这真可以说是不可一天没有竹子啊。

【品读】竹,作为“四君子”(梅兰松竹)之一,历来为文人雅士所赞赏。苏轼也很爱竹,他作为外来之人亲见竹之于岭南人的重要,便有感而发,不写它的高洁,只写它的凡俗之用, 表现了竹子虽平凡却伟大的品格,道出了一个旁观者的全新认识。其深意是以竹子自况,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竹子默默奉献、毫无怨言的虚怀若谷品格的赞美,这与苏轼身虽被贬、却心系百姓、尽绵薄之力造福一方的作为是一致的;二是表现自己“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的高洁品格。

1

进一步思考,我们还可以认为,这是人与自然的对话,寄托着作者“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理想。人生于自然,赖于自然,有什么理由不善待自然?“感恩”是这篇小文的主旋律,“博爱”是这篇小文的最强音。

短文以充满理趣的语言表达内容。用排比的形式,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勾勒,充满轻松的情趣。结尾以君子拟写竹子,既是对竹子君子般品格的赞美,又充满亲切诙谐的情趣。

2

6x95q9b1742v3bv3zrg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