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五 语段综合
考点技法精讲
中考常考易混词语辨析
类型一 二字词语
1.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晒太阳、搓麻将、下棋,阳光洒在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看上去是那样从容而 。 [安适]——强调环境舒适。
[安详]——多用来形容人的面容、举止。
2.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汉族、壮族、满族、苗族、彝族等56个民族。 [包含]——指里边含有。 [包涵]——客套话,指请人原谅。
3.把不满表达成上进,把委屈升华为不屈,把失意改写成冷峻。从一时的压抑中酝酿出一生的执着,从一时的失意中 出一生的激情。
[迸射]——强调射出的强烈。 [迸发]——主要强调发出的突然。 [迸溅]——主要用来指流体物质。
4.社会危害性通过发挥其在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法解释上的功能,具有 人权的作用。 [保障]——强调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其不受侵犯和破坏;或作名词,指起保障作用的事物。 [保证]——指担保,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不打折扣。
5.老师教育我们,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并做好,如果做不到, 要学会拒绝。 [必须]——副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有强调的语气,多作状语。 [必需]——动词,指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 6.纵观全球,政治风云 莫测。
[变换]——事物的形式(内容)换成另一种,能带宾语。
[变幻]——事物的形式(内容)不规则或奇异地变化,不能带宾语。 7.他 十分冷静,好几次都帮我们渡过了难关。 [处事]——处理事务。
[处世]——在社会上活动,与人相处交往。
8.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 在欢快、热闹的氛围中。 [沉浸]——多比喻人处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沉湎]——沉溺,表示不能自拔。比“沉浸”的程度深。
9.传统书信 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承载]——承受,装载;也可作“继承”来讲。 [承担]——担负,担当。
10.为举办新年联欢晚会,各项 工作都在有序地进行着。 [筹备]——为办某事,事先进行筹划准备,侧重“准备”。 [筹办]——筹划、办理的意思,近期要做的事,侧重“办理”。 11.这场爱心接力赛, 着人间最朴实的爱与真情。 [传递]——侧重“递送”,由一方交给另一方。 [传承]——传授和继承。
12.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感到 ,不知该选择怎样的路才能通往成功。
[怅恨]——侧重“怨恨”。 [怅惘]——侧重“迷惘”。
13.中华民族是 和平的民族,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维护世界和平。
[崇尚]——推崇、注重。一般指抽象的“正义”“道义”等。 [崇拜]——因尊崇而拜服,甚至陷入迷信。 [崇敬]——推崇尊敬,一般形容对人、事的敬仰。
14.任何歪曲事实、 历史的行为都会让人感到义愤填膺。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15.为了顺利 经济危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通常用于通过江河、湖海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 16.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终于 了这场经济危机。
[遏止]——运用压力使之停止,语意上比“遏制”重,常用于猛力阻止事物的发展。侧重“止”,已经阻止,指结果。 [遏制]——用力限制、控制,常跟情绪配合。侧重“制”,去阻止,指阻止的过程。 17.不管何时何地,群众 的问题都是值得重视的。
[反应]——指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或由某事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大多用作名词,也可作动词。
[反映]——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客观情况报告给上级。两种含义都作动词。“反映”的另一种用法是作名词,指对人或事的批评性意见。
18.大雾弥漫,出门连方向都 不清了。 [分辨]——区分,辨别差别。
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05 语段综合 (含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